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不合理用药现状调研

2015-05-30肖兰臧婧蕾刘利军

中国市场 2015年52期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调研

肖兰 臧婧蕾 刘利军

[摘要]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域,调查公众、患者、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培养药学高职人才提供教学借鉴。对社会药房、市民公众、医院和诊所用药调研情况表明,长沙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人员素质、社会宣传、经济利益、政府管理等因素是导致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形出现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加强用药管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以解决长沙市不合理用药问题。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用药现状;调研;教学借鉴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79

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而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Rational Use of Drugs,RUD)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最佳效果。[1]药品是一把双刃剑,药物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轻则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则可能使病人致残甚至死亡。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因此控制不合理用药现象对保障公众健康、生命安全意义重大,为此本课题组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域,调查公众、患者、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培养药学高职人才提供教学借鉴,从而提高湖南未来药学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1长沙市不合理用药现状

为全面了解长沙市不合理用药现状,课题组根据疾病用药主要包括自我药疗和医生处方用药两种情况,选择了社区、药店等自我药疗人群集中区域及医院、诊所等医生处方用药集中区域展开调查,深入各医院临床药学室、各社区、各药房,通过与公众、临床药师、资深执业药师访谈,查看各医院处方点评、各药房处方审核材料,现场考察诊所、药房用药情形,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经分析、总结不合理用药情形如下。

11社会药房调研

在社会药房,课题组分别选择了商业区、居民区、城乡结合部的6家药店,包括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养天和大药房、楚仁堂大药房、海王星辰大药房、千金大药房,通过采访店长、执业药师,观察顾客买药情形,了解到目前社会药房主要存在以下不合理用药情形。

111滥用抗菌药

在患者的自我药疗中,调查发现使用抗菌药的比例较高,且很多属于选择药物不当情形。如普通感冒、腹泻选择氨苄青霉素、头孢克肟等抗菌药。普通感冒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药无效。腹泻的原因也很多,无明显指征,不应使用抗菌药。

112中成药使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处方药的使用国家管理日益严格,中成药的使用在自我药疗和药店的问病荐药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患者不辨证盲目使用中成药,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风热、风寒感冒用药是不一样的,但很多患者感冒都用板蓝根颗粒剂或银翘解毒片。这种情况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也比较多见,无论是对气虚、血瘀型月经延长,均使用乌鸡白凤丸。有些营业员为推销药品,诱导消费者购买一些中成药,如推荐患者使用大量六味地黄丸保肝以抵消西药(抗高血压药)导致的肝带来的损伤,而六味地黄丸说明书显示其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冷汗,用于各类肾阴虚的疾病;并不能用于护肝。还有很多店员推荐患者使用大量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如抗病毒口服液等)代替抗菌药消炎、治疗感染,宣传无毒副作用。但在不知辨证的情况下将清热解毒药替抗菌药物使用,可能适得其反[2]。

113不考虑个体特点,模仿用药

药店的顾客中慢性病老年患者较多,调查发现不少患者忽视用药禁忌、 不考慮个体病理特征,听病友的介绍随便用药或过分相信广告药品。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听信其他高血压患者介绍都用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而不考虑自身血压的高低、患病年限、年龄、心脏、肾功能、肝功能状态。

114重复用药、预防用药

在药店调查,观察到一些患者存在重复用药现象,如感冒患者购买白加黑、维C银翘片同时服用,这两个药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白加黑中的盐酸苯海拉明与白加黑黑片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均属于H1受体阻断剂——抗过敏药,这种重复用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买安必仙等抗菌药防感冒,这些均属于不科学的预防给药现象。

12公众访谈

为了解长沙公众用药现状,本课题组成员选择了长沙人流量较大的橘洲和烈士公园、湘江世纪城和望月湖居民社区,随机选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的市民进行访谈,对不合理用药情形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不遵医嘱,用药疗程不合理

