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2015-05-30任艳
任艳
摘 要:在教改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创设不可一味地迎合新技术和新模式,也不可绝对地放弃有效的传统做法。任何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教师都可以积极地进行结合性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一、英语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1.课堂组织形态因素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化、生活化与学习工具化,课堂组织形态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发生着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变化,对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产生了影响。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7“Shop-ping”时,针对本课的“What can I do for you?”与“How much do they cost?”等句型与短语用法,教师采用讲授法从语法和英语语言知识的角度去讲解,虽然学生也能听懂和接受,但效果相对是较低的;如果教师采用学生对话训练或角色表演法,让学生在运用的实践中去体验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具体语境和特点,显然学习的效率和掌握的程度的较高的。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法选择、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具的运用,都会影响甚至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形态及其构成和教学效果,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且具有兴趣激发性的教学组织形态,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学习推进方式因素
学习推进方式是指运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练习和深入探究活动。科学地学习推进能起到内原动力激活和累积提升的作用。由于初中英语对学生英语语言与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要求,科学地学习推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改的内容之一。目前,被推广和实践的方式有合作探究、微课翻转学习与任务导学等。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3“Welcome
to our school”时,针对“Enable the students to greet each other politely……”的学能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推进方式,让学生在“Do you like……?/Do you often go to……?”的合作训练中,去学习和运用school、library、hello、who、when等词汇,并对其相关的句式和时态进行相对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运用打电话的形式变通问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的举一反三。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推进方式或是独立的,或是教师教法的教学过程和效果的體现。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不必拘泥于去区分教法和推进方式,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即可。
二、优化与稳定英语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对策
1.科学运用信息技术
这是能激活、调动与持续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之一。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把教材中以“读写”为主的文本内容,运用各种信息构建方式创建包含视、听、说的全面性、立体性文本,更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学习范例和学习情境,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7“Shop-ping”时,教师可以运用白板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施,为学生展示购物场景。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现的人物交流场景,学习西方购物时的口语表达习惯。在立体性的视频、影视资料与动漫场景的渲染下,学生通过模仿训练,去学习句式“How+adj.(adv.)+(主谓)” 与“What+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谓)”的意义、词性与具体语境用法等。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际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是整堂课的运用,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环节的选择性运用,其目的都是为调动学生、拓展知识和推进教学。
2.趣味组织教学内容
这是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由于英语语言的外来性,学生对语言、语言习惯与语言知识背景都比较生疏,学习难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要求的增多而增加。趣味组织教学内容是有效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重要做法,通过课堂与教学内容自身的趣味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并开展知识探究和训练活动,是有效教学尝试路径之一。
根据当前的英语教学实际,常见的趣味性组织方式有三种:一是竞赛式,如组织学生开展记忆单词竞赛、习题训练竞赛与其他的竞赛等;二是角色表演式,如让学生根据教材文本展开对话的训练表演等,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体验和训练语调、发音和特定知识的运用等;三是游戏式,如根据文本内容组织开展词语接龙游戏、表演猜词游戏等。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课前教学准备行为的充分性,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展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注重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凸显课例研究活动中的研究性,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