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2015-05-30朱大雨
朱大雨
中学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质是通过史料的生动叙述,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为历史上爱国者的英雄豪迈行为所鼓舞,使学生从近代历史上涌现的伟大爱国主义的形象中吸取做人的典范。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和整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任务紧密联系着,实质是热爱人类的理想在自己祖国的实现,并尽力促成它的实现。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那么,今天中学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史料的生动叙述,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为历史上爱国者的英雄豪迈行为所鼓舞?使学生从近代历史上涌现的伟大爱国主义的形象中吸取做人的典范?从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以下是我十几年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在最初的教学中认为:讲中国近代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容易,讲古代史,特别是世界上古史、中古史,就很难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历史上劳动人民热爱祖国的事迹比较好处理,而对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表现的爱国行为就难于交代:即要使学生景仰他们某些有利于人民的优良品质,又要像学生提示他们爱国的局限性,究竟应该掌握到什么分寸?所以这种现象都说明了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上,我们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加以澄清。
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上,我们是按照以下方式来组织运用史料的。
1. 历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上要学生认识到:一切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我们要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虽然历史上朝代变了,社会的性质变了,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使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根本问题,却愈来愈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无数先进的人物为了追寻一个彻底消灭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而斗争。以这些生动的观念形象做基础,来和今天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从中感受到先进人物在社会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 历史教师在各个阶段历史的讲授要突出的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永远是热爱自己祖国的。当祖国遭受侵略时总是劳动人民的胸膛捍卫了它,他们在层层的磨难下一刻不停地进行创造和斗争,推动了祖国的历史,才有今天的新中国,但只有党所领导下的革命得到了胜利,劳动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为自己生存在劳动人民做主的祖国感到自豪。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以极大的崇敬和直观的语言,对那些反对阶级压迫的民族侵略斗争中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辉煌成就,英雄模范人物舍死忘生的行为进行形象的描绘,要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深刻的印象:一切反压迫、反迫害的斗争没有劳动人民的力量,则将一无所成,统治阶级中的部分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参加了这种斗争,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了群众的推动,在这里揭发历史上的叛国投敌、摧残人民正义斗争的罪恶活动,来和劳动人民的英勇斗争,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行阶级教育是必要的,特别是当我们拿历史上的危难和今天的自由独立、加速建设相对照,将更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 历史教师对于数千年来祖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自然斗争中的辉煌成就进行形象的描绘,应该注意揭发历代统治阶级当其趋于腐朽没落阶段在生产上所起的破坏罪恶,要使学生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祖先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上所起到的非常值得自豪的成绩,经常是在统治阶级沉重的剥削压迫下取得的。秦长城、阿房宫的修建,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在近代历史上生产和文化的落后,更是统治阶级误国卖国的多方面束缚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的时候,就要运用充分的史料说明我国在近代为什么遭受贫穷落后的局面,和今天祖国的繁荣强盛相比,就会使祖国的崇高意义在青年学生心目中更明显起来。
从人类历史上有了国家开始,“爱祖国”这个响亮的口号就被历史上的统治阶级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鼓吹宣扬着,但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却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统治阶级的“爱国”宣传,它和整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任务紧密联系着。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实质便是热爱人类的理想在自己祖国的实现,并尽力促成它的实现。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巨大精神力量。所以以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爱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