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

2015-05-30刘萍

中国市场 2015年52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国际化

刘萍

[摘要]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历程其实就是一部邮轮政策不断支持的历史。特别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海南邮轮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邮轮旅游形象被不断看好,不仅其接待量呈井喷式增长态势,而且也越来越国际化。尽管如此,还需继续出台或优化配套政策,以解决邮轮港配套设施不齐全、停靠班次较少、客源数量不足、邮轮人才匮乏、邮轮管理混乱和外籍邮轮停靠收费过低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政策支持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13

被誉为“海上黄金产业”、“移动的度假村”的邮轮旅游,因服务设施与游乐项目高端、时尚,给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带来特有的舒适、新鲜感受,而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喜好。近年来,拥有中国最大海洋面积的海南,邮轮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邮轮旅游形象被不断看好,不仅邮轮旅游接待量呈井喷式增长态势,而且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1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态势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步伐在不断加快。2010年海南出入境邮轮20艘次,邮轮旅客33万人次;2011年出入境邮轮84艘次,邮轮旅客65万人次;2012年出入境邮轮165艘次,同比增长96%,邮轮旅客101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了72%;2013年出入境邮轮189艘次,同比增长554%,邮轮游客146万人次,同比增长447%;2014年的入境邮轮航次与游客人数虽然与2013年持平,但还是远远高于同年的中国邮轮运营水平。2014年,中国邮轮运营466航次,同比增长1478%;出入境邮轮游客17234万人次,同比增长4336%。不难看出,海南正在领跑中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此外,2011年4月20日正式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以来的4年间,三亚和海口两家免税店的销售金额达到100多亿元。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南邮轮旅游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不仅承载中国蓝色文明和海洋文明之梦,而且将会进一步彰显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时代特色,填补亚洲海洋旅游的空白。香港旅游发展局一项研究预测显示,中国的邮轮乘客具有每年达8300万人次的潜力,七成左右的中国家庭正考虑坐邮轮出游,而在20~29岁的年轻人中,这个比例为51%;2015年全世界(除中国人外)将有约2300万人乘坐邮轮。

2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海南邮轮旅游为什么会迅速发展,除了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四季如春的热带海岛气候、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等优势外,邮轮政策的支持是一个关键因素。翻开海南邮轮旅游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海南邮轮旅游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浓缩在三亚、海口等地的邮轮旅游发展过程中;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部邮轮政策不断支持的历史。

21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为接待探索阶段(1984—200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宏观政策,利用三亚、海口港的已有条件,开展国际邮轮接待。1984年国务院批准了海口、三亚口岸为我国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2年1月,当世界三大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的“宝瓶星号”国际邮轮以三亚为母港开始年度首艘时,三亚便成为了我国最早接待国际邮轮停靠的港口之一。1994年9月,该公司旗下的“双鱼星号”豪华邮轮第一次到访海口,海口也开始成为国际豪华邮轮的重要停靠港。

第二阶段为基础建设阶段(2002—2013年)。这一阶段主要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目标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来实施邮轮母港基础设施和基本线路建设。2002年,海南省开工建设全国第一个8万吨级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该码头于2006年11月正式通航,成为与天津、上海齐名的国内三大邮轮母港。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二期工程于2013年7月底开工,新建的4个邮轮码头最大为225万吨泊位,预计2016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之一,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除了提升母港接待能力建设,还开通了“三亚—越南”的境外线路。

第三阶段为规范发展阶段(2014年后)。这一阶段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按照海南旅游特区的建设目标来推进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在这个阶段,海南将构建国际旅游框架,对接南海诸国旅游;同时将加大海洋旅游开发,拓展度假旅游空间;将为海南邮轮旅游迎来黄金机遇期。

22促进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

从海南邮轮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政策支持”的力量。除了前面提到的对外开放口岸(1984)、国务院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外,如下政策文件出台对海南邮轮旅游发展同样功不可没。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加快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产业,把邮轮游艇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生产的产业目录。为加快国际邮轮旅游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给予海南省26国旅游团队免签、离境退税、离岛免税等优惠政策,并在海口、三亚试点。2012年10月,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通知,同意海南開展邮轮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工作。2013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鼓励国民积极开展休闲邮轮旅游;加快邮轮游艇码头等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产品。2013年7月开始施行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24小时内过境免签证的范围包含海港和陆地港;国家旅游局也将邮轮旅游列入重点培育的旅游新业态。2013年9月2日,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将培育、有序发展邮轮运输,允许中资方便旗邮轮沿海多点挂靠,支持开辟大陆与港澳台邮轮航线”。2014年3月2日,由国家旅游局委托中国邮轮游艇行业协会(CCYIA)牵头编制的《中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沪启动,预计将于2015年10月公布,该规划将为世界邮轮市场东移亚洲,聚焦中国做好准备。

伴随国家层面的邮轮政策问世,2011年12月,三亚市人民政府也出台了《三亚市邮轮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2)》、《郵轮母港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等,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将三亚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邮轮母港基地、国际知名邮轮目的地和我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

3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优化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政策

尽管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邮轮旅游市场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还需继续出台或优化相关政策解决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中一系列现实问题。

