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中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史亮
建设学术型中学既是对东北师大附中65年历史的传承,又是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培育大量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指示,实现“辉映中国,影响世界”教育梦想的现实选择。东北师大附中从基于课程的教师学术发展、基于实践的学生学术性发展,以及基于学术的学校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对现代学校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着两大课题:一个是公平,一个是质量。作为传统的重点高中,既要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科学定位,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走过65年风雨历程的东北师大附中已经成为国际知名中学,可以为教育质量代言。但是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仍需要不断地思考:什么是附中65年来始终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力保障,什么是附中在一流名校的起点上实现教育转型和内涵发展的核心发展力?
通过对校史的考鉴,我们认为原因是附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术创新办学理念,这种理念决定了学校的高度和内涵。附中是一所具有学术型中学传统的学校,将附中建设成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术型高中也是附中的发展方向。
一、建设学术型中学是对东北师大附中65年历史的传承
纵观附中65年的发展,学术型中学发展之路大致可以分为自发的学术型中学发展、自觉的学术型中学发展两个阶段。
(一)自发的学术型中学发展阶段
早在1950建校之初,在东北师大附中首次开学典礼上,大学领导就明确提出:“附中具有实验中学性质,应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实验和研究工作。”①首任校长陈元晖更是倡导“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大学对附中“实验中学”性质的定位和陈元晖校长首倡的“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的办学思想,成为推动附中教师学术性发展的开端。在1955~1965年间,附中先后提出“附中不仅是实习工厂,而且是高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追求一流,崇尚务实”等学校精神,并在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学生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为附中在教育教学领域逐步形成的学术创新的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师大附中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
(二)自觉的学术型中学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附中的工作重点又重新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4年,在李硕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步入整体改革时期,在“面向21世纪,培养未来人”理念的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以”教学思想,学校“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②的学术型中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明晰。在深化整体改革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这标志着附中的学术型中学思想开始由自发转向了自觉。1993年以后,在谢在皋校长的带领下,附中步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淬砺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凝聚着一代附中人的智慧,也是附中人自觉地开展学术研究的必然结果。步入21世纪,孙鹤娟校长提出的“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想,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学术价值追求。2008年以后,在李桢校长的组织下,学校开始探索“自觉教育”,追求教育和人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
东北师大附中65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学校“坚持教育家办学之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学校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建设学术型中学是实现“辉映中国,影响世界”教育梦想的现实选择
教育乃立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全面”的大局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时代命题。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中国要真正决胜未来,并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育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东北师大附中在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化改革,追求卓越,努力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东北师大附中发展规划纲要》,学校新的发展规划,在“崇高而优美”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提出以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身心康健、人格独立”的优秀学生的育人目标,以“六星”模式为人才培养方式。所谓“六星”,即是以“品德与修养、沟通与交流、特长与特色、健康与运动、学术与学业、理想与规划”等六个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构建人才培养的“通道”。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必须做强教育的三主体,即教师、学生和素介,引领教师、学生学术性发展,并为师生的学术性发展营造厚重的学校学术文化,这是实现“辉映中国,影响世界”教育梦想的必由之路,“坚持教育家办学之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现实选择。
三、学术型中学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一)基于课程的教师学术性发展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的学术性发展要以课程为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实现。
1. 以课程体系建构为指引的教师学术性发展。学校要培育出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播下创新的“种子”。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高端的、丰富的课程源于教师的学术根基。
学校教师以“六星”素质结构为学校育人的价值追求,对课程及其资源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索,逐渐形成“目标—模组—层级”式独特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目标”指的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模组”指的是在培养目标之下,课程体系横向展开方式,即根据“六星”素质结构和课标对学习领域的划分,为培养学生某种专项素质而形成的、功能相近的课程群组成不同的模组。“层级”主要体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每一课程不同水平的分类形式。
在“目标—模组—层级”式的课程体系下,我校多年已经积累了860余门学科类校本课程和近400门活动类校本课程,还开设了三大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学科先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国际直通课程,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资源基础。
