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名形成、现实反思与应对分析

2015-05-30曾元

2015年51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现实生活

曾元

摘 要:戈夫曼在《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一书中通过对污名著作的回顾以及案例文本的描述,揭示出污名在其本质的概念,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的、侮辱性的标签,对被污名者有着深刻的消极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污名产生的过程,然后对于各个相关群体或个人进行心理效应的分析;最后将对于现状的克服和关于污名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污名形成;现实生活;心理效应;应对分析

尽管污名(stigma)一词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希腊社会和基督教传统中都能找到,但进入社会学的领域,主要是欧文·戈夫曼的这一著作。从《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一书中可以看出,被污名化的人就是降格为有污点的、被打了折的人。污名的这一特征使其具有普遍的令人耻辱的影响。

一、污名的形成过程

污名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以刻板理论为核心的研究视角,以标签理论为核心的研究视角来解释污名化的过程。自戈夫曼以来很多人都把刻板印象作为污名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刻板印象一旦形成,社会将会根据自我意识形态对各种类型的人做出期待,那些被污名的人或群体将因此面临社会地位的丧失或者各种各样的歧视。简而言之,刻板印象流派认为,污名本质上就是对某些差异的放大所导致的以偏赅全的认知和相继的态度。

第二是标签理论。“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偏离或者违反一定社会、组织和群体的行为规范,个体演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将其行为规定为“犯罪”,社会也就给该主体贴上了相应的“标签”。这里所说的“标签”,就是一种标记,是社会按照某种规定给一些人烙上的印记。

二、污名的心理效应

(一)污名对于个人的影响

蒙受污名的人如何对其所处的环境作出反应的呢?在《污名》一书中,戈夫曼总结了四类情况:

直接尝试,去纠正他眼中自身的缺点和客观基础。希望通过纠正来改变目前自己的现状,就好像残疾人去做整形手术,同性恋倾向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精神病人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但戈夫曼提到,这种基于改变的想法其结果往往并不能获得完全正常的地位,只是将自己的污名类型做了一个转化,即某种具有变为某种想要纠正。也正是这样的心理效应的驱使,导致污名者转化意识强烈,这就将发生我们平常所熟知的“上当受骗”,部分骗子利用污名对于个人的影响,从他们的心理出发,推出“包治百病、信仰疗法”等。因为迫切希望改变的想法,导致最终污名者想要走极端的处境。

间接尝试去纠正,比如通过学习一些技艺,而这些技能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人无法掌握的。因为将污名主要归因于自己,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从本质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于直接尝试的心理效应类似,都是因为受到歧视而想改变进而会采取一些措施,不同在于一般直接尝试污名者会采取极端的方式,但学习技艺一般是积极地超越极限的挑战。与此对应,其小小的造诣也会被当成不平常的标记或显著的才能。

利用污名的“间接收益”,即把污名用做借口,解释他碰到的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失败。簡而言之即破罐子破摔,可以看出由于污名对于被污名者在学习、社交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当不是由于这种污名带来的境遇,污名者却会很自然的将其归因于它造成的影响,降低对于自身的认同感,最终将其作为自己停止努力或继续奋斗的借口。

多疑多思,不知道正常人“真正”对他的看法是什么,因此在社交的场合心理负担严重,总是在筹划计算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并设想别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不会这样。长期沉重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与非污名群体相比,污名群体成员有着很多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如抑郁、高血压、冠心病等等。

(二)污名他人的动机

污名他人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维持自身的自尊或社会对其的认同度而诋毁他人的特殊的比较方式。既是污名他人好处的体验,也解释了污名发生的原因。除了本身的社会传统规范外,污名他人为了提升自尊心,获得个人的优越感,增强他们对自己群体的认同感,使他们认为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是合理的等,基于这些目的,对弱势群体进行污名化,当然有时候也是对于蒙受污名人行为的好奇而与社会规范或传统习俗的比较最终对其产生不一样的态度,即区别对待,最终将其排除正常人的范围类别外。

(三)污名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回避是人们对污名的一个即刻反应。比如我们在街上对于身体残疾的人会不自觉地拉开距离。当然,在《污名》一书中还提到另一种情况,过分的关注,这些人认为“只要同情和体贴蒙受污名者的困境,陌生人便可随心所欲地对待他。”比如一些典型的客套——“亲爱的孩子,你遭受了这种疾病怎么吃饭呢?”;“你知道的,我总认为有这种疾病也是一种难得的幸运嘛等”。刻意回避,孤立污名者;亦或是过分亲近,营造一种不同的社交环境都是社会公众对于污名反应过程的两种典型的心理效应。

三、如何消除污名的消极影响

(一)污名者如何应对污名

污名者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境况,自己需要对于污名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减轻消除污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需要认可自我,保持原有的自尊心态,相信自己;其次不要将所有的消极的事件都归因于歧视或归因于自己,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去理性地看待相关的事件;在社交领域,可以尝试与有同样遭遇的社会群体加强联系,彼此之间共同努力克服污名所带的社交领域的孤独感;不要太过刻意地看重在于正常人交往过程中应当如何表现自己,减少心理压力,自然乐观地进行交流,同时拒绝过于敏感的心理习惯;最后,不要将污名当做自己回避失败挫折的一个借口,更不能因此而停止努力或继续奋斗,掌握特殊才能也好,练习普通技巧也罢,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一个更高地层面、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某些问题。

(二)社会公众如何面对污名

当然我们知道在很大程度上污名是社会公众的态度,印象管理、标签理论所形成的,增强对于污名者的了解,我们更需要为消除污名的消极影响采取行动。大致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被污名者个体因污名带来的适应不良、情绪困扰以及反社会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随时关注其动态发展[3]。二是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被污名者真实的生活状态,消除公众对被污名群体的刻板印象,减少偏见和歧视。三是推动政府决策机构和公共医疗卫生系统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来改善被污名者的生存状况,带去人性主义的关怀,也是从具体的措施上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改变态度、信念进而有助于改变社会公众对污名群体的刻板印象,减少偏见和歧视带给污名群体的影响,促进人们与污名群体的接触,切身体验的经历增强说服力。(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06):993-1001

[2] ]曾智.社会标签理论及其在学生“问题行为”转化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03):98-99.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心理学报,2002(06):643-650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现实生活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
漫画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