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解读“怪婆婆”草间弥生
2015-05-30卡荔约
卡荔约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再多的标签也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在40多年前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30多年前,她回到东京,住进精神疗养院,销声匿迹。1993年,她独自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重出江湖,确立了自己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2012年6月底,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日本有四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木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艺术比他们超前了三四十年。
童年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在一个经营种子生意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上门女婿,生性放荡,经常在外面拈花惹草,母亲个性强悍,近乎歇斯底里。两人不断爆发激烈的争吵,家无宁日。家庭关系的扭曲使得草间弥生自幼孤僻敏感,她曾形容自己为“特异儿童和不良少女”。一张草间弥生10岁时的黑白照片上,她气质安静、神色阴郁,手执花束,硕大的花盘将她围绕起来,仿佛要将她吞没。草间弥生和世界独特的关系从那时便开始了,只有借助不停地画画,她才能暂时逃离周遭世界投射在她内心的压抑、惊慌和可怖。当时母亲坚决反对草间弥生画画,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名商人而不是艺术家。她发疯般地踢翻她的调色盘,毁掉她的画布,甚至打她耳光,罚她和工人一起干活,还经常把她关起来。恐惧感和叛逆情绪让草间弥生迸发出更强大的绘画激情,她发誓决不放弃自己喜爱的艺术,继续以绘画来表现自己所体验到的孤独世界的幻觉。母亲见草间弥生不思改悔,就想让她早日出嫁,以断了她成为画家的念想。姐姐也不断拿来各种富家子弟的照片让她挑选,乡里人也前来说媒。但草间弥生丝毫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地做着自己的画家梦。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离开之前,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再踏入家门。临走时,草间弥生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表达对自己的愤怒。
精神病
草间弥生在10 岁前后患上综合性视听失调症,开始被大量幻觉所困扰。幻听、幻视的恐怖不时袭击着她的精神世界,她甚至企图自杀。“有一天,我坐在堇菜花丛中,突然间,我发现一朵朵堇菜有着人类一样个性的脸,我听见这些花在向我倾诉。这些倾诉的声音不断变响,以至于我的耳朵疼痛起来……我还有过这样的体验:夕阳西下、天色变暗时,在野外的小路上,我将目光不经意地投向远处的群山,看见各色各样的光线从山脊处散发出来……”当遇到不可思议的景象时,草间弥生常常飞也似的跑回家,将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描绘在速写本上。她曾有好几个本子记录这样的幻觉,这就是她作画的起点。1973年,草间从纽约归国后一头钻进了精神病院,一直住到了现在。
圆点
童年的草间弥生常常会跑到家后面的河岸平原,盯着一个景象任时光溜走,在那个画面当中,亿万颗粒粒分明的白色小石头,吸饱仲夏的阳光静静闪耀——这幅童年记忆的画面成为草间弥生日后创作的神秘根源。草间弥生曾说:“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了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世态人生。”她作品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圆点像是细胞、种族、分子,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生命的本源。草间弥生的艺术表现语言可以说是来自宇宙和自然。草间弥生用无数的点来改变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而这种虚幻意识正是来自世界的本质。这种世界本质的意识组成了一面无限大的捕捉网,她则不断地编织着这个网——她那些极富张力的作品,将观众带进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正是她不厌其烦重复的圆点,影响了当代的波普艺术,使其成为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1965年,她的作品《无限镜屋》在纽约展出时,受到相当大的关注。1966年的成名作《无限的爱》中,她用许多小圆灯泡和大面镜子制作出无限反射的空间装置。在美国的数十年间,草间弥生利用镜面的反射、炫目的波点,让包裹其中的观众体验艺术家创造的“自我消融的旅程”。
南瓜
