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2015-05-30黄娟
摘 要:城镇化的道路决定城镇化的命运。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的生态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生态城市是方向,提升人民幸福感是目的,建设“三型社会”是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是途径,培育生态文化是引擎,优化“三生”空间是载体,完善“三生”制度是保障,创新“三生”科技是支撑。 该研究旨在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湖北省高校人文与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2014 年度科研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CXS20140008);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研究”(2014002B)。
道路决定命运。 城镇化走什么道路关乎城镇化的未来及中国梦的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出,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凯提出, 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2]。 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认为,从本质上讲,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绿色城镇化[3]。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当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4]。 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2 年)》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5]。 据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即生态文明道路, 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道路即生态城镇化道路,具体来讲就是,新型城镇化要走一条旨在实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的生态城镇化道路。 笔者将围绕这条道路的方向、目标、重点、途径、引擎、载体、保障、支撑进行战略分析。
一、方向:建设生态城市
没有方向和目标, 就不能实现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 只有方向明确、目标正确,才能走对新型城镇化道路。 基于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建设生态城镇也成为我国城镇化的方向。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传统城市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冲突,生态、生产、生活相互矛盾。 生态城市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通过确立生态保护、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理念,实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建设能够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的新型城市和美丽家园。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等特征。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城市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发展的过程, 建设生态城市应当走生态城镇化的道路。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 以下逐条进行分析: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传统城市深受“城市病”困扰,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生态城市则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二是发展生态生产,实现生产发达。 传统城市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而生态城市基本形成了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换言之,生态城市具有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产业结构,能够通过发展绿色生产实现生产高度发达。 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实现生活美好。 传统城市注重物质生活,消费主义盛行,由此引发了各种生态病,弱化了居民的幸福感。生态城市注重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使生态生活与绿色消费成为居民行为习惯和社会时尚,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生活美好。在“三生”之中,生态是前提、生产是手段、生活是目的。生态城市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型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一直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生态美丽、生产发达、 生活美好的生态城市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近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生态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要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林业局要求建设森林城市。 全国各地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潮,截至 2011 年 2 月,已经有 259 个城市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地级市中所占比例为 90.2%[6]。 许多地方政府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并开始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截至 2012 年年底, 全国已经建成 528 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 798 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涌现出中新天津生态城、万庄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和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等一批成功典型,它们为这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在全国推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7]。 这些探索充分说明, 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既应当是理想和目标,又应当是各地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二、目的:提升人民幸福感
城市为谁而建?建设城市目的何在?这些重要问题是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 是为了生活得美好。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 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8]。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毫无疑问,城市应当是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地方,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因为如此,城市才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力, 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生活得更幸福,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最高价值追求, 也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低起点、高速度”的特点。 1978—2013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增加到 7.3 亿,城镇化率从 17.9%提升到 53.7%,年均增加 1.02 个百分点, 城市数量从 193 个增加到658 个,建制镇数量从 2 173 个增加到 20 113 个[5]。 快速城镇化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城镇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充裕、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尤其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病的出现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弱化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一部分人开始逃离城市,少数人选择反城市化。 研究成果显示,近年来,中国一线城市白领返乡潮暗中涌动,很多白领有过离开城市的念头,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社会时尚。另外,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滞后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但 2 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 医疗、 养老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我国的城镇化出现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以物为本、以官为本、以 GDP为本的传统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民的幸福为本, 其目的应当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9]。 各地在城市建设中也充分践行了这一理念:北京市提出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重庆市表示到 2015 年要使重庆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福建省厦门市提出要把发展过程变成创造幸福、 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长江三角洲(长三角)经济区提出要打造“城市生活幸福圈”。 因此,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就是改善居民生活,我们必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10]。 只有生活在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态城镇中,人民才能留得住、住得稳。 只有走生态文明道路,城镇化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三、重点:建设“三型社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5]。 即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良好型社会。目前,我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问题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 600 多个城市有 2/3 缺水,有 20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能源短缺,部分城市存在拉闸限电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 一是要 “节地”。二是要“节水”。三是要“节能”。
