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析幼儿园的师生多元互动活动

2015-05-30冉春波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互动师生幼儿园

冉春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师生互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能够提升幼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本文主要比较了幼儿园师生互动活动的前后变化,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幼儿园;师生;互动

互动分为好多种,主要有人的自我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人与社会的互动。不论哪一种互动活动,都是把人作为沟通交流的中心。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可以往复进行的能动反应过程。广义的幼儿园师生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教师与 3 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 6 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的幼儿园师生互动专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 3- 6 岁儿童的互动。

1 以往的幼儿园师生互动活动

1.1 师生互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重视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以来,交往被认为是儿童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儿童获得经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师生互动作为师生交往的方式之一,其重要意义得以被广泛认同。对幼儿主体性的重视反映在提倡在师生互动中营造平等和宽松的人际氛围以及在师生互动中建立“对话”体系。随着这一理念的深入,儿童在师生互动中的主体性得以逐渐凸显。

1.2 师生互动多发生于学习活动中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大部分的师生互动发起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应答等方式和幼儿产生互动,而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干预明显减少,和幼儿的互动也相应减少。有时候老师会趁幼儿游戏的时候在一旁稍作休息,只在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给予回应。师生互动的中心始终围绕着知识的传递和理解,而知识对流则主要发生在教育活动中。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课程的价值、本质和理论基础以及目标、内容、组织实施等问题,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以教育活动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幼儿园一直将上课当做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的观念,并且将游戏确定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随着这种理念的推广,师生互动的场景逐渐从教育活动分化到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但教育活动的师生互动数量仍然是频率最高的。

1.3 师生互动以纪律约束为主

从师生互动发起的目的来看,纪律约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活动开展之前,老师通常要进行以整顿纪律为目的的互动。这些互动或者是纯对话式的,如,师:“1、2、3”,生:“坐好了”,师:“小手放在”,生:“小腿上”,师:“小嘴巴”,生:“闭起来”;或者是伴随音乐旋律歌唱式的;还有以游戏形行式开展的师生互动,如,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生:“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手),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肩),生:“我就跟你这样做”(拍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也经常以语言提示、肢体动作提醒、眼神示意等方式要求幼儿遵守活动纪律。

1.4 师生互动教师占据主动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表现如何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集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为一身的角色,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动者地位,他们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并在互动行为中以指导者角色,缺少同伴性的参与活动。

在幼儿进行操作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告诉幼儿“这样做不对”“、你应该那样做”。当教师拿出一件新颖的玩具或者教具时,好奇心强的孩子兴高采烈、跃跃欲试,“这是用来干嘛的?”“、今天是要玩什么游戏啊?”“、我好像见过这个东西。”,这时教师立即制止“:你们要干什么!快点回去坐好!我喜欢坐在椅子上那些表现好的小朋友。”教师权威在师生互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儿童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会被贴上“调皮”、“不守纪律”的标签。由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体现了教师对于活动的预设,但是幼儿生成的问题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关注。

1.5 否定性互动次数频繁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态度有肯定、否定、中性三种。否定性态度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否定幼儿回答的正确性、批评、惩罚、威胁等。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中,总体上以不带鲜明情感色彩的中性行为为主,对幼儿表现出的不满、恼怒、厌恶等负向情感行为显著多于对幼儿表示亲和、喜爱和友好等正向情感行为。

2 新世纪的幼儿园师生互动活动

2.1 非学习活动师幼互动频率增加

学习活动仍然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发生场景,但是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师生互动有了显著增加。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肯定,因此,教师对于这些活动的重视也是师生互动频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如孩子们在盥洗室洗手,老师会提醒幼儿注意节约用水;用餐和点心之前,老师介绍菜品及水果的名称,并和幼儿围绕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做简单的讨论;在区域游戏或户外游戏时,教师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幼儿合作、探索。知识的获得不再是幼儿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幼儿教育价值多元化的追求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再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几十分钟的教育活动,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景也从学习活动拓展到非学习活动。

2.2 师生互动以活动指导为主

从师生互动的发起目的来看,纪律约束不再是频繁的互动内容。指导活动成为了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除此以外,互动的内容还包括询问情况、请幼儿做事等。纪律约束这一带有强烈控制色彩的互动内容比率降低,反映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纪律约束的次数逐渐减少。

2.3 师生互动教师变领导者为参与者、合作者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仍然充当着互动发起者的角色。教师在互动过程中教育者的角色行为比较明显,主要对幼儿进行指导、管理和照顾。然而,教师领导者的角色仍然有所弱化,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频繁发布命令,而是通过参与幼儿活动给予幼儿帮助与引导,从而实现师生互动。随着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师态度和角色转换对于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才能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教师变领导者为参与者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师生互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玲亚.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5(4).

[2]丘洁.对方案教学中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互动师生幼儿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麻辣师生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