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包豪斯”理念谈生态建筑设计

2015-05-30陈旭东陶琳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包豪斯生态建筑

陈旭东 陶琳

【摘要】小到饰品、生活用品,大到建筑造型、景观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充斥着设计感。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却是环境的骤降,在建筑设计师们作品中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主题越来越强烈。近两年出现的高频率词语“雾霾”,再次使人们重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的重要影响。而在这过程中“包豪斯”重新回到部分设计师的视野之中,在设计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点。因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关键词】建筑;生态;包豪斯

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开端其影响是深远的,从包豪斯的书籍中我们能找到和发掘,一些至今时今日依旧适用并值得发展和延续下去的思想。从小范围城市建筑的范围扩大以及建造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光污染、粉尘、建筑垃圾....),到大的全球环境破坏等等,越变越糟使我们在建筑过程中将视角转向生态文明,意识到建筑与生态的结合,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建造与周围环境协调与融合,进而做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相互融合的生态建筑。

一、现代建筑状况分析

建筑有别于自然空间是人类通过一些材料将其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生活空间,最早的建筑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的窝棚,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遮风避雨,功能及样式比较单一。随着发展,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到来,在物质文明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然而置身于高楼林立的一二线城市中,仍然面临着“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也迫使城市建筑建设的加速。不断扩大的建筑面积,以及越盖越高的建筑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当步入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逐年缩小的绿地上盖上了一栋栋楼宇。硬铺盖的道路方便生活却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而在建筑施工中伴随着产生的一些噪声、大气、土壤污染和一些废弃物的产生、资源浪费等应该引起我们的在建筑中足够的重视。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居住空间越来越紧凑、与自然隔离的越来越远。

二、“包豪斯”的建筑精神

包豪斯宣言曾说过:“我们要思考和建造新的未来大厦,建筑、雕塑、绘画将结合在它统一的形象中。这座大厦像由许多工艺技师的双手将之矗立云天的殿堂,将成为新的未来信念的晶莹标志”。我们可以看出包豪斯构想是伟大的,设计的理念在当时更是卓越的。

在设计理论中,包豪斯提出:将艺术与技术做到新统一、设计的目的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我们步入在繁华的城市中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点时,包豪斯的理念让人们看到的是设计的方向。包豪斯的建筑精神是对建筑设计美的追求,也是对科学技术合理化的尊重。在设计的基本理念中,包豪斯要求的设计要以人为中心的,这体现着这设计的服务主体是人类,也同样的设计中强化了设计服务与人类生活的要求;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是渺小的,甚至在一些方面对自然我们无能为力,大自然赋予地球于生命,同样也意味着自然也可以剥夺生命。自然不是神,也不是某个单一个体,而是一种生命体系,我们敬畏自然也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包豪斯倡导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的关系。

三、现代建筑中的包豪斯的影响

包豪斯奠定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风格,并对战后形成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起了决定性作用。包豪斯的三任校长都是建筑设计师,其中格罗皮乌斯和密斯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定者。包豪斯校舍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标志。包豪斯从格罗皮乌斯到密斯在建筑设计上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新技术,新结构的运用,创造了新的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在人类的生活条件中不能缺少阳光。在选购房屋时,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以保证采光效果,以及较大窗户及阳台更多的良好采光时间得到了现代人的青睐。这也正符合包豪斯所提出的建筑理念。本身德国法古斯工厂、以及包豪斯校舍就是包豪斯风格的杰出表现。合理的建筑空间距离,是我们对自然赋予我们光以及空气的追求。

“无所不在的建筑”作为包豪斯综合的艺术作品。建筑是树干,然而其他的艺术是树上不断生长出的枝和叶,它们一起组成茂盛的树冠。将各种艺术设计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的完成建造这个“大厦”的任务,通过艺术手段来造就完整的、符合人性的环境。

包豪斯对建筑设计的巨大影响在现代设计中是首当其冲的。在中国·北京798艺术区里,佩斯北京现址是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建筑。园区内井然有序的规划、合理的交通布局、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集聚艺术气息的多元文化空间。

四、结语

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建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人们不断探寻现代建筑该是什么样式,然而现代建筑就是研究建筑的美,城市的美,但美本身是一种价值,必然要涉及到人(鉴赏者和创造者)价值判断,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包豪斯”似乎是个代表,代表这现代设计的开端,代表着设计的一段历史。有学者一次性否定“包豪斯”认为其早已过时。然而我并不认同,对于思想和精神我们应该批判去对待。任何一种精神都具备时代的属性,人们不去传承不去发展,精神将会变为历史,因为时间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唯有我们批判的吸收,然后与时代相适应,精神才会有新的春天。设计本身分为创作和创造,设计本身的意义在于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一座城一座建筑,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利益,而牺牲自我的生活条件或者自然环境,终究人类会将自己推上末路。

参考文献:

[1]伍思杨.新建筑[J].生态城市理念,2012(4)

[2]马小歌.试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

[3][美]佩德·安克尔.从包豪斯到生态建筑[D].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德]鲍里斯·弗里德瓦尔德.包豪斯[D].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5][美]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D].天津美术出版社,2008

[6][英]惠特福德.包豪斯[D].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包豪斯生态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