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环保部门 2011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部分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 1/2 左右,全国多数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污染十分严重, 600 多座大中城市有 2/3 陷入垃圾包围。 因此,城镇化必须把加强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我们应当着力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着力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治理, 通过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针对水污染问题,国家正在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些城市也将出台相应的行动计划,下一步要加大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步伐。 针对垃圾污染问题,要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实现垃圾、污水、废渣等废弃物低碳处理, 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5]。
快速城镇化对我国的山地、湖泊、湿地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生态良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绿地是“城市之肺”,实现城市园林化是建设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工作。各个城市应当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为城镇“增绿”、“补绿”,要构建城郊一体的园林绿地网络。湿地是“城市之肾”,为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必须做好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的净化与活化工作。公园是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应该加大公园建设力度。由于众多城市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增强城市抵御与减缓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我们应注意保护、整合、修复各类生态要素,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生态服务, 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
四、途径: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生产、 实现生产发达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内容,生态城镇化应当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生态产业为支撑、“五化”同步(即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化同步发展)为动力。传统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 生态城镇化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与生产的关系,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使绿色生产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等经济形态是生态经济的代表,发展生态经济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基础之上的。实现从直线经济(资源—产品—废物)到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转变,就是要通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生产与生态的矛盾,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要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发展生态产业是我国实现生态城镇化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还要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服务业。 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等都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5]。 要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这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建设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模式。 要“大力发展生态信息、生态管理、生态教育、生态保健医疗、生态咨询、生产资料供应、生态技术研究等‘生态服务业”[11]。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态环保投入大大增加,这将有力带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的发展, 使生态产业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生态城镇化必须实现“五化”同步,实现生态城镇化、工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信息化生态化。薛孔宽认为,新型工业化是龙头,农业现代化是龙基,新型城镇化是关键的龙身主平台, 这个主平台不仅连接着新型工业化这个龙头和农业现代化这个龙基, 而且从广义上讲其本身就包含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这意味着不仅城镇建设要走绿色化道路,而且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要走绿色化道路[12]。 生态城镇化与工业生态化同步意味着,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依然是工业,而要解决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就要发展规模工业,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建立生态文明工业体系。 生态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同步意味着,在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要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园区, 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观的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城镇化与信息生态化同步意味着要建设智慧城市,具体做法在后文有详细说明。
五、引擎:培育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城镇既要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 也要处理好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进入消费引领生产的发展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仅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而且还深刻影响生产方式。因此,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使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美好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应当是扩大消费,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应当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约的理念,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型社会的产品,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将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自觉贯彻于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
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思想观念的革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3]。 他还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最好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14]。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是全新的生活理念, 这些理念需要依靠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来树立, 而树立这些理念是增强全民生态保护、生态生产、生态生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良好风气的重要基础。
李克强同志指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在城镇居民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一篇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文章[15]。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工作, 也需要加大生态文化培育力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共同构成了生态文化体系。可见,从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型,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全方位根本性转变。只有大力培育生态文化,使人们逐步树立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人生观、生态幸福观,才能真正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六、载体:优化“三生”空间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由于忽视了“三生”空间的合理利用, 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空间挤占生活空间, 以及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侵占生态空间的情况,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极不合理。杨伟民指出,目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在一些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16]。 建设生态城镇, 必须根据生态文明理念来布局, 即要根据土地、水、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
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10]。 所谓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指的是树立集约高效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 推动各种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所谓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指的是着力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建设规模适度的城市,杜绝城市“摊大饼”式扩张,防止人口过快增长。 只有确保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市民更幸福。“三生”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城镇化应注意“三生”空间科学布局,实现三个空间的有机结合,让整个城市融入大自然。
要实现上述构想,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减少生产空间。 目前,“全国独立工矿区有 4.15 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中有 8721 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还有 9 949 平方公里的土地主要是工业生产的国家和省级开发区”。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不应是数量扩张,而应是存量调整、产业升级, 工业用地不应再按照过去的速度继续扩张了[17]。我们要在不增加或减少工业用地的前提下, 严格保护18 亿亩耕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生产空间。 二是增加生活空间。 我国工业生产占据空间偏多,城市居住空间相对不足。 日本三大都市圈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例为 6∶1,法国巴黎为 5∶1,我国城市总的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例为 1.5∶1[17]。 今后需要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以确保居民拥有基本生活空间。三是扩大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是生存的基础,目前应当“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5]。