草间弥生对南瓜情有独钟,南瓜成为她作品里常见的要素。她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有趣的,每次看它时都会有新发现。南瓜的形状有极其可爱的地方,大腹便便、不做修饰的长相以及精神上的坚强都使草生弥间对它迷恋不已。当她怀抱南瓜的时候,就会想起遥远的孩提时代,不知被南瓜拯救过多少回。“在艰苦的岁月,南瓜慰藉过我的心。我第一次看到南瓜还是小学的时候。我去祖父的苗圃玩耍时,在小路旁看到黄色的花和小小的南瓜。我把手伸向茂密的叶子,在其中翻找到一只南瓜。当想将它从茎杆上扭下来时,我听见南瓜用生命向我叙说着什么。”草间弥生将南瓜视作人生伴侣,有时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画南瓜。她先坐禅冥想,与南瓜的灵魂遥相呼应,然后抛却一切杂念,废寝忘食地精心描绘南瓜,甚至连南瓜的粗糙表皮都画得一丝不苟。
纽约
日本战败后不久,草间弥生在一个古旧书店里看到一本画册,里面有乔治亚·奥基弗的作品,她想或许奥基弗可以帮助自己,于是从松本坐了六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东京新宿,从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本《名人录》中抄下奥基弗的地址。回到松本后,草间弥生立刻给奥基弗写了封信,附上自己的水彩画,没想到奥基弗热情地回了信,而且不止一次。在奥基弗的帮助下,草间弥生于1957年11月18日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在她日后的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中,草间弥生自传式地描写了一个日本女孩儿在纽约的遭遇:孤独潦倒,身无分文,夹着自己的画在城市中的画廊间穿梭;由于不懂英语,这个小个子、相貌并不出众的东方女人卖掉一张作品都异常困难;在租住的公寓里,她半夜会被冻醒,一直画画到天亮;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拾起鱼头和被丢弃的烂菜叶,并用这些材料熬一碗热汤……尽管如此,草间弥生仍然认为纽约是一个非常有趣、没有偏见的地方,如果没有去美国,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无论多么困苦的生活都无法磨灭她的意志,她从世界第一的摩天大楼俯瞰纽约,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野心的战场。虽然现在两手空空,但总有一天她能够在纽约随心所欲地掌握自己向往的一切。“我下定决心要改革艺术,全身的热血为之沸腾,连自己肚子饿都忘了。”
波普
草间弥生在纽约遇到了艺术家的最好时代,此时的纽约是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她被卷入了一个属于马克·罗思科、威廉·德·库宁和安迪·沃霍尔的年代。她曾与安迪·沃霍尔、克拉斯·奥尔登堡、贾斯培·琼斯一起联展,还认为安迪·沃霍尔的一些作品明显是仿照她的。1959年10月,草间弥生的第一次个人展“草间弥生展”在纽约的布拉格画廊举办,首次向公众展出黑色背景中配以白色的作品——《无限的网》。《无限的网》的灵感来自一次清晨起床的幻觉,从天花板到地板,眼前的一切都成了网。“由于心存疑惑,我便走向窗边,发现窗户以及窗外的景色都被网包围着。当我想伸手将其拂去时,黏在手上的网竟覆盖了全身。我愕然、战栗不已,但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名为‘宇宙的巨网中的一分子。”她开始从早到晚不断地画这个白色的网,最终将这幅画扩展到了10米长。网超越了画布,布满了整个房间。《无限的网》没有中心,反复的元素共同起作用,带来的调性让观众十分困惑。统御着整个画面的暗示和静谧使人们的精神进入“无”的境地。这次展览在纽约引起了巨大反响,预示着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波普艺术运动将在纽约成为主流。
嬉皮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偶发艺术”让草间弥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这是一种突出偶然性和组合性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构造一个特别的环境,同时让观众参与其中。为了抗议“越战”,她策划了一系列“裸体偶发艺术”——这给了她至高的知名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名声。她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广告,召集参与者,在纽约第五大道上举行“人体彩绘艺术节”,指示参加者除去衣服,焚烧60面美国国旗,然后这些裸体的年轻人便互相拥抱、亲吻、做爱。她的每一次公开艺术活动都会引来警察的强行阻止。这段时期,草间弥生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甚至超过了媒体宠儿安迪·沃霍尔。在部分保守的公众看来,草间的某些举动是在哗众取宠,昔日的艺术盟友也认为她失去了艺术家的资格。多年以后,当评论家们重新梳理她的创作历程时,把草间弥生式的疯狂,归位于复杂的社会环境:“那是一个‘嬉皮士横行的时代,草间弥生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流行什么,他们抗议‘越战,吸食毒品,追逐东方神秘,寻求外来宗教的庇护,崇尚性解放,很多人开始以打破常规为生。”
女性
“在美国人眼中,日本女人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草间弥生打破了这样的看法,她强悍而具有创造性。”纽约评论家高登·布朗在20世纪60 年代接受采访时有这样的表述。亚历山大·门罗以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主义批评为视角,将草间弥生当作一位直接面对日本封建社会的女艺术家,重新审视了她的作品。1963年12月,草间弥生在纽约斯泰因画廊举办了一个题为“积聚:千舟连翩”的个人展览:实物大小的白色船体表面布满白色阴茎状的填充物,船只周围的天花板、墙壁上贴着999张海报,海报上是船只的黑白照片。草间弥生认为,阴茎是与暴力相关的恐怖对象,她要通过持续创作阴茎的形象来消除内心的恐惧。
