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音乐教学
2015-05-30孙建美
孙建美
【摘 要】音乐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学科,其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普通高中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高中音乐教学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理想化;传统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的很多教师都常用音乐鉴赏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在学业紧张、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心中无异于娱乐课、放松课。一些学生组织纪律性强,求知欲比较旺盛,这门课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课堂的氛围很活跃、融洽、愉快、达到了教师期望的效果和目标;一些学生则是懒散、组织纪律性不强、没有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化,比如可以拓展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将时代流行与传统经典融合,通过不同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等。本文中,笔者针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出几点思考。
一、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激活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区别于基础学科的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生很难真正将学习状态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学生在繁重的课堂学习中难得解脱出来,在音乐课堂中得到释放。教师面对学生矛盾的心理,需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高中音乐课堂充满生命力。课堂中,学生在获取必要的理论知识时,更多地关注音乐的美育功能,让自身陶冶情趣,美化心灵,愉悦精神。教师应更多地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每周仅有的一两节音乐课应“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感,使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模式。
二、将富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
高中生热衷于流行音乐,喜欢追星,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将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带进课堂。通过细致分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学生心理满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例如,音乐欣赏《爵士乐》时,首先通过对“爵士乐”的简单介绍,学生对其有简单的了解; 通过欣赏几首“爵士乐”,感受其独特旋律的节奏特点。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做这样的引导:在美国“爵士乐”非常流行,而当今我们校园非常流行王铮亮的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那么有谁知道时间去了哪儿了?通过学生对该首歌曲的体会得到——时间都去哪儿了,不是简单的时光匆匆之叹,不同于孔子在河川边低唱“逝者如斯夫”,不同于陈子昂在幽州台诵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比孔子和陈子昂那种对生命短促的究底之问要生活化得多。以此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为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而努力奋斗,提高生命的价值。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声、色等综合作用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例如,学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该作品是音乐与情感最完美的结合,教师课前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中国戏曲》中越剧“十八相送”片段,让学生首先认识戏曲是通过演员的唱腔、表演来表达对现实社会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那么如果运用器乐又是怎样刻画的呢? 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听边感受作品反映的封建礼教,表达人们对其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运用音乐美化学生的心灵。
四、适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感受同一作品复杂多变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欣赏《江河水》时,该作品共有三个乐段,通过对比发现乐曲的三个不同段。在旋律、节奏、情绪、曲调、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凄凉、悲伤、忧郁、回忆”、“愤怒、激愤、无奈”等情绪变化,体会同一作品的不同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再如:在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时,我们会将与之类似的作品《一枝花》、《唢呐曲》、《抬花轿》、《庆丰收》等作品联系起来。在聆听过程中,比较这些音乐的表达方式的差异和作品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学生的鉴赏能力也随之逐步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类似的作品可以灵活处理,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学生的鉴赏能力往往都是在比较中提升的。
总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学的目标,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在实践中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