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心愿
2015-05-30王跃
王跃
1975年,59岁的父亲以原国民党将级军官的身份获得公民权后,一直定居在江南一座美丽的城市里。上世纪90年代,父亲来京后的一天,他提议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的遗容。
父亲初次见到毛泽东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他作为“军校”代表之一,有机会聆听毛泽东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报告。年近五旬的毛泽东演讲三四个小时不用稿件,其思维敏捷、旁征博引、逻辑性强以及超人的记忆力,深深地感染了全体与会代表。父亲描述当时的毛泽东:一袭布衣,脸庞黝黑、头发较长,风尘仆仆,显得过度操劳。
我陪父亲去天安门那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走出纪念堂后,父亲挥了挥带有老年斑的手说:“走,登天安门去!”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远眺,眼前的景物让父亲心生感叹:“旧中国4万万民众不得温饱不得安宁,如今全国人口是过去的3倍,这么多的人,能够解决吃饭问题,已是很了不起了,更何况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容易啊!”我了解父亲的性格,他不会趋炎附势,此番话确实是他目睹两个时代对比后,发自肺腑的心声。作为军人,尤其是作为一名经历过抗日烽火的高级军官,父亲对民族的解放、维护民族的利益,一直视为自己的责任。
父亲等人刚出狱时,党和政府除了发给每人—套服装和百元零用钱外,还设宴招待了他们。席间,父亲见端菜、斟酒的服务人员均为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干部,便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都端上盘子了?”“因为你们现在是人民了,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嘛……”一席话使得在座的“老家伙”们始料未及、赞叹不已!
父亲那些在台湾的前辈、同学以及学生,得知他和一批在大陆的“将校级的老家伙”们于缧绁期间非但没有遭受迫害,反而受到共产党的格外关照,在毛泽东“不判、不杀、分批释放”的政策下,除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父亲在狱中粗浅地自学了中医针灸的理论,获释后,经常为住地周边的老百姓服务),出狱后生活、医疗有保障,身体无恙且较健康时,曾纷纷来信表示欣慰。
父亲在念及“旧情”的同时,也没有忘却在狱中结识的好友。记得粉碎“四人帮”后的一天,父亲提出要我陪他到黄寺总政大院去会会—位“狱友”——解放军某部的刘将军。我愕然道:“那里住的都是解放军高级将领,难道当年你们身边有共产党的卧底,如今人家‘亮相归队了,你们的私情还未了断?”父亲摇摇头笑道:“不是的……”原来在“文革”期间,有一批部队将领受到林彪集团的迫害被投进监狱。具有戏剧性的是,昔日的“对手”如今却在同一个“屋檐”下会合了。暂且搁置各自的信仰不论,相互之间的生活情感却日益升华。比如,有的共产党将领是北方人,不太喜欢吃米饭,有的南方籍国民党将领了解后,就尽量把属于自己的面食与其交换…一这位总政大院的刘将军刘伯伯,就是在日复一日生活中,与父亲成为彼此关照的好朋友了。
父亲要回南方了。列车启动前,他挥了挥手对我说:“回去吧,好好工作,把孙女好好培养起来,国家将来需要大批的人才!”说到这里,他老人家脸上掠过—丝不易察觉的负疚之情……我理解父亲,他有愧于自己的儿子,但对于儿子的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