31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邮轮港配套设施方面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邮轮线路少。目前正规的三沙旅游只有一条线路;符合邮轮边境旅游异地办证的线路也只有“海南到越南的邮轮边境游”。二是邮轮的船体小。如“椰香公主”号一般只能搭载120~130人。三是目前运行的大型豪华邮轮全部是外国的,还没有属于中国籍的大型豪华邮轮。依照中国《海商法》的规定,从三亚开出的邮轮不能在南海自由航行,只能走国际航线去越南,这样严重制约了海南邮轮旅游的发展。四是邮轮的舒适性不足。如“椰香公主”号是客轮滚船改装而来,其舒适性有待提升。

在客源数量方面被三大因素制约。一是目前的海南邮轮边境旅游目的地只有越南,单一的邮轮目的地限制了三亚、海口邮轮母港的客源。二是母港地经济因素。国际邮轮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时,邮轮旅游消费开始起步,人均20000美元时将达到高峰。而海南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2014年也只有3910196元。三是母港辐射力大小。邮轮旅游一般为环线游,通常船上的客源有40%要从母港城市中产生,另外60%来自周边和其他城市。海南本身的客源难以满足邮轮母港的需求,而全国的客源因海南远离祖国大陆,其辐射面不大,无法形成旅游消费人群的集聚效应。

在邮轮行业管理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邮轮码头建设混乱。目前各家邮轮企业、港口公司各自为政,自建码头。二是邮轮行业多头管理,考评标准不一。目前邮轮行业的管理涉及旅游局、交通部、海事局,在管理与考评方面,各部门考评松紧不一。三是管理收费不合理。一方面,行业内管理费、规费等税费太高,应有的邮轮补贴政策不健全。另一方面,对外籍邮轮停靠码头收费标准过低。如目前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的邮轮停泊收费依据,还是1997年交通运输部《港口收费规则(外贸部分)》的标准:外籍邮轮为每净吨015元,旅客过境费为每人每次16元人民币,系解缆费为每航次223元人民币。据了解,天津、上海邮轮港口收取码头服务费为每人每次25元人民币,其他地区收费是三亚的3~6倍。

在邮轮旅游配套服务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目前海南各机场与邮轮港口,铁路与邮轮港口的联系还不便捷。二是修造服务落后。目前三亚、海口的船舶修造技术还不能满足豪华邮轮修理的需求。三是人才保障不力。目前海南邮轮运营管理的高级专才、高级技能人才、邮轮修造的科技领军人才、国际邮轮司法和邮轮律师等专才十分匮乏。

32继续优化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

首先,从海南邮轮产业的长远规划来制定配套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对海南邮轮产业发展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实际,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船型、设施、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实施多元化战略,推动海南邮轮产业、邮轮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从海南邮轮旅游的智力支持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邮轮高技术专业管理人才,以解决邮轮专业高端人才严重缺乏问题。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加强订单式、代培式、轮训式人才培养。三是制定邮轮驾驶员培训、考证等相关管理办法,带动邮轮产业人才向高素质方面发展。

再次,从海南邮轮旅的客源吸引来制定产品开发策略。一是推出“海南休闲游+邮轮度假游”的组合型产品,使之成为最具海南优势和特色的旅游新产品。二是开发以三亚、海口为核心,与国际邮轮相配套的旅游产品。三是开展海上游艇观光、豪华游艇租赁、海上商务活动、海上婚礼、海上驿站、海上牧场、海上垂钓、帆船赛事等海上休闲娱乐活动。四是“三沙海洋旅游”与海洋渔业相结合,实施“一线而多品”战略;同时开展三沙与三亚、琼海、文昌等目的地的互动,策划设计海上丝路之旅、美食之旅等度假旅游产品。五是做好三亚母港的“四类航线旅游”的设计与宣传。四类邮轮航线是母港航线、国际挂靠航线、国内航线和特色主题航线等。

最后,从海南邮轮旅游的规范管理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一是简化出入境申报手续,缩短邮轮靠港时间,出台特案允许外国邮轮在海南多点挂靠,以提高邮轮的经营能力,使旅客下船观光后随船完成整个国际航程。二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邮轮运输管理和邮轮码头设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邮轮码头安全、适用、美观以及节能环保的强制性和指导性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布局邮轮码头,有序发展邮轮运输,解决邮轮码头多头建设管理问题。三是完善离岛免税政策与邮轮码头收费管理机制,使游客与免税店之间、码头企业与邮轮公司之间形成共赢关系。四是依法加强国际海上客运管理,规范国际邮轮在华经营行为。加强对邮轮公司、代理公司、总经销商的监管,以保障旅客出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五是允许境外邮轮公司在海南独资设立经营性机构,适当参与海南邮轮旅游市场竞争,促进邮轮旅游市场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邝晓霞“移动的度假村” 海南邮轮旅游迈向“深蓝”[N].国际旅游岛商报,2013-11-18

[2]张毅海南邮轮旅游加速前行,引领海南旅游新风尚[N].南国都市报,2013-11-18

[3]黄媛艳海南邮轮旅游迎来黄金机遇期[N].海南日报,2015-05-28

[4]周慧敏,郑玮娜海南国际旅游岛遭遇“成长烦恼”[N].国际先驱导报,2015-07-20

[5]苏静海南启动邮轮边境旅游异地办证[Z].海南在线,2013-11-06

[6]周慧敏,傅勇涛海南邮轮旅游业持续走强 “领跑”尚需过好三道关[Z].新华网海南频道,2014-02-22

[7]周功民优化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环境[N].海南日报,2013-08-06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