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2015-05-30李华伟
李华伟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对话贯穿教学始终;师生对话是否有效,一定意义上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在于:对师生对话认识不清;对话主体关系失调;师生对话素养匮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17-03
一、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的实践意义
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是语文教学天然对话性质的内在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言语实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活动,“听说读写实质上都是一种对话活动,听说读写能力实质上都是一种对话的能力”[1],因此,語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和过程,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只有保证了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才能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企盼。当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已经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中热烈展开时,高考作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依旧是学校课堂教学绕不开的话题。高中阶段是学生备战高考、升入高等学校的重要准备阶段,学校教育仍然集中在课堂中进行,师生对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有限的时空里,语文教学既要践行新课标的要求,担负起全人发展的人文性指标,又要保障学生所掌握的工具性知识足以应对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所需或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本能力;因此,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率,也就转变为向师生对话要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是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高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加强,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也大为发展,其自主性、批判性以及渴望通过表达与交流来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等特点,为师生之间展开有效对话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时,师生有效对话尊重师生双方作为“人”的平等对话的权利,特别为传统教学中沉默的“被压迫者”争取了表达的自由。
此外,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将有助于改善长期以来建立在知识占有多寡上的“师——生”对立关系,转而形成学习共同体式的“师生”对话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并行发展——即“教学相长”“共生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可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保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状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对话贯穿教学始终;师生对话是否有效,一定意义上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考察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对话实践,不乏“低效”“无效”现象。
首先,师生对话目的的功利化倾向。一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教学是为了考试,贯穿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自然也打上“着眼于考试”的功利烙印,忽视教和学的关系,忽视了师生对话的意义所在,忽视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关注;二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学习任务亦重,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成绩“达标”,“师生对话”蜕变成应试技巧的培训;三是社会大环境的舆论导向有偏差,社会对教学终极目的的评价影响师生对话的目的,营造了不适于师生对话的社会氛围。
其次,学生参与对话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长期以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浓厚兴趣,部分学生残留“语文无用论”的思想,因而产生对“师生对话”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与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过激评价、不恰当的言论,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师生对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者,教师抛出的话题超出学生对话能力范围或者疏离学生生活实际,话不投机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也有受访教师提到“学生年龄特点”这一影响因素,高中学生相对初中小学生年龄较长,特别注重别人对自身的评价,有时为了避免被评价,会消极回避参与某些集体性活动。
再次,师生对话停留在表层对话,难以深入。教师方面,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表现为知识面不够宽等),对教学文本相关内容研究不透,因而不能有效地把握住学生兴趣点与教学点的契合之处,话题往往针对性不强,只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学生方面,本身的语文素养底子较薄弱,学生对相关话题或哑口无言、或言不达意、或思维混乱而不能举一反三,师生对话能力均有待提高。
最后,师生对话内容缺乏针对性。新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对话”等先进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另一方面,接受者尚未良好地“吸收”对话理念的实质性内容,只是追求场面上的“热闹”“喧哗”,因而选择话题的随意性较强;另外,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关联性不大也是表现之一。
