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言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2015-05-30史泽浑杨明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蔺相如弘扬文言文

史泽浑 杨明博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产物,我们应该对它怀有敬畏并好好学习它。弘扬传统文化,从文言文教学做起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下面就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诵读中感知祖国语言的韵律美

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读来化解,疑难词句要靠读来识辨并记忆,文章的艺术营养要靠读来吸收消化。

以学习《沁园春·长沙》为例,我在范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进而指导诵读。在范读上阕时进行分层指导。读第一层时,我采用平和、舒缓的语气,把学生带到橘子洲头,仿佛自己在深秋时节立于江边。读第二层时,我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画一幅美丽的湘江秋景图,带着饱满的热情,我加上手势动作读给他们听,学生们很快进入诗词的意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读第三层时,我把语速放慢,用深沉的语气,引启学生的思索。读下阕时,我用激越奔放、充满豪情的语调来读,尤其是最后一句“浪遏飞舟”中的“遏”字加重读,它最能体现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通过指导,学生不仅“听”到革命者热情的召唤,而且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无畏,“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革命青年形象,受到强烈的感染。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祖国语言之美。

二、在背诵中丰富古典文化的底蕴

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虚空的。不储存信息,就谈不上处理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道出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背中学生民族文化情怀才能得到激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声背吟,一股悲愤、豪迈之情才能顿时涌上心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大声背吟,一个狂傲不羁、洒脱豪迈的李白才会向我们走来。行云流水般背,一气呵成般背,以背促学,以背激趣,学生在背中才渐渐有文言的语感,在背中才感知古哲先贤的情怀。

凡是要求背诵的课内文言文,我都先流畅地背给学生听。这样做,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古文并不是很玄奥很神秘,只要用心学习,古文照样可以从我们的嘴里脱口而出。为了让学生有背诵的意识,我在班上开展背诵比赛。以个人为单位,让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能完整、流畅背出来,以用时最少者为胜。以小组或集体为单位,开展背诵接力赛。

背诵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学生头脑中有大量的名篇佳句,写文章就会文思泉涌,出口成章。背诵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蕴含在古诗文经典中。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在解读中领悟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

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会接触近百篇文言文,这些文言篇目中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叙述,铿锵有力的节奏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的影响。学了《赤壁赋》,学生会被苏轼被贬后的乐观豁达所感染;学了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学生会被陶渊明隐退官场后的淡定所折服;学了李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学生会被他的拳拳之心所打动。这些文化长廊中每个可歌可泣的先哲们都给学生留下了植入骨髓的思想,潜移默化,立世做人。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分组准备,节选课文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组织排练,上课时表演。表演时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完璧归赵”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渑池会”表现蔺相如的勇敢,“廉蔺交欢”表现蔺相如谦以待人,以大局为重,表现廉颇勇于改过。而学生也在这一分析中,学习蔺相如不以功大位高自傲,学习廉蔺两人赤胆忠心,学习蔺相如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除此之外,像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烛之武退秦师》等,都可以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如能在教学文言文时,时时渗透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学生就会在学文言文中形成优良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猜你喜欢

蔺相如弘扬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负荆请罪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