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王阳
王阳
角色扮演是英语口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于其生动活泼、简单易行,备受教师的青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首先主要陈述了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继而针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作出探讨,最后指出在实施角色扮演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存在的价值,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只会听会写但是不会说,即哑巴英语。它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表演者,而学生是欣赏者,由于欣赏能力的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的光芒。新课标英语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为切入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角色扮演作为英语口语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因为角色扮演能够营造一种比较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还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角色扮演法中,是以学生为主,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变为表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及能力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则退居幕后,成为导演,当然也可以分饰表演中的某个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这个过程中展现的行为方式、方法和态度,都对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对“剧中人”内心的情感评价有利。角色扮演法可以穿插于整个课堂当中或者只是课堂的某个时段,例如可用来导入新课,梳理重难点,或者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这种把角色扮演与教育结合的形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角色扮演理论是以米德的角色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通过对自我的研究发现,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定行为。这里面的自我是通过学习、扮演其他人的角色发展而来的,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是各种角色的总和,代表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在不同场合,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们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而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看,角色扮演可以塑造人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着眼点就在于观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一些客观条件,如环境、社会文化关系、榜样等有决定性的影响,只要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促使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当中,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角色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思考,以此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在认知和技能等各方面得到提升改变,这是对所选定一些问题在不经过排练的情况下进行的即兴表演,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不会受到舞台等客观条件限制,适合在教学中实施。
二、角色扮演法的形式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即兴表演。即兴表演是指在表演中没有具体的剧本、台词,只有简单的提纲。学生可以依据提纲了解主要内容,然后自己加以描述,临时想出对话和独白,即兴发挥。
2. 模拟性角色扮演。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模拟性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扮演其中的角色,同时借助语言和动作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表演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剧本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于表演。通过模拟性角色扮演,学生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对课文中的情节、语言、单词、句型等进行了反复练习,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口语也得到了锻炼。
3. 角色互换。演学生和演教师的互换角色。角色互换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学会怎么讲课,如何把握课堂,从而强化自己的口语。
4. 实景角色扮演。是指根据活动主题,设计剧本,由学生来分饰角色表演,比如情景剧表演。这种方式是模拟性角色扮演的延伸与发展。但不同的是,实景角色扮演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创造出来的,学生可以利用之前所学的语言形式,即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伴有一定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使表演更加自然。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巩固单词、句型以及练习英语口语,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的意义
在英语口语教学课程中,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而且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语言学习的环境。各项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能力这个基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能很好地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并从中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现在英语口语已经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了,在生活与学习中都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缺乏英语口语环境的弊端,角色扮演法就更重要了。通过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交际环境,学生可以减少对英语的抵触和焦虑心理,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这样便提高了其掌握并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角色扮演是一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开放性。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充分调动受试者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兴趣来选择扮演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得到他人的信息,完善并丰富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3.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个具有多元化价值的社会里,引导学生去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角色扮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帮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将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人生路上的一些冲突矛盾中去思考,进行更好的应变、选择。
4. 利于缓解压力,排解不良的情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通过角色扮演法,学生模仿一些现实中的情景,这样能够帮助其释放自己内心的一些压抑的情绪,让内心更加放松,以此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帮助。
5.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的一生中,能够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人际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在成年以后,人际关系显得更加重要。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会体验到不同的人际关系、人际场景,以此体会并学习到不同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英语口语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与同学、教师沟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角色扮演法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英语口语教育课程中,如果使用角色扮演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首次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最好选择一些简单的、不复杂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第一次扮演而产生尴尬心理。同时,教师应尽量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到轻松的氛围,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去,学生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接纳,心里没有压力。同时,如果在这期间出现什么问题的话,教师应该妥善处理问题,接受一些建议和批评。
2. 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合理,给学生的表演时间也不能过长,最好是3~6分钟后就开始讨论。
3. 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不能强迫学生去参与,应该在他们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同时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
4. 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让他们尽可能自然地扮演角色,而不是按照已给的剧本和固定的模式去表演。
5. 角色扮演进行完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再进行扮演。例如,更换角色、改变环境等等,也可以与同学一起分析一些出现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总结作用。
综上所述,与其他大部分教学方法相同,角色扮演是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这期间的信心以及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效果,同时学生能够因此产生信心并发现自己的价值。角色扮演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弘耿.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7(6):91
[2]周琳.外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42-44.
[3]段晓凯.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6).
[4]罗亚莉,刘云波.角色扮演技术在人际关系改善中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05(1):15-16.
[5]李珺.角色扮演: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5-57.
[6]游佳清.谈角色扮演法在大学生发展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5(4):161.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