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问走向善问
2015-05-30李萍
李萍
【摘要】基于学生提问的现状——敢问、乐问,但问题的质量和层次偏低,提升提问能力在此时显得尤为关键。从教师的示范引领、传授方法,到思维方式的启迪,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识记理解类的提问逐步过渡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类的提问,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关键词】示范引领;传授方法;启迪思维;训练表达;外力跟进
一、提问现状的分析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乐问”“敢问”,而且逐步做到“会问”“善问”。
从目前现状看,经过一年关于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实践研究,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孩子乐于提问了,但往往问题浮于表面,没有深度与广度。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提问的类型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占据前两种的提问比例达到78.6%,后两种为0。
二、提问能力的培养
提问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现和认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并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教师可在具体教学中进行提问的示范引领,传授具体的提问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等,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达到由乐问到善问的转变。
1.示范引领,传授方法。
早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目前的常态课堂中教师提问虽多,但却很少是探究性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指出“高质量的问题,应当是开山的斧子,深耕的犁杖。”“对字词句的疏通,不应该成为课堂质疑环节的重点。研究性、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是教师、学生质疑、探索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该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1)关注文章题目。《天游峰的扫路人》——读了课题就可以有这样的疑问“天游峰在哪,有什么特点?”“扫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不难找到。如果学完文章再读课题,联系平时的习作命题又可以发问,“为什么不以《豁达开朗的扫路人》此类为题,不是直接体现了人物的品质吗?”经过对比分析,联系文中天游峰高与险对扫路人的热爱生活、以苦为乐、豁达开朗的精神的反衬,感受到《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题目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理如《轮椅上的霍金》等,指导学生看标题质疑,同类题目的比较,让学生习作中拟定题目更有力度和精确度。
(2)关注文章看似矛盾处。《水》这一课,课堂一开始创设矛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紧扣“到底是写“苦”还是写“乐”安排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从不统一的答案中最后也形成了一个一致的看法,文章中既看到了苦,也享受到了乐,更多的是洋溢着的在艰苦环境中快乐生活的乐观精神,这不正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吗?学生从看似矛盾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张扬着个性,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发展自己,成长自己。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扫路老人每天扫1800多级石阶累不累?课文中的矛盾之处正是教材的关键点,学生质疑处。
(3)关注语言细节。《三打白骨精》中“年近八旬的老妇人从山坡闪出”中“闪”字用得多妙呀,闪突出了动作的迅速敏捷,而这恰与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多么得不符,正是这个词精彩道出白骨精善于变化,她妄图变成老妇人骗过唐僧师徒。《理想的风筝》中这类词语更多:“漾”“泛”等,圆木棍的多次出现。在《推敲》一课中,当同学们读到“摸”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不用找到李凝家,而用摸到李凝家?”这个问题在预设中并没有,于是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体会幽居地处偏僻极难寻找,找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天黑方才找到,一个摸字写出了寻找之难。
(4)关注写法的特别之处。如《钱学森》倒叙写法,这在小学课本中少见,应该引起重视,通过时间词的表述,找到第一段可以放的位置,为什么提到第一段,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从而让学生了解倒叙的作用,在作文中也可以尝试这种写法。再如《理想的风筝》第二段景物描写,这与写刘老师有什么关联呢?联系到第二课《三亚落日》第二段白天场景的描写,文章的铺垫作用便能体会出来了。
2.多种方式,启迪思维。
古人云:“师逸而功倍”。提问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培养提问能力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学会迁移,联想创新。读到具体的文字材料,展开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因果联想等),发现新问题,使思维更趋灵活。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两首诗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比较阅读,两首诗有什么异同呢?再读《示儿》,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也可称遗嘱,还能联想到哪位名人的遗嘱呢?刚学过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肖邦临死前的嘱托,同样表达出了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五年级课文《诺贝尔》的遗嘱,表现了诺贝尔为科学贡献一切的无私精神。通过联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问更具整合性。
(2)发散思维,凸显广度。培养发散思维,使思维更开阔,学生从多角度去提问。《理想的风筝》这一课出现了几处省略号,同样是省略号,作用有什么不同呢?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入手进行提问。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也能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问题的广度越大,提问也就越有独特性。
(3)综合评价,提升能力。这类适用于单元整理,对同类型、主题或题材的文章进行贯通整理,提升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如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爱国主题单元,不同体裁(诗歌、记叙文),不同国家(中国、波兰),不同时代(现代、古代),但字里行间闪烁着浓浓的爱国情,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提问更具综合性。另外培养观察、反思、比较等技能使学生学会提问,问题更有深度与广度。
3.外力跟进,达到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提升提问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创立相应激励机制则是外在动力。如开展“小小发现者”“谁是探索家”等活动,这些评比性活动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提问,并定期地反思问题,比较哪些提问更有利于思考,从而使提问向更高层次深入。定期地整理评价所提问题,以及问题被课堂上采用的次数等,长期坚持下去,激发学生深度质疑的动力,避免了学生泛泛而读,读后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是读中有疑,再读释疑,带?进课堂,带?出课堂。
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从乐问到善问,学生逐渐成长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学会提问,发展学生思维,逐步培养创造性品质将有法可循。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王宗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学会提问》司成勇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