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15-05-30由建勋孟爱霞
由建勋 孟爱霞
摘 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在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浓厚,部分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落后,第一、二、三课堂割裂,实践阵地、活动阵地和文化学习阵地缺失,人才评价机制过时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尽快通过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培养机制,全面推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社会责任感; 职业精神;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5-0039-04
当代大学生除要具备社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之外,还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则是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精神动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作支撑的现代职业精神,才能真正在职场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可以说,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同专业课程学习一样重要,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是新时期高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定海神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宗旨、定位与使命。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是大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将其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实施以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导向的职业精神培养,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浓厚,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合,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多元文化观的冲突日趋严重,年轻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呈现多元化,道德观念逐渐弱化且呈现出许多不确定性。身处多元文化冲突中的大学生在复杂社会、经济、文化和意识观念等影响下,一些人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缺少团结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缺乏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和自强担当的创业精神。
(二)部分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手段落后,教育形式陈旧
尽管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很快,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但就整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尚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社会责任感教育基本靠“两课”解决,一些高职院校除了规定必修的“两课”之外,几乎找不到一门培养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的课程,职业精神教育要么等同于德育教育,要么过多地停留在关注就业导向、技能导向,只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等软技能培养。从而使得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手段落后,教育形式陈旧,课堂教学单纯知识传授,真正能内化为“职业素养”的内容“少且散”,学生各类活动及日常表现没有纳入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
(三)第一、二、三课堂割裂,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难以产生正向“叠加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得以深化,但是这些变化重点体现在怎样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单纯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等硬技能方面,对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合作共赢、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等软技能培养方面比较怠慢,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割裂,课上与课下、课程与实践、活动与行为表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互不联系,难以贯通,学习、实践、活动和行为习惯等多元化教育要素无法综合运用于大学生教育,使之产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正向“叠加效应”。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的大学生,有的毕业即失业,有的就业后频繁跳槽,问题较突出。
(四)实践阵地、活动阵地和文化学习阵地缺失
高职院校作为独立法人,既是教育主体,也是经济主体。在前几年因规模扩张导致背负债务包袱的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重视办学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忽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学校缺乏投资建设相关训练活动场所与实践项目的客观条件和主观积极性,致使办学存在明显的“三无三少三缺”问题,即“练”无设施、“乐”无场地、“玩”无器材;“学”少资源、“练”少条件、“艺”少机会;“活动”缺组织、“文化”缺人抓、“做”缺场所等现实问题。实践阵地、活动阵地和文化阵地等“三大教育阵地”的空间缺失,使在校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职业精神缺乏的“双缺”现象,影响大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
(五)考核重成绩轻表现,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只有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单纯靠课程学业成绩来定高下的学业型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下,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缺乏专门的评价体系,也只能像其他课程一样依靠考试成绩定乾坤,这在实践上会表现为成绩与实际效果出现明显偏差,难以有效进行考核。如舍己救人的学生因思修课考试不及格无法通过考核,而平时打架斗殴、缺乏责任感的学生因思修课考试成绩合格而顺利通过考核。与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相关的课程、实践、活动、表现等整体衡量体系和学分互换的综合评价机制的缺失,无法将学生思修课、就业等课程考核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挂钩,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表现吻合度低,不利于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培养宗旨和建设思路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内外因相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培养机制、体制缺失,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喊得虽响实则“大而空”、实现难等问题,要全面贯彻教育部2015年7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若干意见”)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的要求,理清建设思路,进行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针对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实践训练及专项活动培养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培养体系和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全面树立和贯彻人本教育思想,通过学校外部教育引导和学生内在正向精神升华相结合,积极推进以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导向的学生自塑能力,在学生广泛参加的各种教学、实践和活动中,在各种积极向上、团队合作的校园文化熏陶锻炼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不断地提高社会责任感,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二)构建集中统一的系统性立体培养机制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创造良好的实践、活动及文化育人环境条件,在学生广泛参加的各种教学、实践和各类活动中,在各种积极向上、团队合作的校园文化熏陶锻炼中,不断地提高社会责任感,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要将构建组织、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提供空间、构建培养体系和科学综合的评价机制等统筹考虑,通过统筹安排道德教育、知识学习、实践训练、企业实践、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将职业精神培养与素质教育、专业教学、专项活动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构建集“组织、体系、平台和机制”在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综合培养机制。形成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导向的职业精神培养组织体系”为保障;以“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专项活动体系和在校日常行为体系等融合在一起”的“四位一体”的系统性综合培养内容体系为核心;以富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活动平台”、“创新平台”、“校园活动平台”等物理平台为支撑;以培养体系内各项目分数互换的综合评价机制为纽带,集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职业精神培养机制。全面实现 “全员”培养及“与专业相结合”培育,将涉及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院系”协同,“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图1所示。
