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的英语词汇教学

2015-05-30赵媛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短语单词词汇

赵媛

2014年福建省《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理解或掌握词汇与2013年相比新增20个,总计约3420个。除了短文填词和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正确拼写单词外,其余各部分考题更多的是考查考生对于句子、篇章的语义理解。从事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六年以来,笔者深感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笔者对如何进行词汇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 词汇的筛选。英语词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内容包括单词、习语、短语、固定句型等等。而对于每个单词,发音、拼写、词意、用法等多方面都是学习需要掌握的。而人教版新教材中每个单元所包含的生词量非常多,信息量大。如Module 1 Unit 4生词53个,其中重点词汇和短语14个,只需理解的词汇4个。在课堂的45分钟里,教师需要筛选一些重点词汇精细讲解,只需理解的词汇点到为止。

2. 词汇的讲解。词汇筛选和定位之后,就要对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词义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影响理解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很多词汇有多种意思,只有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并学习使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要找到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合适语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 词汇的运用和输出。经过了精心学习后的词汇也不一定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因为这几个步骤通常都是教师简化后有针对性地教授给学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要看他们能否自如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而脱离运用这一环节的词汇学习是无效的,尽管学生花了大量时间理解记忆单词。这就出现了许多学生经常抱怨“我早上才背过的单词,下午就忘记了”的现象。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建议性做法

1. 巧妙的设障,隐形的重复——有效地呈现词汇。英国语言学家Bahrick认为,词汇习得不取决于复现的次数,关键在于呈现的方法和技巧。人们对某一事物记忆的好坏取决于对该事物认知层次的深浅。他主张,教师应力求使学生记牢第一次出现的词汇。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词汇呈现的方法和技巧。而笔者通过对一线教学的体会和总结,认为对学生而言,词汇的第一次出现和隐形的重复率都影响了它们被掌握的概率。

以笔者讲解Module 1 Unit 4为例,本单元主题为Earthquake,其中重点单词和短语主要围绕“受伤、毁坏、营救、挖掘”等地震现象和行为。因此,在初次讲解单词时,笔者引入一张学生熟悉的汶川地震图片,其中包括救援人员极力营救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周边环境是倒塌的房屋,被损坏的街道,惊恐的人们……图片一展示,笔者激发学生用已学知识尽可能地详细描述图片,并逐步增添本单元重点单词和词组,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用它造出完整的句子用来描述图片。如,The soldiers are trying their best to rescue the people. 并在此基础上讲解rescue的发音、词义和用法。

在此过程中,笔者引入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找出表达中的障碍,并带着目的把障碍一个个清除。此外,在逐个重点单词详细讲解过程中,从最初的第一印象,教师讲解重点,到理解后自己造句运用,隐形的重复让学生有多次机会理解、记忆和运用它们,再到接下来的文章理解、知识点讲解、课后练习等环节,一次次的碰面不仅让单词隐形地重复了多次,而且单词理解和运用的成功经历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肯定和鼓励。这比单纯地背诵、听写、翻译句子有趣得多。

2. 抓住核心,巧用方法,利用语境——指导词汇的理解、记忆和巩固。人教版教材中词汇递进性明显,每个单元的重难点清晰,这就帮助教师轻松地掌握每个单元期待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新教材共十一本书,一至五本必修,六至十一本选修,每本书有五个单元,分别围绕不同的话题展开本单元的设计。比如Module 1 Unit 2主题为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用一个英美人士对话引入课,一篇有关“现代英语的发展道路”的文章为语立的主要载体,随后补充一篇“标准英语和方言”的探讨性文章,要求同学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英美词汇和用法,并编写适当的对话。此单元词汇的重点之一就是不同的英美表达方法,还有一些主要文章中出现的常用短语,因此,本单元的讲解就不应该是所有词汇一把抓的处理方式,而应先梳理种类,再分块辨析。英美表达方法不同的词汇归类在一起,在课题引入后可以采用一对一填空的方式或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理解记忆。

除了抓住每个单元的核心外,教师也应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比如最开始不能排除“死记硬背”,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有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可以教授一些英语词汇的音形、结构、意义上的联系。这样一来,记忆词汇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因为规律都是学生们通过一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记忆单词的自信和兴趣。

每个单元除了颇多的单词之外,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尤其是第一篇课文一直是教师教书的宠儿。可是,新教材每个单元的生词量太多,学生很难在讲解了生词后的一两天内完全消化吸收,并投入到课文的理解中去,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辛苦的尴尬局面。因此,笔者建议教师要转换思路,不要把单元中的课文当作法宝,讲得又透又烂,而因在启发学生理解记忆了本单元的重要核心词汇后,把课文当作是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消化。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总结或者提升。

以Module 1 Unit 3为例,此单元主题为Travel Journal讲的是姐姐和我计划实施一次沿着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着自行车的旅行。单元重点词汇中不乏一些表示意见、计划、组织等相关词汇,如transport, prefer, persuade, organize, change one's mind, make up one's mind, give in, attitude等。在课文引入版块设计的是同学们对于各种交通工具的利弊探讨,进而让学生们想象两姐弟骑自行车远途旅行的情境。笔者充分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副地图,让学生们尽可能从地图上找出姐弟俩行走的路线,进而把文章分成准备旅行阶段和真正旅行阶段。每个阶段碰到了哪些问题,最后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最后我们再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总结。课题完成后,给出一些讨论话题:如果是你要准确这一次旅行,你要准备什么,或者要注意些什么。如果你对此旅行不看好,原因是什么等等。在此过程中,不要为了一个单词而开始大讲特讲,而应在此过程结束后,对于其中一些重要句子或短语,采用讨论、猜测、查询字典或参考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进而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指导。比如,此单元中出现的persuade,在核心词汇讲解时提及这个单词,用法稍微带过,persuade sb to do sth.,指的是“成功说服”。理解文章过程中,不再详细讲解此词的用法含义等。在总结部分,可以用Did Wang Wei persuade me to let her organize this trip?这个问句的方法又一次重复这个重点词汇。

3. 重视正确的输入,强化有效的输出——提升词汇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听、多阅读加强正确的输入。在输入的同时,要做好有效的输出工作,并通过输出持续改进,以达到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词汇的教学目的。

以笔者讲解Module 7 Unit 3为例,本单元主题为Under the sea,其中重点单词和短语主要围绕一个捕鲸人回忆的故事。Using Language中围绕海中潜水的见闻表达了作者的感想,因此本人在设计教学中利用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描述感受的表达方法进行讨论,并适时引入“保护海洋动物”这一话题,进行输出式总结和进一步提升。在讨论保护海洋动物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出了“制定法律,废除杀鲸节,建立保护组织和保护区”等好的建议和想法,但用的表达为“make a law on…; give up that festival; build some organizations and protection areas.”因此,在总结式呈现学生的想法于黑板时,笔者引导学生试着利用一些较难或最近学的新单词来替换,如用“make a ban on…; abandon that festival; set up some organizations and conservation zones/reserve”来表达。其中,abandon, conservation是本单元单词,而ban, set up属于较难的词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各种课堂活动中再次对这些词加深了印象,更学会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

三、结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我们所面对的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公式化的理解、记忆和翻译的过程,而是一个个发现、探索并总结的体验,笔者认为,这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理念所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词汇教学不应是跟读死背的模式,而应改变成为学生们所喜闻乐道的体验。

猜你喜欢

短语单词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单词连一连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