七、保障:完善“三生”制度
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必须依靠制度, 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度、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制度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根本保障。
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节约制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 二是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针对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制度, 支持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5]。 三是要完善生态修复与保护制度。完善森林、湿地等重点生态系统空间规划布局,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制度。
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产业、实现生产发达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过度消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作为产品,明确其产权,允许其进入市场。 运用市场手段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5]。 二是要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根据“谁破坏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并完善生态补偿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5]。 三是要完善与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有关的制度。完善《循环经济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绿色预算制度、绿色拨款制度、绿色金融制度,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政策支持、经济激励和资金保障。 完善绿色 GDP 核算方法,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将绿色经济增长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实现生活美好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改革步伐, 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机制,让市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消费。 二是要完善绿色消费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直接主体,应对其消费行为承担绿色责任”。实行差别税率,实施消费押金制度,使消费者对过度消费、奢靡消费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实施废弃物回收责任制度, 使消费者对消费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相应责任[18]。 三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就是未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完善绿色产品标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八、支撑:创新“三生”科技
建设生态城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尤其要靠科技创新。其一,节地、节水、节能要靠科技创新,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要靠科技创新,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要靠科技创新,保护森林、恢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也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其二,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产力发达要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就是开发和运用新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要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工业要靠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其三,要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实现生活美好要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机食品的大量生产使人们吃得更安全,环保服装的生产使人们穿得更健康,“绿色汽车时代” 的到来使人们实现了绿色出行, 绿色建筑的开发使人们住得更舒适。当前我们要集中力量,突破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等低碳生态城建设核心技术[6],为生态城镇化提供科技支撑。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全面起航。IBM 对智慧城市作了如下描述: 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19]。 智慧城市能够提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服务。目前,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全球大约有 200 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离不开科技创新, 创新生态科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0]:一是确定生态科技创新的重点。 结合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经济等情况,分析生态城镇化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围绕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科学确定生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二是增加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制定相关政策,在财政拨款、债券发行、贷款、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生态科技创新给予支持。 三是建立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协调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私营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关系,组建科技创新小组,通过科技攻关解决生态城镇化过程中的难题。 四是培育生态科技创新人才。高校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生态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机构通过组织培训、考察,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生态素质。政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生态科技先进工作者、 生态科技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五是加强生态科技创新合作。跟踪国际生态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同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生态科技自主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城镇化的道路,即要走一条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的“三生”共赢之路, 这是一条旨在保障市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的健康之路。 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的方向是建设生态城镇, 目的是提升人民幸福感, 重点是建设“三型社会”,途径是发展生态经济,引擎是培育生态文化,载体是优化“三生”空间,保障是完善“三生”制度,支撑是创新“三生”科技。 上述研究成果是对当前生态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系统回答, 对于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古春晓.新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城镇化转型[J].建筑科技,2013,(05):12-17.
[2]王凯.以生态文明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J].建设科技,2013,(16):24-27.
[3]刘思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化道路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7):8-13.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城镇化[J].商,2012,(24):31.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4-03/4907406.html.2014-03-16.
[6]张义学,卫思宇.求解城市病——城市让生活更幸福[J].西部大开发,2012,(06):49-51.
[7]邓大松,黄清峰.中国生态城镇化的现状评估与战略选择[J].环境保护,2013(09):38-40.
[8]杨士龙.中国“ 城市病 ” 解决的突破口[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0-09/26/c_12606544.htm.2014-09-01.
[9]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EB /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115/205514294798.shtml.2013-01-15.
[10]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 /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14/c_125859827.htm.2013-12-14.
[11]贾卫列.建生态城镇,纠正工业文明弊病[N].环球时报,2013-11-28.
[12]李叶良,薛孔宽:新型城镇化须凸显生态文明[N].中华建筑报,2014-01-24(18).
[13]习近平:宁可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EB /OL]. http://news.youth.cn/gn/201309/t20130907_3839400.htm.2013-09-07.
[14]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EB /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24/c _115901657.htm.2013-05-24.
[15]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16]杨伟民.推进生态文明的城市化[J].中国投资,2013,(01):28-31.
[17]杨伟民.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J].宏观经济管理,2013,(05):4-5.
[18]孙长坪,陈俊鹏.论建立绿色消费责任制度[J].市场研究,2014,(01):4-6.
[19]易雨橙.“智慧城市” 有多远 [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3 -10/07/c_132775071.htm.2013-10-07.
[20]黄娟,李枥霖.生态城镇化及其生态科技创新驱动[J].管理学刊,2013,(04):22-27.
作者简介:
黄 娟,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原载《管理学刊》2015年第1期,对原文的“参考文献”略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