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一大学花400万建千米长城引争议

2015-05-30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上纲上线长城爱国主义

2015年4月14日,不少网友在微博或者QQ空间里晒出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长城”的照片,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围观和热议。据校方介绍,“校园长城”全长1600米,连接校园的东、中、西三个区域,目前建设费用已投入260多万元,总预算400万元以内。作为一座仿古建筑,“校园长城”绝大部分是按照秦汉至明清时期的长城建筑符号进行设计,烽火台、垛口、关隘一应俱全。

该校新闻发言人张重阳表示,“校园长城”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起到缓解高峰期校园交通压力,充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育健身场所和户外课堂的作用。不过,该校的部分学生则表达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学校投入数百万元修建这种“山寨”景观,文化含量不高、实际用处不大,还不如将这些钱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多维解读

“长城”装裱的校园文化价值几何?

实际上,在教育投入尚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花费如此大价钱建设“长城”,还不如多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一些高校受到地方某些行政弊端的影响,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理由,实际上是在行“形象工程”之实,“三流学校一流大门”‘一流校园三流水平”就是最好的例证。还有一些高校校园内亭台楼阁、琉璃飞檐,或是通过复制外国高校的一些经典建筑,来体现自己所谓的校园文化。但谁心里都清楚,如果说校园文化可以用砖头瓦块、钢筋水泥堆砌起来,那么这种“校园文化”充其量不过是一堆厚重的文化躯壳罢了。

真正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沉淀、体现学校独特意境的书香氛围,需要用心感受,用教学质量的实绩来体现。遗憾的是我们不少高校,只比硬件建设,不比软件升级,只图吸引招生,不讲多出人才;只顾华丽包装,不顾实质创新;看似都有“文化”,实则只是文凭工厂。而从大学生就业难、企业难寻人才的现实就足以看出,真正的校园文化不是靠能工巧匠的技术“建设”,而是需要知识学术的营造和长期积累沉淀。无论这座“长城”融入了多少所谓的知识产权,与真正的古老长城相比,都不过是毫无创新价值的“山寨”罢了。况且校园不是旅游景区,不需要用哗众取宠来吸引眼球,如此不伦不类地“混搭”在一起,只能“装裱”出一种浅薄,丝毫体现不出校园文化的任何价值。

不妨对“校园长城”多一些宽容

从照片上看,校园之内崛起一大片灰色调的建筑,确实有点突兀,与其他建筑之间也很难在色调、建筑形态乃至整体格调上形成统一风格。而且校园里能有多大的交通压力,非得建起高耸的城墙来疏导?动辄就给一个建筑贴上“爱国主义”的标签,也过于空泛,有欠严肃。不过,网友们也不必对“校园长城”求全责备,更不必上纲上线地指责其亵渎长城。

其一,“校园长城”说到底就是一座人行天桥,它能满足基本的通行功能,可以实现几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附带着也可以让师生居高临远看看风景。这个建筑可以说兼具实用与休闲功能,并不完全如网友说的那么不堪。再说了,一个建筑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本来就很正常,尽可以争论,但不必上纲上线。其二,这一建筑按照长城的形制设计和建设,虽然不无“山寨”的意思,但建在远离边塞长城的楚地,至少还可以开阔一下学生的眼界。倒是校方,大可不必随意拔高,从“爱国主义”那里找靠山。只要符合基本的建筑规范、不违反相关法律,就可以了。

公共建筑从来都是公众争议的焦点,它只要建起来了,就会每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躲都躲不开,这也是公众要求建筑应该尽可能符合基本规范的根源所在。在奇怪与特色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的平衡。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在理性的讨论中逐步形成更多的共识,进而养成一个时代的建筑风范。

猜你喜欢

上纲上线长城爱国主义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守护长城
金岳霖帮助冯友兰转变
PX厂的非PX爆炸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长城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