(三)打造统筹兼顾的多元培养体系和兼容并蓄的评价机制
系列化、多元化的培养体系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形成,进而从内心内化成不辱其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必须精心构建兼容并蓄的多元培养体系并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完整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
1. 建立高校主要领导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职业精神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贯彻“教育部若干意见”提出的“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1]的意见,要从学校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谋划,建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及院长直接领导的“素质教育委员会”。旨在对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进行系统研究、论证、指导、评估和服务。机构要涵盖包括各二级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和科研处等部门。委员会成员由校领导、学科专家、资深教授、企业家、创业家和社会精英等共同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应事宜。素质教育委员会要指导相关部门搭建开展职业精神培养的支撑平台,具体指导实践探索工作;做好日常培养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做好对学生培养机制和具体评价工作;做好所需资金的募集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做好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做好师资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宣传推广工作。
2. 构建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体系。高等教育无论从当前社会需要、市场需求还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角度看,都应改革创新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教育部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1]职业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紧密相联,各专业课程、各项实践训练、各项活动、各创新创业项目都会体现出某种职业精神。因此,要按照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学习和日常活动相结合”的理念,将涉及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内容统筹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系统加以固化,增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在培养内容体系构建方面,照顾到学生的爱好与兴趣,构建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各取所长地自主学习、实践及活动的内容体系,以客观、公正、可操作性强的学分制正确计量课堂学习、实践训练及团队活动,把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与大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结合起来,真正形成能激发学生激情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3. 搭建职业精神培养的支撑平台体系。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体系涉及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和校园文化等五大方面,需要构建对应硬件支持,形成融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多维兼容的支撑平台:(1)课程平台。根据“教育部若干意见”提出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的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整合,形成一个柔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让企业执行力、创业创新、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职业沟通与礼仪等进课堂,并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多样性、有效性和适应性。(2)实践平台。为做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融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职业精神,要通过搭建三大实践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实践”和“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是建立职业素养实践训练基地,将实践训练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在严格按照企业签到制度、礼仪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等的实践训练中,养成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严谨细致、忠诚高效和创新发展等职业精神。二是实施全员参加的技能竞赛,让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项目,在大赛中学会“合作、协作”,增强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团队竞技精神,使学生超越自我。(3)创新创业平台。要投资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以经营主体身份在业余时间投入到技术开发、专利发明、社会服务等经营活动中。在经营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创新能力和自强、自立的创业意识,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活动平台。要通过创建文化艺术类、兴趣爱好类、学习类、学术类等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以社团形式开展专题研讨、主题演讲、经典诗文诵读、辩论赛及演艺等活动,训练学生交流表达、团队合作、信息获取等能力;通过体育比赛、分组素质拓展,锻炼团队合作、配合协商、调整控制等能力;通过社区服务、养老院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志愿者及宣传使者等活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养成[2]。(5)校园文化平台。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环境、教室环境、餐厅环境等阵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利用网络、飞信、微信等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时空交融”,把校园建设成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培养文化阵地。
4. 建立兼容并蓄的多元评价机制。为使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活动、日常行为表现评价更全面、客观、公正。要把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度、行为表现和团队合作等全部纳入赋分评价范围,形成以定性、定量为“经”,学分互换为“纲”集学生自我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让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不断完善自我,全面促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养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职成[2015]6号.
[2] 诸玉富,由建勋.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研究[J]. 职教论坛,2015(2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