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探究

2015-05-30陆敏

2015年6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

陆敏

摘 要:当前全球影子银行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的比例正逼近危机前水平,影子银行的大规模出现扩大了贷款供给,降低了贷款利率,冲击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被迫发行各类理财产品回笼资金,实则变相扩大了影子银行规模,并且增加其经营成本。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创新业务成本高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极大威胁。

本文在分析影子银行构成及其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且提出有效的监管意见,为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协同并进做出贡献。

关键词: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引言

IMF官方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影子银行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的比例正逼近危机前水平,数据还显示,主要经济体影子银行规模膨胀迅速,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是中国。然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将遭遇强大挑战,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加速了银行资本成本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游离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变相扩大影子银行规模,影子银行规模的肆意扩大促使商业银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经营成本成倍扩大,盈利能力受到极大威胁。

因此,研究中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锁定经营成本,扩大经营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中国影子银行构成及特征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 McCuUey(2007)首次提出了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的概念,认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非银行的投资渠道、投资工具、结构化产品,与接受正规监管的传统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对影子银行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权威官方的定义,并且中国式影子银行有着其独一无二的运行特征。

(一) 中国影子银行构成

本文结合国内对影子银行的多种定义,认为影子银行应涵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例如银行理财(由于保本类理财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此处的理财特指非保本理财)、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委托贷款等;具有“类银行”特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信托公司以及小额信贷公司等;发挥融资功能的非正规民间金融例如典当行、地下钱庄以及民间借贷等。如下图所示为测算的中国影子银行2004-2013年的总规模柱状图,单位:十亿元。

2004-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绝对规模柱状图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wind数据库、普益财富等及笔者的计算。

(二) 中国影子银行特征

美国影子银行起步较早,且在21世纪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商业银行,成为金融市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中美两国在金融体系以及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影子银行特征,笔者将其与美国影子银行特征形成对比,制成如下表格。

二、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分析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将遭遇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镇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那么,在此背景下,转型无疑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通常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为ROA和ROE,其中ROA是反映银行综合利用全部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最具代表性。除了影子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同时受宏观和微观的影响,资产总额的对数、不良贷款率、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成本收入比、GDP和货币供应量等都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 中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影子银行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继而影响其盈利能力的呢?一方面是积极的促进影响:补充、替代和创新;另一方面是消极的抑制作用:依附、扭曲和扰乱。

(一)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促进

(1) 补充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其在金融市场上的需求旺盛,然而商业银行出于对资本金安全的考虑,逐渐将信贷投放目标锁定为国有控股企业等有国家背景支撑的经济体,因此难以满足市场上其余企业的资金需求。影子银行利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同时分散组合风险,使得原先不可能的融资成为可能,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替代

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主体主要集中于有国家背景的国有企业,而影子银行业务主体主要是成立时间短、规模小、风险抵抗力低的中小企业,因此,在贷款业务上,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具有较小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影子银行是具有“类银行”特点的中介机构,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客户的存款,因此,在存款业务上,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替代效应。

(3) 创新

影子银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利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进行金融创新,正是有了影子银行的先行实践,才有了商业银行之后一系列的创新产品的推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出使得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管理信贷风险,带来了一种新的信用体制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活动。

(二)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抑制

(1) 依附

影子银行体系的自有资金有限,其运行过程中的大量资本金大多来源于正规银行体系,并且在资金运用过程中,隐藏了其来源与去处,商业银行若是没有及时去了解这部分资金的去处,就会脱离监管,资金的成功回流成为问题,信贷资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另一方面,虽然现阶段影子银行体系还没形成正规的证券化,但是影子银行不断利用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杠杆,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同时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因为制度的缺陷,资金链及其脆弱而易断裂,进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紧接着,风险就会迅速传递正规银行体系。

(2) 扭曲

本质上,影子银行扭曲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影子银行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平移到资产负债表外,银行理财产品是最典型的体现,目前阶段,商业银行仍然是以存贷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理财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压力,但带来的利益增加其实是一种虚增,是以牺牲结构性优化和经营水平为基础的。而影子银行体系内的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部分运用于信贷资产,本质上是变形的“高息揽存,严重了扭曲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3) 扰乱

影子银行加剧了商业银行内外部金融脱媒,因而放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吸收资金,其募集资金的利率要远远大于银行存款,因而放贷的门槛较低,资金大量脱离银行体系,外加存款短期化和波动化的趋势,加剧了银行存贷期限错配的形势,扰乱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使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家具。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融资渠道少难度大,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却日益增长,传统银行体系的信贷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影子银行的出现弥补了商业银行放贷不足的缺点,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了资金紧缺的困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大的作用,因此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影子银行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投资者的从众心理,使得更多的闲散资金流动到影子银行体系内,资源的紧缺使得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不稳定性日益加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

(二) 政策建议

在目前经济与监管水平发展的背景下,影子银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客观的存在,为了更好地发挥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监管部门及学术界必须为影子银行提供一个权威统一的界定,确保国家监管机构明确监管目标,对症下药;其次,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防范风险在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肆意传播,例如,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参与无组织的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业务,确保在从业人员上保持高度独立,或者在涉及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银信合作等典型的银行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资产真实洁净转让的原则,确保业务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最后,我们要鼓励金融创新,努力遏制影子银行非法集资风险,中国影子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民间非法集资现象肆虐,必须大力倡导金融创新,通过创新业务吸引潜在客户,拉拢老顾客,以此淡化社会非法集资现象的影响,确保影子银行业务公开透明健康的进行。

在一系列政策及约束的限制下,相信影子银行会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获利空间。(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价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27-30

[2] 戴国强、方鹏飞: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J],金融论坛,2014(8):13-20

[3] 付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11):53-54

[4] 李若愚:中国式影子银行规模测算与风险评估[J],金融与经济,2013(9): 32-45

[5] 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2):31-32

[6] 刘荣、崔琳琳:金融稳定视角下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框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3):31-35

[7] 陆畅:影子银行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及风险分析[J],时代金融,2012(1):94-105

[8] 王悖力,李建军: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及监管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20-25

[9] 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70-76

[10] 封思贤,居维维: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7):3-12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