2. 以学科学术研究为载体的教师学术性发展。教师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研究。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深入研究,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具有十分广泛的借鉴意义。如,我校赵明老师在对《学前教育中儿童自我调节的基本结构及其培养》③的研究中,为幼儿园的相关课程设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学术研究也是教师改进和提高学科教学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逐步建立起校本的三级课题管理体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张福彦老师的《基于素养树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建设研究》,④就是应用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和大数据理等相关理论,探索建构“树—教—测”这一教学模式来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并通过数据反馈来修正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学校从学科组到名师工作室,从学科内活动到教学百花,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成为传统,课后研讨和反思成为习惯;学校积极搭建联合教研平台,小到学科联盟,大到校际合作,“三省四校”之类的教研平台近10个,保证教师在高层级的平台上展示、交流。同时,学校还为教师的学术提高与专业提升提供了高端平台。学校相继启动了高校“学术之旅”、海外“高端培训”和名校“学科考察”等一批教师研修项目。
(二)基于实践的学生学术性发展
中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早期任务。为此,我校主动探索促进学生学术性发展路径,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学科信仰,培育学术精神;另一方面,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
1. 树立学科信仰,培育学术精神。学科信仰是指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所学习的科目,并且树立起坚定的学科责任感和学科荣誉感,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节、艺术节就已经成为我校传统,2013年开始学校又创办了校园“文化节”。在这些活动中,学校以物质保障、教师协助、专项指导等方式予以支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自己对学科的兴趣点,帮助他们树立学科信仰;通过自主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尝试突破、敢于创造;通过开放式课题研究,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取舍选择,培育学生的学术精神。
2. 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质上是尊重学生的志向与学科信仰,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为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宽课程领域,深入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获得个性上的发展。比如,我校已经开设了12项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社团作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围绕“六星”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包括学术类、体育类、艺术类、公益类、科技类、棋牌类在内的六大类社团,在校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平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参与的实践活动种类,并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学术的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本身是一种文化存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在我校由优质高中向学术型高中转型的关键时期,搭建师生学术发展平台,引进并优化教育资源,营造学术文化氛围,是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的关键一环。
1. 全面建设具有书香气质的校园,为学术型校园建设提供环境支撑。环境建设是学校运行的物质保障,也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不追求奢华,而是赋予其丰富的学术内涵。学校积极改造校园环境,使每一幢楼、每一处绿植、每一块橱窗,都成为学校学术文化的象征与表达,让走进学校校园的人能很直观地从中感受到学校的学术文化氛围。我们正在为打造书院气息的学校环境而不懈努力,争取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书香。
2. 自主创立“元晖教师研修院”,为学术型校园建设提供助力平台。为了继承和践行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家办学之路,学校创建了“元晖教师研修院”。研修院是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依托,组建的东北师大附中跨校区的教研联合体,是各校区教研工作的领导和督导机构,是附中最高的学术组织。研修院聘请大学专家担任院长,汇集校内外专家、名师的力量,为附中教师的学术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研修院还创办了立足于东北师大附中,面向国内外基础教育一线的《东北师大附中学报》,为学校和教师发出学术声音提供高层次的平台。
3. 着力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学术型校园建设提供信息整合通道。根据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东师附中教育的第三主体——“素介”。未来三年,学校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谋求在“校内外”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建成东北师大附中的信息化平台,并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软件系统建设,把学校搬上云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开发“微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实现学校内涵品质的再跃升。
全面打造学术性的东北师大附中,沿袭了学校建立65年以来的学术传统,与学校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追求紧密相连。这是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自主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新途径,必将引领我校由优质中学向世界名校迈进,为实现 “辉映中国、影响世界”的教育梦想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李桢,史亮主编.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②李桢,史亮主编.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1-140.
③赵明,学前教育中儿童自我调节的基本结构及其培养[J].东北师大附中学报,2015(1):100-102.
④张福彦.基于素养树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建设研究[J].东北师大附中学报,2015(1):43-47.
参考文献:
[1]李其龙,张德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8.
[2]董静,马云鹏.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及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0:7-9.
[3]伍振鹜.英国公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81.
[4]王桂.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UCAS).The Offici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uide:06 Big Guide[M]. Chel-tenham: UCAS, 2006. 17.
[6]Ann Hodgson, Ken Sours. Beyond A levels curriculum 2000 and the Reform of 14-19 Qualifications[M].London: Kogan Page Ltd,200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