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综合复习
2015-05-30胡晓声
胡晓声
高中历史如何进行综合复习,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单纯的强化训练,未免枯燥;一味的读书背记,难免单调。而且同样的问题,学生会不断重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知道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如何能让每一个种复习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我的看法。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課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尤其是注重对于作业的完成,而教师要及时检查作业,已使得学生能及时掌握知识。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能达到阶段复习的效果,现提出以下四步法: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整体体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强调历史本身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例如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中国会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西方却是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历史科《考试说明》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明确提出“史论结合”,这就要求历史阐释时要论从史出,立论鲜明,要把基本的理论观点溶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评价之中,既不能把理论像标签样贴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论加史事搞成拼盘状。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方法,可以参照阶段复习的方法。
可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复习好了吗?我以为不尽然。下面我谈谈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什么。
第一,提高效率,注重实效。1)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2)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知识。1)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去落实,对教材中的考点内容既要理解更要准确记忆;2)是通过迁移去落实,借助图片资料、文献资料去深化,通过不断变换学习材料,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3)是通过训练去落实,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4 )是通过联系去落实,即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
第三,学以致用,热点强化。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第四,结合高考命题设问练习。首先我们以系统复习作为切入点,系统复习是以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此阶段以复习判断式的知识为主。一节课45分钟,大部分老师前20分钟就是在落实知识点,学生要分清哪些知识是判断类,哪些是分析类,哪些是理解类。而我们就可以以高考命题的话语去设问。拿《短暂的隋朝》一节来说,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判断类)为什么隋文帝可以结束魏晋南北朝时的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分析类)从隋朝建立两都说明了什么?从洛口仓和含嘉仓的规模之大可以表明什么?从历史上众多对大运河的诗词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理解类)……这样一来,落实知识点的方式便统统归入了高考的设问之中,这样不仅以另一种方式落实了课本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审题能力,应对高考的能力。后25分钟大部分的老师是加大训练,加入各项习题练习,我们同样可以用高考的模式来重改试题,课本每节之后的习题我们都可以进行变形再出给学生,这样学生既砸实了基础知识,也避免了重复看书的厌烦性。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不管什么复习,都是需要付出很多辛苦和耐心的,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苦事,所以要让同学们做好刻苦学习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