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卓越人才进入中小学中职师资队伍
2015-05-30陈鸣跃
陈鸣跃
创造型师资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不善创造的教书匠的一统天下制约了创造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要让卓越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在中小学和职教教师的职称评聘中要加大创造成果的权重,改变重几篇教育教学论文轻创造成果的现象,壮大创造型师资队伍。
陶行知极力提倡创造教育,提出新世界之创造,是我们的主要功课;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呼吁向着创造之路迈进,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卓有建树教师,对于造就卓有建树的学生,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曾执教基础教育的众多卓越人才现已难觅踪影
曾经何时,连中小学教师中都不乏地方甚至全国有影响的海归、博士、教授、举人、饱学仕绅、社会名流和文化创造成果丰硕的创造“牛人”、“强人”。令现在一般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少包括名作家在内的创造“强人”当过中小学教师,如朱光潜、叶圣陶、朱自清、唐圭璋等。他们在当时的中小学里很吃得开,工资通常开得比较高(现在高职称才能高工资),有名有地位,扬眉吐气“趾高气扬”。当时,中小学能留住这些精英,说明待遇相对优厚。例如,大作家梁实秋解放前靠当中学语文教师,兼给报纸副刊写小品文,能养活一大家人且生活小康。学富五车的毛泽东当过小学教师。徐匡迪的中学老师中有李叔同大师,陈景润的中学老师中有在其心田中播下哥德巴赫猜想种子的渊博的大学教授,梁实秋“作文秘笈”就得之于他的前清举人出身的国文教师。余秋雨说在其就读的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初一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英语教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语文教师穆尼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着作。
李政道、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竺可桢、李四光、茅以升、钱钟书、萧乾等等数不胜数的各行各业富于创造力的栋梁之才,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多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完成的中小学及高等教育。这些拔尖的创造型人才的成就不可能与培养他们富于创造素质的师资无关。名师出高徒,教师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创造型教师必然有利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二、不善创造的教书匠一统天下制约了创造型拔尖人才的培养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几个有较大影响的大师级的创造型人才?于是有了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为什么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的?”因此,人们将责备的目光转向了与大师造就联系最近的高等教育。
如果说中国教育难出大师责在大学,那么改革开放以来逾百万学子在国内读完中小学后到发达国家读本、读硕、读博,数量之巨远甚于之前多少年之和,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无一不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留学生,而且能青史留名或流芳百年的各领域的杰出人才灿若繁星,这怎么解释?恢复高考近40年来,数千万人读大学数百万人出国深造,但是无一人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 中国教育难出大师病根始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造就一流领军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贡献不足,一是因为应试教育和过重的课业负担抑制了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兴趣的发展、想象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他们创造力的先天不足。中小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最佳发展期,但是他们失去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宝贵时间和良好基础。当我们的学生在拼命做题的时候,美国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当我们的学生仍然在为分数、择校拼搏的时候,美国学生在做科学研究课题;当我们的英才少年在搞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美国学生在研究攻克癌症、制造火箭、开发新能源、做火星探测器……
2. 创造型师资的严重“短腿”。在“文革”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体是“文革”中毕业的初高中生,通过中学毕业分配、知青上调、工人农民代课转正等途径进入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初中和职校基础课、专业课那一点点东西,一门课天天翻来覆去教了十年二十年,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如单看所教学生考试分数,可能在平行班中也说得过去,有的还不错。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并不缺仅仅满足于能上课能让学生考试分数说得过去的“教书匠”。
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要成长为拔尖人才,很需要像前述那样的学识渊博卓有建树的师资的熏陶,但是现在的中小学和中职学校里能找到几个这样高水平的教师?