很多患者在用药物进行疾病治疗时,一旦感觉起效不迅速、效果不显著时,会频繁换药,不会坚持按疗程服药以等待疗效呈现。一些患者在病情(稍)好转后会立即停药或自行调整用量、用药间隔,呈现用药时断时续、疗程不足等现象。一些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用药时,存在抗菌药随意服用、停药的情形(如孩子一出现咳嗽症状立即吃两天抗菌药、咳嗽症状一消失立即停药)。有些老年人怕药物副作用大,随意停药、减量,如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长期用药,但一些患者只有感觉不舒服或血压高时服药,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一些中年人高血压患者怕药物依赖,也存在用药依从性差,随意减少药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等不按医嘱服药情形。

122用法用量不合理

一些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存在对药物首剂加倍的误区,认为抗菌药、维生素C、钙制剂均可自行增加首次服用药量,或随意加大剂量。很多患者对顿服、一日三次、睡前服等服药时间把握不准确,如一日三次即理解为一日三餐后服用,睡前服即服药后立即睡觉。有些患者存在干吞药物或用茶水、饮料(果汁)、牛奶送服药物等错误用法。有些患者不理解说明书的服用注意事项,对标明有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仍然选择晨起空腹服用。

123选择药物不适宜

在调研中,研究人员了解到很多公众存在听信他人经验用药情形,如症状相似,就采用其他人的处方药物,尤其是不辨证使用中成药的情形多见。患者在自行选择或根据广告、商业推荐用药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说明书,也存在一些用药不适宜情形。

124重复用药、预防用药不合理

儿童生病(如发烧、咳嗽),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同时服用几个牌子的同种类型药物,这些药含有相同成分,容易造成儿童服药剂量过高,导致药物中毒。在社区调研中,同样发现抗生素预防性用药过多现象比较普遍。

13医院用药调研

目前由于医院对国家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管理制度、各种治疗和用药指南的严格实施,用药比较规范,不合理用药比例相对较少。但医院用药比较复杂,尤其是住院病人联合用药较多,也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给药途径不适宜、超说明书范围用药、遴选药物不适宜、中成药使用不适宜、有禁忌症用药、注射剂配伍不适宜等情形。

14诊所用药调研

诊所用药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过度治疗和注射剂过度使用方面。过度治疗集中在抗菌药和激素的使用过多,笔者观察到有小儿咳嗽患者使用三种抗菌药的情形。抗生素使用不当,如感冒、腹泻使用抗生素的情形比比皆是。其次是中药注射剂药症不对应、配伍不当等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常见。

2长沙市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形出现的原因

21人员素质问题

公众的医药学知识的匮乏是造成自我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药房店员、营业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医生的药品知识陈旧和对用药科学性知识的忽视也是造成病人用药不合理的重要因素。

医药知识本身是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对其说明书的理解均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但很多自我药疗患者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老年人、低学历者、大部分农村人群根本没有药品不合理应用的概念,只关注药品的治疗作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基本医疗素养(包括合理用药)仅为956%,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仅占15%。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90%的居民不了解如何合理用药,甚至有严重误区。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甚至一些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患者也认为所有抗菌药药品可以随意首剂加倍。

目前湖南药房店员、营业员的30%以上是非专业人员,即使是医药专业人员,但大多数学历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加之有些企业不关注员工的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店员的用药指导技能普遍较差。医生虽然医学知识深厚,但面对日新月异的药品,对其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把握得不够透彻,甚至有些老医生根本不懂缓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剂型的使用,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对患者治疗药品的科学使用。

22社会宣传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些厂商为促进销售,在广告中诱导患者用药,这种现象在维生素、中成药、钙铁制剂等产品销售中比较多见。目前我国用药合理性知识的普及率非常低,国家卫生计生委调查显示,60%以上的被调查者最希望获得合理用药知识。错误用药观念的蔓延非常触目惊心,不仅存在于口口相传,网络新媒体的力量更不可忽视。笔者在感冒常用药的百度回答中就发现有答案是使用氨苄青霉素,微信中不科学用药观念也在广泛传播。