可见,师生“无效、低效”对话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产生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有理念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但关键是我们要深入反思,深究其原因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三、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状的原因探析
(一)师生对话认识的不清
1.理论认识不明晰
以对话的眼光来看,主体对对话理论本身有着怎样的认识,包括对相关的核心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因素等的认识,自然就会反映为他如何看待、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对话的行动。大部分教师都有从不同的途径关注、了解过“师生对话”的相关理论研究,但是那些认为只要是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就是“师生对话”的教师,很容易把“师生对话”仅仅当作一种“好”的沟通与交流的教学手段,会想方设法最大化地发挥其知识传递的工具性作用,课堂上的师生对话自然表现为对场面上热烈、气氛上活跃的追求;那些认识到教师“导”的重要性却没能正确理解“话语权”问题、预设与生成问题、多元有界问题的教师,很容易走向教师对对话的绝对垄断与放任学生泛滥地多元解读的极端化。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受“语文无用论”的影响,主观上拒绝、漠视、放弃师生对话。部分学生表示: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几乎对语文考试成绩没有太大影响,而且自己所在班上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参与对话,听老师讲课没意思,还不如自己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等。可以说,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师生对话的兴趣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师生对话有效性加强了,学生通过对话能够获得主体的尊严、乐趣、成就感等积极的体验,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也会逐渐浓厚起来。
2.师生对话意义不明
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对话过程中两个能动的主体,只有当“对话”成为主体自身需要,有了诸如求知、情感交流、经验共享、成就感等共同目标的驱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对话,师生对话才有意义、有效果。教师方面,部分教龄较长的语文教师对“师生对话”持消极的态度,认为所谓“对话”就是理论研究者们臆想的论述、是“虚”的、一遇到实践就会窘迫的东西;他们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不愿意更新观念,认为只有那些经过他们几十年来在前线打拼累积的经验才是可操作、可推行的;一些年轻教师,他们从大学本科教育开始接触相关理论,但是因为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实践中也就追求形式的华丽。教师主观上消极应对、对对话意义、对话规则、对话方法等又不加阐明,学生对“师生对话”的理解当然停留在更浅层次;大多数学生并不真切了解对话的意义,只是在被动地参与对话、在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因此,我们看到的只是课堂师生对话“热闹非凡”“其乐融融”“一言堂”演变为“群言堂”的华丽景象。事实上,即使是从最狭义的角度来讲,语文课堂师生对话对师生口语表达能力、言语理解能力与大脑思维能力的养成与习得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对话主体关系的失调
对话主体关系的失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清,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伪平等”“伪民主”真诚缺失的现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师生对话中所扮演都应当是参与者的角色,当然,教师作为经验(直接与间接经验)丰富者还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但绝不是指挥,可以纠正偏离主题的对话却不能规定对话内容与方向的唯一性;任何意欲去控制对话的企图都将得到其他参与者的反对与拒绝,将树立与激化对话主体间的矛盾,反过来也不利于对话的持续性、经常性展开。一些教师没有将理论积淀内化为自觉、坦诚的行动,一边倡导、鼓励与学生对话,一边仍旧以知识权威者自居;一旦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出现偏离预设轨道、或是对自身知识权威的挑战的迹象,便以专家的姿态征服学生。可见,对话主体关系的失调,已经阻碍了师生对话的有效开展。
(三)师生对话素养的匮乏
1.教师方面
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主要体现为语文教师的“表述无能”[2]2。部分教师不致力广博地涉猎、补充知识,而不能有效把握教材文本、不能准确捕捉教学重难点、提不出有价值有内涵的问题,只能热衷于复述“教参”、做完美的传声筒;师生对话中,表现为解读生硬、见解浅薄、语言干瘪等,缺乏思想的深度、言语的感染力,不仅不能给予学生以言语示范,还扼杀了学生深入对话的兴致。部分教师遇到自己知识结构以外的问题,总是消极回避,要么“顾左右而不言它”、要么置之不理,又不善于借机转化为对话意义生成的契机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共同解决问题,师生对话往往不了了之。
缺乏敏锐的对话机智。受教学机智论的启发,对话机智在这里指教师在“复杂、微妙”的对话情境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特殊性、觉察到情境的变化并以此积极、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做出反馈的能力;着重强调教师具有两种对话机智:倾听的能力与攫住“生成”机会的能力,前者为后者做准备、是后者的前提。而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却表现出“倾听无能”[2]1,表面上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对话,实际却时刻坚守着评价者、审度者的角色;视力所及的不是怎样理解、融合师生间固有的思维差异而是着力于不着痕迹地灌输自己的思想。对话是一个开放、生成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对话意义的生成是灵光闪现、稍纵即逝的,但往往也由于教师的敏感度不够,未能有效抓住而错失良机。
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主客体及其相关要素的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师生对话中,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对话主体的多样化对话需求(动机、兴趣等)、对话者(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学段特点、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记忆特点等)、对话者(学生)的身心状态及其行为的变化等,就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顺利展开师生有效对话。
