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输出”背景下的陕北民歌英译探究

2015-05-30刘东梅

2015年6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文化输出

刘东梅

摘 要:陕北民歌作为陕北社会生活的浓缩精华,大多是即兴而编、信口而唱。它的粗犷、豪迈、直白处处都流露着黄土儿女的真性情。为了让陕北民歌漂洋过海,这就需要我们新新一代作好陕北民歌的英译工作。本文通过对“文化输出”背景下的陕北民歌的英译探究,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灵活地应用翻译技巧,旨在让陕北民歌唱响世界。

关键词:文化输出;陕北民歌;异介;翻译探究

一、“文化输出”及其途径

21世纪应当是中国主动走向“文化输出”的新世纪,尤其是在全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要想在全球这场“文化战争”中取得胜利,不仅需要我们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而且还要不断地挖掘新的、鲜活的宝贵资源来彰显我们昔日文化大国的身份[1]。

“文化输出”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给其他国家的过程[2]。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输出”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文化方面 截止2014年,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2个国家开办了457所孔子学院和707个孔子课堂。

2.物质文化方面 丝绸、瓷器、园林、武术、烹饪等方面的输出也逐渐增多。

3.艺术文化方面 书画、琴韵、茶艺等,及民间文学和节日也不断受到关注。

随着我们的实用文化是传播,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争议。而艺术文化作为我们的精品文化,却传播出去的少之又少。所以,当下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文化精品整理出来,做到可持续地“文化输出”。[1]而陕北民歌作为民族文化中的“宝”,是陕北人民鲜活的精神气儿,更是中国文化有声的历史,所以我们应自豪地让陕北民歌响彻五洲。

二、陕北民歌的英译

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造就了特殊的陕北民歌。它曲调高亢、深沉质朴;但却处处体现着陕北民歌的人情美、风情美、意境美、绘画美;它的原生态的、赤裸的情意表达都是它的精髓所在之处。[3]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腾飞,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北民歌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陕北民歌的翻译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字及地域文化的本质差异,使得陕北民歌的英译成为了一种专业性、艺术性较强的、涉及到多门学科的学科翻译。张培基先生在他与喻云根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中指出,“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法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4]这就要求对陕北民歌的英译不仅要通顺达意,朗朗上口,还要真正做到“切听,切唱”,还需要传承者们的不断尝试,不断推陈出新。

1.方言土语方面

陕北山大沟深,你住在这个墚,他住在那个沟,所以人们在交流时一般都是提高嗓门,来自腹中的强烈气流冲出鼻腔,形成陕北鼻音重的特点。一般以韵母“N”结束的字音都发为“NG”。而土色土香的陕北方言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1)三天没见哥哥面,硷畔上画着你眉眼。 《想哥哥》

Another three days I didnt see my love.

And I drew a picture of you on the hillside。[5]

首先是称谓的不同,比如在陕北把丈夫称为“汉”、把成年妇女称为“婆姨”、将年轻的小伙子称为“后生”、而把女孩的心上人昵称为“哥哥”,而在这个翻译中,我们无法将哥哥翻译为“Brother”,而只能译为“love、honey、sweet”,可却少了原汁原味的你侬我侬。

(2)伙计打烂瓮,(哎呀)挨头子受背兴。 《揽工调》

But when a farm hand say, breaks an urn ,it is too bad.[6]

“挨头子受背兴”在陕北方言中是指被别人严厉地指责,尊严扫地,后果非常严重。而在这里直接译为“too bad”,首先在情感上都无法达到对等,更别说“特色”效果。

(3)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On a white towel, there are three blue stripes.[7]

“羊肚子手巾”是陕北汉子们特用的一种服饰用品,这里的“White towel”不足以表达它的特殊意。可译为“sheep_belly sweat-wiping towel”,这样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理解陕北文化。

对陕北方言的英译,不管是“归化”也好,“异化”也罢,似乎都很难将“陕北味”散发出来。

2.叠词方面

因为旋律、情感的需要,陕北民歌中几乎没有无叠音词的歌曲。在陕北民歌中,不仅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叠,连名词、副词也能叠。绝妙地叠词虽然造就了陕北民歌这朵奇葩,但也成了翻译路上的“绊脚石”。到底能不能译呢?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1)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吆)一道道水。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Mountain after mountain, river after river。

A heart-to-heart talk is going lively.[8]

(2)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地爱死个人。 《兰花花》

Blue thread, bright blue thread, brilliant blue,

Lanhuahua was born a beauty, so nice and white.[8]。

以上的例子中,叠音的大量使用如“道道、窝窝、线线、水水、花花”,使陕北民歌生机勃勃,让人身临其境。可我们很难找到与之的对等词,所以,在以上的例子中有的几乎干脆都没译

3.垫字方面

垫字也称“衬字”,它在陕北民歌中主要是渲染气氛,表现情绪,延缓节奏。例如:

(1)正月(那个)里来是新年,纸糊的(那个)灯笼挂在门前。 《挂红灯》

New years coming in the first year,

Paper—made lantern hung in front of the gate。[7]

(2)太阳(呀)下来这么样样高(么哟号),照见(那个)老头是过来了。 《跑旱船》

The sun has risen so high in the sky,

And that old chap coming this way。[7]

虽然在以上的例子中“那个、呀、哟号”并没有实际意义,可它们的在陕北民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似乎可以采用“零翻译、音译”,要用国际音标去“音译”。

4.修辞手法方面

陕北民歌大多反映了当地居民的起居、饮食等生活习俗,使人听来产生无限遐想,这是因为它用了大量“比、兴、赋”等多种修辞手法.[10]例如:

(1)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兰花花》

Among all the grain crops, sorghum grows the tallest.

