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顶山市陶瓷产区经济发展研究

2015-05-30刘艳兵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

摘 要:平顶山市富产长石、方解石、石英、紫砂、铁矿石等制瓷原料及煤炭等陶瓷烧制材料。从古至今,产区因生产鲁山花瓷、汝瓷和钧瓷享誉国内外。2006年5月25日,鲁山段店瓷窑遗址更是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陶瓷行业发展遭遇“冰冻期”,除了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影响以外,制约因素有多个方面。

关键词:陶瓷产业;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策略

基金项目:2013年平顶山市社科联项目(20140315);平顶山学院青年基金项目(PXY-QNJJ-2014015)

长期以来,陶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特色产业在平顶山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平顶山市拥有鲁山花瓷、钧瓷、汝瓷等瓷种,鲁山花瓷产区位于今平顶山市西北的鲁山、宝丰境内,汝瓷产区位于汝州境内。陶瓷产区矿产丰富,能源充足,非常适合陶瓷的烧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平顶山陶瓷产区不仅要立足于传统,继承过去优良的生产经验,而且要着眼当下,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整个国内陶瓷产业经济发展低迷,在严峻的形势下,陶瓷产区中小企业面临比大型企业更加困难的抉择,如何能在当前严峻的陶瓷经济发展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成为摆在整个行业管理者与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种形势也对平顶山市陶瓷产区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一、平顶山市陶瓷产区经济发展现状

现阶段,平顶山市拥有汝瓷开发公司和汝瓷研究所、尚庄、马窑、陵头、803第三瓷厂等17家瓷厂,年产汝瓷1620万件,产值达1963万元。建筑陶瓷方面拥有平顶山建筑陶瓷厂、汝州宏达建筑陶瓷厂、平顶山陶瓷厂等多家企业。企业生产涵盖日用陶瓷、建筑卫浴、艺术陶瓷、功能陶瓷等几大类,产品覆盖面广阔,种类多样,涉及艺术、生活、医疗、电力、建筑等领域,陶瓷产区产品影响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从多个领域影响着平顶山市的经济发展。

二、制约平顶山市陶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陶瓷产区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在整个陶瓷产区,因企业之间实力的差别,其生产的陶瓷产品在价格方面差别较大,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能力、投入资金有限,所生产的陶瓷产品总体质量不高。生产厂家之间相互模仿、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且中小企业缺乏自身的品牌意识,没有长远规划,为图一时生存,压低各种成本,产品粗制滥造,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最终毒害整体实力较弱的小企业自身,给整个陶瓷产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陶瓷行业凝聚力不足

平顶山市陶瓷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初期,还没形成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链条,2002年10月,由玉松古瓷厂、美术汝瓷厂、汝瓷开发中心等19家单位及个人发起成立了汝州市汝瓷协会[1],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陶瓷行业主要力量、协调企业发展的作用。然而,有些协会的工作令不少陶瓷从业人员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行业协会应该是服务于整个行业,提升行业凝聚力的有效机构,而不是向协会成员收取各种费用,成为赚钱敛财的工具。同时,协会在处理众多陶瓷企业对外宣传中也有不平等的现象,久而久之,行业协会便失去了公信力,无法有效地履行协会的职能。

(三)产区企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生产设备落后等现象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大、耗能高、污染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部分企业没有及时更新落后的生产设备,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煤炭、木材作为能源,造成产区空气严重污染,生产过程中淘汰的碎瓷片、煤渣等废弃物随意倾倒,造成河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大对产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淘汰部分企业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勒令高污染企业搬迁或整改,而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确保自身生产经营合法、规范。

(四)人才缺口大

从目前的平顶山市陶瓷产区来看,大部分陶瓷厂家都未完全摆脱传统手工式生产作坊的管理模式,从事陶瓷生产的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较少,多数人员是从业多年的熟练工人,几乎没有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创新研究人员,生产厂家一味注重产品数量,忽略产品创新与品质,没有科研创新队伍。人才软肋成为制约平顶山市陶瓷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平顶山市陶瓷产区经济发展策略

(一)科学规划,发展优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规划是关系到陶瓷产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应明确陶瓷产业经济发展目标,形成以文化创意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陶瓷为支柱,高档艺术瓷、日用瓷及建筑卫浴瓷为主体的新型陶瓷产业格局。降低产业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大对产区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积极开发废旧瓷片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