2.学生方面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人翁”意識,不能承担起对话主体的责任,不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与创新。部分学生坚守着“受教育者”的身份,形成一种知识依赖心理,习惯了被教师“灌”;上课安静、认真、勤恳,只动笔、不动口、不动脑,生怕错过了教师口中的任何只言片语;他们坚信教师的知识权威,对所有来自教师的信息不加选择地大包大揽,很少独立思考或质疑信息的来源、可靠度、可信度等。长此以往,学生对师生对话没有责任意识,主客观上都不愿参与师生对话,思维僵化、“表述无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批判能力。
学生的直接、间接经验,是学生参与对话的起点能力,会直接反映在师生对话过程中的表述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上。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面较狭窄、阅读积淀较少,生活经历也是有限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尚不丰富;师生之间的阅历差距,可能使对话主体间没有交集、“无话可说”、无法深入,但同时正是因为师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让师生经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帮助学生转换这种表面上的劣势;而学生也要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协作、共同助力、互增互进;反之,劣势始终是劣势、无法转化,师生对话的有效性自然也受到阻碍。
除此以外,学生的性格、学习风格、情感体验、家庭文化等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有效对话。
(四)师生对话环境的制约
师生对话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它的生成主要受主体意识、素质与能力等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的制约;具体来讲,指社会导向、校园文化氛围、课堂物理环境与对话心理氛围,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对话主体参与师生对话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师生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主流观念等将对师生的认识与实践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一方面,“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深入人心,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知识的权威”、是“智慧的化身”、是“真理的代言人”;“过分强调知识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崇拜权威,妨碍了对人认识灵活性、创造性的关怀”[3]28,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得不到客观评价与认同,久而久之将使学生提不起参与师生对话的兴致。社会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科学化,但人才选拔机制仍旧延续着“考试”评价的主流,在考试评价引导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必然体现为注重教育认知功能的倾向性;因而,即使有师生对话,知识与应试技能的传递依旧是课堂师生对话的重中之重,这就偏离了师生有效对话——重“知识、技能”而更重“人”的初衷。
学校是教师与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师生对话浸润在怎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内,对话主体的生命感受不同、师生对话的效果也会不同。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观念,但观念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歌谣仍在校园里传唱着,其所反映的问题到现在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当师生口中传递的知识变得比人本身还重要“学生”作为独立的人也淡出人们的视线,师生尤其是学生将不能从师生对话中获得乐趣、体验成功,学生“竞争”强烈而“合作”意识淡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为强迫、压制对方而不是通过对话客观承认、融合异己,学生学习的热情、对话的兴趣也就很难调动起来,对话效果亦不理想。
课堂环境是制约师生对话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师生有效对话需要开放、自由的物理环境与安全的心理环境。而我们现实的课堂,物理环境大多是局限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的;新课改以来,每周语文课课时大大缩减,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足量的教学任务,教师倾向于采用讲授法而一再压缩师生对话的时间;加之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室的课桌设置仍旧沿用传统的“秧田式”坐法,因此,一堂课下来仅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能够参与到师生对话中,师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都是极其有限的,师生之间自然无法自由对话,更别说情感的沟通、生命的共生体验,师生对话只能停滞在“低效”“无效”的状态。此外,课堂心理环境,这里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师生关系影响而动态生成的对话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对话。呈现为轻松、自由、开放、和谐等的课堂对话氛围,师生任何一方在对话中都会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感到自身的存在是被承认、被信赖的、被理解的,能够主动、自在、自如地参与对话;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中,师生能够体验到对话中相互接纳、彼此理解、共同成长的愉悦感;反之,紧张、压迫、极端严肃等氛围,則易导致学生对师生对话的消极应付——漠不关心、低头沉默不语、战战兢兢等抗拒行为。
诚然,在试图从“对话”出发解决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已经不是一种新的思路;然而,从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努力探寻一种利于师生共生发展的、积极有效的师生课堂教学“对话”路径,或许能为保证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一种可能视角,而对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存问题及其原因的探究正是为探寻改进措施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邹娟.对话——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