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探讨

2015-05-30杨晓峰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课外活动学习兴趣

杨晓峰

摘  要: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如通过:搞好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途径,从而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方面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学习兴趣  情感交流  课外活动

新课程要求教育旨在谋求学生整体的智能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搞好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多方面鼓励学生的学习信心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確率最高,接受知识的程度最好,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学习困难孩子出发,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不是成天板着脸去训斥他们。他们自然觉得老可亲,就不倒排斥老师。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为提高学习的效率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用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我认为最能激励学生的方法就是进行小组比赛。比如,平时课前复习或预习的问题提问,我把学生分了四个大组,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予以打分,每一章进行一次总结,评选红旗小组,这样平时有懒惰思想的学生也不敢怠慢,如果不用心准备回答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会影响到大家的荣誉。

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把成绩相当的学生分组进行PK赛的方法也有一定效果,从平时的课堂提问、课下作业、考试评比等各个环节,让他们互相比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每次考试完很多同学都抢着给我汇报自己的成绩,我给各组第一名都戴上“光荣花”,用数码相机给他们拍照片,洗出照片来张贴到班里的“评比园地”里,既鼓励了各层次力成绩突出的同学,也为本组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和下一步超越的对象,这样在竞争中学生学习动力十足。

二、做好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习的灵魂,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总结和思索得出来的,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有“爱玩”“爱摆弄”等心理特点,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也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实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们积极开动脑筋,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得出他们有特色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及时评价,最终帮学生得出科学的探究结果,分析实验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目的。

例如: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难点分散,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探究全过程,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突破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一)开辟第二课堂,开拓学生视野

有趣和有用是物理的一大特性,物理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重要途径。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广阔天地。根据学生当前所学知识,利用现有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都搬进第二课堂里指导学生做如:纸锅烧水、自制照相机、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二)从物理走向生活,学用结合

教师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规律。在学习物理时,学生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从家里拿来演示大气压用的塑料吸盘挂钩;简单机械中杠杆类的剪刀、指甲剪、钓鱼竿等,这些物品在实验时不仅效果好,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它们呈现物理现象、探究它们的物理属性和原理,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动机,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三)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总之,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学生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学生畏惧物理的心理,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学生在好奇、轻松的氛围之中讨论、交流,经历过程,体验成功,从而也增强了自信心和求知欲。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课外活动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