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探讨
2015-05-30卢山
卢山
摘 要: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对于学生现实生活、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开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资源,为阅读教学拓展全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80-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提出:要让学生尝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非连续文本,其实是指相对于传统文本中以句式和段落等为主要形式,多以表格、图画等形式呈现信息的文本样式。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对于学生现实生活、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开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资源,为阅读教学拓展全新的教学思路。
一、前后串联,紧扣目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向
教材中的目录是教材编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部分。往往因为熟悉,就使得教学一翻而过,最终熟视无睹。事实上,目录不仅可以为学生检索课文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以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提供明确的辅助。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目录,让学生了解到:整册教材共有7个单元,计26篇课文。由于当下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排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每个单元的价值倾向,推测课文所属的价值类型。对教材目录的合理使用,可以让学生在学期之初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为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在具体教学每一单元时,教师也应同样借助目录,让学生对单元形成鸟瞰式的阅读,以便于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初就明确方向,而在单元教学之后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梳理总结。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学习之初,学生通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思考出本单元是呈现自然人文风光的,教师应随之提示这一类文本的学习要点,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提供方法积累。在单元教学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运用目录,让学生通过对三篇课文的比较辨析,区别写作方法的异同,为学生整合梳理奠定基础。
二、图文对照,借助插图铺设,感知细节的路径
图文并茂是现行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而之于阅读教学的运用却常常为教师所忽略。事实上,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教材配置的插图也有不同的教学功效。唯有准确理解插图在文章中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有的插图意境深远,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有的插图凸显人物,是文本语言的交相辉映;有的插图凸显细节,是对教材文本的有效补充。教师应让学生图文对照,充分理解插图的含义,阅读教学才能在图画的关照下实现教学效益的再度飞跃。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要紧扣词眼“醉”字,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徜徉,在诵读、品味、联想中,学生的“醉”意渐浓。此时,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为什么会如此之“醉”呢?学生在词作的感召下,对应着教材的插图,不难发现:一家人居住的环境如此优雅,老两口关系如此亲密,三个儿子懂事可爱。正是插图,让学生深入有效地感知了词作所表达的意境,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高效转化,依托练习,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很多教师容易忽视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既有生字词的描红练习,也有精妙语句的品读体悟,还有与文本主题价值息息相关的练习尝试。对这些练习题如果运用得当,就是对非连续文本的有价值尝试。
例如,在教学《陶校长的演讲》一文时,教师紧扣课后的五道题,以实现读写结合的整体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研读课后题目,并根据题目内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重在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2)高年级学生依然要注重写字的常抓不懈;(3)重视关键词语辨析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4)注重对语篇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
通过对课后练习的有效转化,非连续文本的内容就成为指导学生整体感知的重要纽带,阅读教学就有了更鲜明的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路径。
四、拓展延伸,利用资源,丰实阅读教学的厚度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关注一本教材,也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间教室中。作为教师,应该胸怀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洞开别样的天地,让更多更好的非连续文本成为语文学习的有效资源。
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如果仅仅依靠课文的文字描述,对于司马迁写《史记》的历史背景、艰辛历程以及《史记》在历史学,甚至是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难以形成全面认知的,这也对感悟司马迁人物形象形成了较大的障碍。这时,教师则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并在学生交流信息的基础上,出示《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进行思考:阅读这些材料有什么收获?由于有了各种信息的补充延伸、印证关照,学生对于课文描述的内容也就有了更为丰富的价值认同,从而为学生多元化、全面化感知课文内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平台。
阅读教学以连续性文本为主,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虽然不多,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因此,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开掘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资源,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正军.搭起自主阅读与主体发展的桥梁[J].小学时代,2009(12).
[2]李汝君.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