23经济利益因素

一些医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大处方,在疾病治疗中的抗菌药、注射剂的滥用现象非常多。一些药店店员为推荐高毛利产品,诱导患者过度用药治疗、甚至使用不适宜的药物。

24国家管理方面的原因

目前,诊所的用药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诊所内部没有具体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医生处方行为进行规范,国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诊所的药物治疗。

在社会药房管理方面,虽然国家正在大力推行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处方审核制度,但关于自我药疗规范,至今尚未有国家标准,导致对营业员、推销员的用药推荐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界定没有准则。同时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没有重点关注用药规范、用药合理性方面,导致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技能提升无门。

虽然国家针对药品广告、说明书的审批具有严格的规定,但一些非处方药、中成药的广告、说明书的科学性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如中成药说明书中忽略辨证的用药指导,非处方药广告中的适用范围的模糊。

近年来,为推进合理用药,国家相继规范了一系列治疗指南,但很多疾病的用药标准仍缺失,尤其是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规范的缺失,导致公众的合理用药缺乏指导性文件。

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不大,宣传仍然停留在行政任务的完成,没有深入社区、深入公众。安全用药的知识普及率不高,自我药疗的科学性知识、说明书的通俗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3解决长沙市不合理用藥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进一步通过社区宣传窗、长沙晚报、新闻电视、政府网站、官方微信等渠道,广泛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科学用药观念。在宣传形式方面,注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宣传时间方面,应连续进行、常抓不懈。宣传内容方面应切合季节特色疾病、慢性病、人群(老年、幼儿)社区常见病、常用药物,针对性进行宣传。

32加强用药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目前公众自我药疗的比例越来越高,规范药店营业员的用药推荐、用药指导行为,对促进合理用药、防范药品安全隐患、维护公众健康权益意义重大。国家应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管理,制度上应明确药店用药指导的责任和义务,技术上应加强常见疾病的用药规范建设,制定用药指导的标准或指南。零售药店应该配备合理用药工具书、合理用药查询软件,从业人员能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普及合理用药常识[3]。

分布在各居民区的诊所,给公众的医疗需求提供了便捷服务,但也成为了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规范诊所医生的处方行为,设置相应的机构管理、抽查医生处方是非常紧迫的事情。针对药店营业员、诊所医生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应建立处罚制度。

规范中成药说明书、非处方药的广告管理有利于减少中成药和非处方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很多非处方药广告,为了提高市场促销效果,极力突出药品的优点特效,掩盖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剧了滥用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中成药的适应证的设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规范性表述和隐性语言的问题),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内容的“被放大”,导致了一些不合理应用情况[4]。国家应组织专家加强对中成药说明书、非处方药广告用语的科学审核,以规范指导用药的依据。

国家药物政策(National Drug Policy,NDF),NDF是政府给医药界提出的目标和行动准则,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制定了官方NDF文件,我国虽制定了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关的药物政策,但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基本药物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且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乏力、公众对基本药物认识不够、民众可获得基本药物不公平、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所以我国更应加强执行《药品管理法》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力度。并切实推行国家药品采购管理规范和药品调配管理规范,从源头上对合理用药进行把关。还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电脑处方网络上设置监测和指标系统,对监管者也有所帮助。

3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合理用药的主体是人,因此提高用药主导人员的素质是关键。执业药师是国家法律规定承担用药指导的技术人员,对其加强用药规范培训、处方审核技能培养,应该成为国家执业药师每年继续教育的重点。药店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公众自我药疗的质量,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其用药规范培训、用药指导技能培养。为提高诊所医师合理用药素质,卫生主管部门应组织加强其治疗指南和用药规范实务培训、国家有关处方管理法规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唐镜波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对策[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8):449

[2]齊永红,张志建清热解毒药替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285

[3]王淑玲我国零售药店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药学信息服务,2013,10(9):53-56

[4]金锐等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标准与尺度探索(四):适应证不适宜[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3):1161-1167

猜你喜欢

不合理用药调研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药剂科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及实践做法分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
齐续春率队赴攀枝花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