Among all the girls in the thirteen provinces,Lanhuahua is the prettiest。[8]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适宜种各种五谷杂粮,而高粱是最“出类拔萃“的,这刚好与最美的兰花花相比。用“植物”来比“人”。

(2)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方红》

The sun is rising, the east becomes red。Born in China was Mao Zedong, seeking happines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He is the peoples great savior。[8]

这首歌综合运用了“赋、比、兴、暗喻“等修辞手法,将伟大的毛主席的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

以上的例子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使陕北民歌的更活灵活现,这背后的故事只有我们知道。

三、陕北民歌的翻译技巧探究

1.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陕北民歌有着它独特的民族特色,作为译者,我们在英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比如,“羊肚子手巾”,就应该译为“Sheep belly sweat-wiping towel”,“走西口”中的“西口”就该译为“Xikou”。而像“三哥哥、四妹妹”这样差别大的词则可译为“Love、honey”,一定要斟酌好再下笔。

2.基于翻译美学理论

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是指“意美、音美、形美”,[9]这刚好可以用到陕北民歌的英译中来。民歌本来就是一种“美”的化身。所以,想让陕北民歌“美在形式、美在音式、美在情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你比如杜丽萍老师翻译的《北风吹》: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1)North wind is whistling, heavy snow is falling,

New Year is coming with the wind and the snow。[11]

这首翻译的特别好,“Whistling、falling”既展现了一幅寒冬的景象,又在押韵方面达到了效果,实现了“音、意、情”的美。

“三美论”本身是一个很难很高的标准,要想三者兼得,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3.“词”与“情”相结合

歌曲本身是一种没有国度的艺术,因为人们对情感是有很多共鸣之处的。所以,我们在英译时还是应该灵活的将情感传达到。比如:对于爱情方面的歌曲《走西口》中的“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在英译时,重在将这种细腻、浓浓的爱恋表达出来。应译为“My darling, youre leaving for Xikou,how I wish I could follow you”。通过“darling, follow”等词的意译,也可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4.适当加入详解,注释

不拘形式、不限内容的陕北民歌处处都流淌着陕北民俗的汁液。所以,要想让“听者”真正地“懂”陕北民歌,给他们“输入”一定量的陕北民间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在英译作品后面适当的加一些注释,详解。这样的话,就达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比如:“包谷地里摘豆角”,“pick the bean pods in the corn field”。外国人肯定难以理解包谷地里怎么还能摘豆角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后面注到:陕北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民普遍采取“套种”的模式,这样,豆角就可以借着玉米杆爬上去。这样的方式简单、明了,就成功地“输出”了陕北这道浓浓的风味菜。

加注释的这种方式只是一种通往“文化输出”的这条道路上的一条“捷径”而已,一定依然会有更好的方法来弥补它。

具有悠久历史,独特魅力的陕北民歌更应该享誉世界民族乐坛,随着人们的审美疲劳,厌倦了城市生活的格调后,能带给他们一股新的音乐潮流,让他们徜徉在高原间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中。作为陕北民歌的“继承者们”,我们不仅始终都应该肩负着将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还应该不断地给它注入新的营养。陕北民歌是陕北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所以,在未来关于陕北民歌的英译工作也一定会欣欣向荣。

结语

既有“诗情画意”又有“大漠情怀”的陕北民歌承载了太多的陕北人民的“酸、甜、苦、辣”。它不仅陪着陕北人民“历经风雨”,还带给了我们信心、未来。我们希望能很好的做好陕北民歌的翻译工作,将这颗“希望的种子”撒到世界各地。(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J].东南学术,2005,(1):109-116.

[2] 龚滟.论美国文化输出战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3.

[3] 胡友笋.陕北民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1):27-31.

[4] 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 田玲.浅谈陕北民歌英译文化的民俗文化译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5):78-80.

[6] 刘艳锋,吕闪,王丽.浅谈陕北民歌的英译.榆林学院报,2012,(5).

[7] 焦悦乐.陕北民歌翻译策略中译配技巧初探[J],西安音乐学院,2012,(4):114-119.

[8] 文世龙.经典陕北民歌英译[J].延安文学,2011,(6):190-196.

[9] 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10] 相方.基于概念隐喻的陕北民歌研究[D].长安大学,2013,(08)

[11] 杜丽萍.民族文化美的再现与传播论陕北民歌英译的在创造性[J].交响,2010,(4):58-61.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文化输出
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
高职学生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
“握拳而立”
张靓颖玩音乐没想着“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驱动下的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