三、让卓越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社会上多年来积淀了很多卓有建树的知名作家、翻译家、美术家、书法家、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运动员以及职教需要的优秀厨师、设计师等等,但是各地通行的硬杠杠使他们进入不了中小学和中职师资队伍:
首先只公开招聘大学刚毕业、无所谓有无建树的小年轻,其次要考取通过率很低的教师资格证书,三是很多发达地区要求有985、211院校本科以上文凭。
就算进来了,现行的职称制度会使这些卓有建树的人才在学校职称低,因而工资待遇在教职工中相对较低,身份低没面子,留不住。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论文能否在职称评聘中成“浮云”》(现代教育报),一篇是《期待出现更多作家型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报)。我不禁要问:作家在文化创造方面,较之广大一般教师,属“强人”、“牛人”,但是根据现行政策,凭其丰硕的作品他们连高级教师都不够资格评。难道作家发表的几十万几百万字的文化创造成果就抵不上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3~5篇教育教学论文?
当过中小学或中职教师的鲁迅、周作人、老舍、丰子恺、黎锦熙、王力等都是卓有建树的创造型人才,否则怎能成为大家、大师?但是如果在今天,他们中的不少人尽管学问很大,文化造诣深厚,创造成果丰硕,但是今天可能连高级教师都评不上,因为很多省市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文件中均要求教师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教学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他们没有,一票否决。在“学高为师”淡化、唯学生考试分数是举的校园生态中,他们只能仰文化造诣文化创造与自己差距如天壤的教书匠的鼻息苟且偷生,这岂不可笑?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琴师长期不练琴怎么教学生?以教学生读文章写文章为业的语文教师不需要练笔,只要资历够了,拼凑几篇教育教学论文,开一节公开课就能上高级职称。即使发表一大堆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或时评,但是这些文化创造因为不属于在认可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评职称不算。作家评职称看“作文”语文教师不看,岂非咄咄怪事?
与此相对照的是,其他不少行业在职评中更注重以成果论英雄。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名人,主要因为歌唱得好,琴弹得好,舞跳得好,表演好,字画好,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一级书画家。
我看过一个电视采访,邓亚萍得了世界冠军,从启蒙教练开始,带过她的一批教练因此沾光,评上高级职称。
像拥有正高职称的李谷一、李双江、宋祖英、马俊仁等,有的文化、理论底子很薄,上正高主要凭文体成果,而非论文论著。赵忠祥高中学历评一级播音可能主要凭播音和主持业绩而非论文。比如评国家级教练职称,有的省就这样的规定:对于训练或培训2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4年内取得获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优异成绩或向国家队输送3名以上运动员并取得5次全国冠军2次亚洲冠军的教练员,论文发表2篇即可,没有论文的发表2篇文章也行,没有文章还可用2次讲学或学术交流代替。
全国一千多万教师,人人要评职称人人要写论文,人均1篇,就是1000多万篇,哪有地方刊登?有创造性尤其原创性的又有多少?有必要把绝大多数没有什么价值的垃圾论文看得那么重吗?
难道音乐美术书法教师的获奖作品、外语教师刊登出版的译作、理科和职校专业教师的发明专利等等文化创造就抵不过在认可的教育教学刊物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在职评中不重视教师的文化创造怎能利于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我没有检索到梁实秋的教育教学论文,如果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有《雅舍小品》行世的文化大师因此连区区中小学高级教师都评不上,说明我们的职评制度有严重缺陷。
党中央号召建设文化强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责无旁贷。建设文化强校,师资中少不了文化“强人”。如果能在职务评聘中增加文化创造和业绩成果的权重,甚至将其视同论文,可激发中小学和中职教师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吸引创造“强人”进入中小学和中职教师队伍。教师富于创造,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成长为富于创造的杰出人才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在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中有大量的翻译家、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运动健将、明星教练、书画家、发明家、软件专家以及数理化生政史地方面的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型的教师,这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人才培养,对于增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大有裨益。
身价千万亿万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文化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卓有建树的文化人、作家、艺术家、运动员、教练员不是身价千万亿万,只要在人才进入、职称评定等方面有特殊政策,他们是愿意到中小学和中等职校当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