对美术课堂有效示范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朱浩
朱浩
示范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对于技术性很强的美术学科来说,教师的课堂示范对于帮助学生解决表现的难点、形成直接形象的感悟、明了技法和步骤,特别是对于一些用语言很难表述出来的技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课堂示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就要勤于练习,不断积累,切实提升自身的美术专业素养,保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不但要善于把握住课堂示范的时机,更要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创造出课堂示范的时机,从而真正发挥出课堂示范积极作用。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启发,使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技巧得到训练、提高,为他们的创造能力奠定技术基础。
美术的“视觉性”特征决定了“美术课程应该充分体现视觉性,让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视觉意识,用眼睛感受事物的整体和细节。”,这也确定了“示范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课堂示范的实效,真正发挥课堂示范的积极作用呢?
一、教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课堂有效示范的前提
常言道:“学高为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最起码要有一桶水。课堂示范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一些教师因为种种原因,毕业后很久没摸画笔了,专业技能生疏了许多,甚至变得不会画画了。因此,就算有时想要在课堂上示范一下,也由于心中没底而放弃了,于是只能干讲理论,放任学生自由摸索;有时即便是勉强做了示范,也容易因示范不当而引起学生的怀疑或误导学生。这样一来,绘画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也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也就无法感受美术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美术课产生厌烦感,甚至是抵触的情绪,严重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反,教师娴熟的绘画技巧会使学生在惊讶、感叹、羡慕之余从心底产生一股敬佩之情,进而“亲其师、信其道”,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示范的过程,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的过程,而影响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教师专业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所以,要让课堂示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就要勤于练习,不断积累,切实提升自身的美术专业素养,保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课堂有效示范的目标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美术学习中,没有更多外在的诱因和压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也正是基于他们学习兴趣的唤起,而课堂有效示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夸张有趣的脸》一课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直接在黑板上示范了一幅肖像漫画(在课前作了专门的练习和准备),学生一看,立刻就激动起来,纷纷交头接耳,抑制不住地小声讨论起来。什么原因呢?因为我画的是他们班里的一个同学。他们所讨论的内容也正是我即将要和他们一起讨论的内容,即肖像漫画如何抓住人物五官的特点并适当地加以夸张和变形,使其更有趣味性。如果按照通常的备课程式来,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名人的肖像漫画做导入、讲解和示范,学生虽然也会有一定的兴趣,但相比之下,表现他们自己身边的同学能够引起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更大的创作热情。这时,有了教师的先导作用,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就被激发起来,都兴冲冲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他们的创作中去了。
新课程改革也要求美术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关注,真正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切入点,更直接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我们的美术课堂示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课堂有效示范的任务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示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范画成为学生模仿“样板”而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教师又“矫枉过正”,在课堂上忽略了示范的作用,甚至完全不示范,放任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技巧的支撑,学生的创造活动变得盲目、混乱,完成的作品普遍缺乏质量。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明确了美术课程有着实践性的特点:“必须‘运用技术改变媒材的形态,其中的技术是关键因素,因为没有技术就不能按照预期的构想改变媒材的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决不能放弃对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教师适当得法的示范,是学生深刻认识和掌握各种美术活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教师示范越具体、越完整,那么对学生的思维局限也就越大,甚至成为创造力与独立个性发挥的枷锁。因此,教师课堂示范必须讲求策略、灵活运用,以点带面,抓住关键的要点、难点,要对学生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启发,使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技巧得到训练、提高,为他们的创造能力奠定技术基础。
四、把握示范的关键时机是课堂有效示范的策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示范是课堂教学环节之一,但“示范”不是任务,更不是表演,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示范而“示范”。示范的最终目的是释疑解难,它起到的应该是指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展示作用,所以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内容,仔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把握住课堂示范的关键时机,让课堂示范发挥出最大的能效。
在《动感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我提出“动态线”的概念,基本讲解后,采用了“先做后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舞蹈人物图片,先进行舞蹈人物速写,尝试着去找到体现人物舞蹈动作的动态线,结果学生表现出来的基本都是轮廓线。这时,我适时对动态线做进一步讲解,并配合讲解在黑板上做示范:先出现的是较粗而简练的动态线,接着出现的较细的动态辅助线,短短几分钟,一个舞蹈人物的动态速写就完成了。学生观察了教师示范的过程,听了教师的讲解,又结合图片比较了示范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对动态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信心倍增,效果也好了许多。如果没有之前的练习过程,学生对如何捕捉动态线就缺乏思考、实践,疑惑也就没那么清晰,而教师把示范和进一步讲解放在这个过程之前,学生又很容易忽略讲解而直接临摹教师的示范,对动态线的认识和了解就得不到进一步加深。
所以,教师不但要善于把握住课堂示范的时机,更要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创造出课堂示范的时机,从而真正发挥出课堂示范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我们在思想上要认识到课堂示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要注重课堂示范的实效性,要针对不同的美术课型和不同的学生进行课堂示范方法的研究,使示范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出最大的能效作用。每一次成功的美术课堂示范都会是美术课堂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会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显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