(二)调整产业结构,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扩大陶瓷生产规模

首先,巩固已形成的陶瓷产业格局的同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其次,积极培养在日用陶瓷、建筑卫浴陶瓷、艺术陶瓷生产上有优势的企业,提高平顶山市陶瓷企业的竞争实力。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地管理陶瓷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再次,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在注重传统陶瓷工艺传承基础上,加快陶瓷产品生活化、艺术化步伐,以适应现代审美的要求。

(三)招商引资,打造产业基地

政府应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筹划陶瓷工业园区,使平顶山市以汝州、鲁山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区优势进一步凸显;集中解决聚集区的交通、服务系统建设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本地区陶瓷产业基地的知名度;积极联系其他省市知名企业到本产业基地投资,合作研发,互利共赢,从而实现陶瓷产业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规模。

(四)培育一批区域内有实力的品牌

培育知名商标,完善商标发展、保护体制,按批次培育全国驰名商标,严厉打击侵犯版权、商标等不法行为。在国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作坊或工作室在以原创设计的形式进行陶瓷产品设计制作,但是原创类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之路充满艰辛,创建者面临的首要难题是资金原始积累问题,小型企业或者设计工作室往往很难快速成长。而做好原创陶瓷在短期内又不能获得丰厚收益,需要做好长期规划,要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除了面对资金问题,产权保护成为制约品牌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所以依托设计创新、拉开产品差距、侵权必究、创造品牌价值,才是发展的关键[2]。

(五)以陶瓷基础工业建设为中心,完善陶瓷原料、燃料等配给体系

打造陶瓷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完善天然气供应系统,淘汰煤炭、木柴等高污染燃料,形成以天然气、液化气为主,其他燃料为辅的燃料保障体系,抓好陶瓷材料、窑具、釉料等陶瓷配套生产建设,积极组建专业化物流机构和团队,为陶瓷的销售提供保障。

(六)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创新

把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及鼓励自主创新作为重大战略置于优先发展环节,通过积极政策引导和鼓励相关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试图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1.高校教育机构。目前,河南省已经拥有郑州轻工业学院、平顶山学院、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许昌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陶瓷相关专业,可以充分利用院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培养陶瓷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提高陶瓷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加大对陶瓷科技创新的投入,以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2.培训机构教育。依托各类社会力量,建立多样化的陶瓷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产区陶瓷研究所、各大陶瓷企业及陶瓷研究平台培训人才。另外,陶瓷行业协会可以邀请退休民间老艺人和陶艺家到陶瓷厂家或院校传授经验,增加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壮大平顶山市陶瓷教育师资队伍。

3.专业资格认证。由专门机构对陶瓷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资格审核,这也是培养陶瓷人才、规范人才市场的重要途径。通过资格认证,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自己获得的资格证书选择专业岗位,同时,用人企业也可以选择性地招聘所需人才,节约企业用人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为服务陶瓷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4.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突破以往学历、资历和身份对陶瓷从业者个人发展的限制,积极引进河南省外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管理型人才、风险投资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政府应为陶瓷产区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完善服务职能,加大对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校企合作,突破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瓶颈,不断提高陶瓷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3]。

(七)以市场为导向,规范陶瓷市场秩序。

打造区域陶瓷交易平台,坚持办好各种陶瓷展销会,完善出口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性展会,积极发展网络销售,建立陶瓷电子商务网站,大力推广陶瓷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陶瓷专卖商场。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对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尽快颁布出台《平顶山市陶瓷产品质量标准)和(平顶山市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4],为本地区陶瓷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语

平顶山市陶瓷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靠近能源基地,临近伏牛山文化圈。历史上,五大名窑中的汝瓷、钧瓷就诞生于此,陶瓷产业应该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加快企业转型,当地政府也应通过系列经济政策调整,统筹陶瓷产区的经济发展。陶瓷产区依托平顶山学院、许昌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高等院校,陶瓷企业通过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大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重视科研创新,以创新带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顶山市陶瓷产业经济会得到快速发展,陶瓷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平顶山地区又一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王志标.汝瓷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22-125.

[2]于清华,王莹.中国陶瓷产业的品牌化发展之路[J].佛山陶瓷,2009,(12):30-31.

[3]魏华.河南省陶瓷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6):51-52.

[4]唐良.坚持陶瓷发展优先打好陶瓷产业主牌[J].景德镇陶瓷,2012,(03):1-2.

作者简介:

刘艳兵,男,平顶山学院。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