约瑟夫·柯内尔的出现给草间弥生的人生增添了浪漫色彩。柯内尔是近代美国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和实验电影先锋人物。自60年代相识后,两人一直相伴,而在这段奇特的关系里,二人仅有过“炽热的吻”,却从未发生过肉体关系,因为约瑟夫·柯内尔对性怀有和草间弥生一样的恐惧。1972年约瑟夫·柯内尔去世,爱人的离世给草间弥生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她从纽约回到东京,离开艺术家与评论家,逃出了媒体视野。作为一名女性,她本可选择更婉转的方式与这世界周旋:通过进入一个男人的世界,将自己纳入整个男性世界的话语体系——就像同在50年代到达纽约的大野洋子所做的那样。毋庸置疑,年轻时代的草间弥生并不缺乏她东方女人的神秘与性感,但她没有选择任何一个可能中的“约翰·列侬”。
日本
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对草间弥生的评价都是“丑闻女王”“不要脸的艺术家”“裸体的幕后黑手”,甚至她的家人对她的开创性艺术活动都觉得很丢脸。草间弥生生于日本,长于日本,但并没有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反,她是以心中不断涌现的创造力为武器,一路与旧习惯、旧艺术奋战而来的。她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从身边的羁绊中解脱出来,逃离日本。在她看来,日本这个国家过于狭小、卑微,传统观念浓厚,对女性的蔑视随处可见。而她的艺术需要更加广阔、自由的世界(尽管在美国,她被视为一个外来文化的闯入者)。1973年,时隔15年后重新回到日本的草间弥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依然失望透顶,人们的衣着、谈吐,城市的外观、建筑的式样,一切都毫无新意,被现代化的潮流吞没殆尽,有的也只是对欧美文化的模仿。于是她一头钻进东京的一家精神病院,深居简出。直到1989年纽约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草间弥生回顾展”之际,她才迎来世人重新评估其作品的契机。1993年,草间弥生代表日本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再次确立了她在日本国内和国际艺术界的地位。
文学
草间弥生第一部问世的文学作品是1978年的《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此后,一直到1999年的《纽约 69》,她一共出版了包括短篇小说在内的14部小说和一部诗集。草间弥生本来就对语言表达怀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她自孩提时起就显示出与绘画一样的写作才能,从20岁开始创作诗歌,一直持续至今。其小说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从纽约的时代体验中获得灵感的作品,另一类是以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日本为背景。此外还有自传性的作品,但草间弥生却说“我的小说并非自传”。现实与幻想的图像混合在一起所搭建的浓厚的语言空间是草间文学的巨大魅力,而且以男同性恋或被男性所践踏的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居多。在草间弥生看来,艺术表现和文字表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探索未来和精神领域方面,它们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她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爱的形式以及宇宙不可思议的景象和神秘背后存在的未知充满了想象与憧憬,她要用文学作品来达到精神上的扬弃。
时尚
草间弥生还是一个时装设计师。她10岁时的衣服就是自己缝制的。在纽约,她拥有一处专门销售她设计的“草间时装”的精品店。2012年,草间弥生还与路易·威登合作,在全球450家路易·威登的店铺橱窗中展出、销售她设计的时装。路易·威登的设计师马克·雅可布是一位具有杰出灵感的设计师,他非常认可草间弥生的设计。草间弥生认为这些产品不仅是鞋子或手包,这是她的艺术品,表达了她的哲学和艺术思想。
信念
草间弥生是个为艺术而生的人,随着年岁的增大,她的艺术信念愈发纯粹。“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回到日本之后,草间弥生开始以喷薄而出的艺术激情持续不断地创作,她说再给她100年也不足以穷尽她所有的艺术理想,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给青年人以激励和启示。她认为艰苦的环境是人一生中的命运,必须以完人的姿态向艰难困苦挑战。当她回顾自己作为艺术家的漫长人生,从来没有体验过浑噩的感觉。她坚持探索哲学,思考人生,她写诗、写文章最怦然心动的是使用“爱”这个字的时候。对她来说,“永远的爱”意味着精神上和哲学上的启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带着对神秘宇宙的无限崇敬、对人类的赞美以及对爱与和平的心愿,不断地向全世界展示宇宙、人类、社会、生命、增殖、无限、反复、连续、和平等艺术主题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