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作文衔接问题的思考与措施
2015-05-30刘岩胡浩
刘岩 胡浩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怎样才能有效地实施作文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有所悟、有所得,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关键期,如何才能做好小学与初中作文衔接呢?
一、小学与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小学所学语文知识衔接不够好,基础知识形成断层,直接影响了作文的写作。《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写作要求很低: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是对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却没有做出规定。因为要求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不会涉及写作的一些常用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习作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这时候的学生虽然升入了高年级,但知识的储备还是处于小学的水平,他们往往还分辨不出文章的文体来,甚至还不懂什么叫布局,什么叫谋篇,但作文的要求却相应提高,初中教师对作文欣赏的水平也和小学教师不在同一个高度,学生考试作文得分比小学的低了,很多学生感觉一下子作文就不会写了,写作的积极性遭到了打击。
第二,初中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缺少宏观意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只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指导方针,但具体怎样操作却没有做出规定。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给教师提供广阔的教学的空间,但弊病是作文教学出现了杂、乱,随意性强。这种随意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年级语文教师布置作文任务的随意性。二是同一教师对作文教学态度的随意性。三是批阅作文的随意性。这样的作文教学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人都缺少了系统性,完整性。
二、解决小学与初中作文教学问题的措施
第一,开展语文阅读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要注重积累。初中学生因为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因此最好老师实行推荐书目的办法。每个语文教师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也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文章、名著推荐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目推荐给同学。教师每节阅读课要有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明确本节阅读课学习哪种语文写作知识,领会什么样的写作技巧,然后相应找出推荐书目中的一篇运用此种技法的文章仔细讲解,并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学以致用。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领悟文章的写法,写作水平肯定也会提高。
第二,建立“大语文”意识,通力合作,使作文教学系统化。教师不再只关注自己所教的学生,而是把目光放长远,想到的是整个年级的学生,整个学校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合作,要有团队意识。一个学校在新学期伊始就做好作文教学的分工。从初一到中学生活结束,整个初中就运用一部作文教材。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个级部按照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统一编写作文教案,包括课件的收集、素材的积累、范文的出示等等,然后循环使用,这样就实现了作文教学的梯度化、系统化,避免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第三,搞好作文讲评课,鼓励学生,促进作文教学。首先我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每篇作文我都要找到其中的闪光点,然后也要找出需要改进的或不算完美之处。可以是眉批,也可以是总批。然后把整班学生的作文全部都粘贴在黑板和四周的墙上,然后拿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品评。其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找出你最喜欢的作文,说说好在哪?找出同学作文中出现的一个病句、一个好句子、一个运用修辞的句子,加以赏析。我这样做是希望在作文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张贴同学作文,同学们都非常兴奋,觉得好新奇啊,同一题目的作文竟然可以一个人一个写法!所以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自由的行走漫步在教室里,徜徉在作文的海洋中,品评着、议论着、赞美着,热闹非凡。每当有精彩语句出现时,学生和我都会热烈鼓掌,祝贺这一同学的奇思妙想,夸赞这一同学的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