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百万庄园建筑艺术设计价值探析

2015-05-30廖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

摘 要:康百万庄园作为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其不仅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更展示了中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康百万庄园建筑设计艺术中,我们挖掘出其崇尚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以及遵循文化区域的品格意蕴。这两个特性对于我们当今的建筑装饰艺术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比如崇尚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和谨守古典美学的空间感知。

关键词:康百万庄园;设计理念;建筑装饰艺术

中国悠久的传统人居文化,各具特色的民居装饰艺术,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康百万庄园作为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其不仅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更展示了中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其间不乏与当代设计理念相关联的品质特性,尤其是庄园建筑装饰艺术所展现出的崇尚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以及遵循文化区域的精神意蕴,其合理性和适宜性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崇尚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

在中国传统建筑及装饰艺术中,“天人合一”作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主体建构及细节处理,它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最重要的法则。具体来说,“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为天人一致;其二为天人相通。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作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康百万庄园建筑装饰艺术中,“天人合一”与“师法自然”的理念贯穿始终,创造出了美妙绝伦而又科学合理的民居艺术。

(一)阴阳五行与风水和谐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环境是契合于自然,立足于阴阳五行及风水理论所构建的山川、河流、屋舍、门楼、花木、虫鱼众相相生的居住环境。传统民居在选址上无不遵循着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与阴阳格局来选取最佳的地理位置。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康百万庄园结合现有地理形势,在背山的丘陵地区挖窑建屋,组建村寨,使黄土窑洞与砖木建筑有机结合,形成“屋在山中有,山中有村寨”的理想居住场所,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的普遍特征又吸收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其四合院的构成与空间组成,更是造就了四对阴阳关系,使整个庄园不仅外部符合阴阳平衡,也使内部达到风水和谐。同时,依据地势的高低起伏,建立寨上住宅区 、寨下功能区、临河商业区等,使整个庄园成为依山势走向而建,且功能齐备、防卫森严的堡垒建筑。

(二)天人合一与师法自然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选址及整体布局都遵循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康百万庄园在选址上选择了“依山傍水”的所谓风水宝地,而且还巧妙利用地理优势,在黄土中打挖窑洞,使整个外部建筑通过窑洞与其背靠的山坡自然相连,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当然从装饰层面上讲,这种“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也是四处可见,举目可望。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装饰虽然加入了人工雕琢的强烈印记,但是通过具体的装饰部位与装饰技巧,将这种人为痕迹降低到了极限,展现出一种人工雕饰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康百万庄园内的装饰主要为雕刻装饰,有石雕、砖雕、木雕三大类。从这些材质来看,石雕与木雕的材质均取自天然,唯有砖雕是经过烧制之后进行雕琢,然而庄园内的砖雕艺术则多用圆雕、浮雕的手法,同时又使砖雕饰品与石雕、山墙相结合,并在色彩上做一体化的处理,使其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一致。同时,我们知道康百万庄园的建筑是窑洞与砖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群,而砖雕的材质就地可得,尤其是将雕饰完成的砖雕饰品与窑洞天然的色彩相搭配,让其浑然天成,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石雕、木雕装饰,一方面,通过一定的装饰部位,将屋檐、基柱、门头、山墙等建筑体结合部位进行视觉上的改造与装饰,借用对景、隔景、空间交互渗透的手段,营造出诸多异于常景而又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在雕饰图案上,多数采用动物、植物或人物故事的图形纹饰,将原本无生命生硬的坚石与断木,雕琢得栩栩如生,如同动物植物鲜活的生命载体,使其步入主人安静恬淡的精神生活中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康百万庄园无论在建筑环境上,还是在建筑装饰上都蕴含着“天人合一”与“师法自然”的中国古代朴素环境观。这种对自然的崇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观点,恰与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装饰理念相吻合。这也充分说明了崇尚自然、力求和谐的装饰设计理念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康百万庄园这种超前的建筑装饰理念更值得我们后人去思考和研究。

二、谨守古典美学的空间感知

中原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尤其是儒家所遵从的中庸意识。在空间感知上处处恪守着儒家美学原则,在庭院空间与室内空间、外部环境与整体群落上采取虚实相生的空间穿插与交互手法,使空间形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浑然一体而又相互独立的空间架构。同时,在空间意象的营造上,充分发挥道家自由流动的空间组合特征,在空间意象营造的同时又使得整体空间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些空间意象的营造和设计,为我们今天室内空间布局与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一)虚实相生的空间穿插

在传统建筑与民居宅院中,受各种客观与主观条件的限制,诸如地理位置、宅院面积、光照风向、个人喜好等等,在具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利用有限的空间与客观环境去拓展或营造无限的空间意境,这是基于实用和工程设计方面来说的。同时,虚实关系又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美学原则。以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来设计空间布局,不仅能够达到空间上的延伸效果,而且能使整个建筑设计与环境装饰更具美感。

在康百万庄园中,这种虚实相生的空间交互主要体现在室内空间的借用与交叉上,营造一种虚拟与实体共生共存的空间氛围,增强室内空间的延伸感与立体感,从而使有限的布局中产生无限的空间意象。当然这种民居空间意识源自于儒道两家的主要思想,它们强调二元的转化和渗透。就空间观念上,具有不可度量性、相对性、模糊性和无限性。

当然,这种空间意象的营造、虚实关系的处理,如同中国画的韵味与留白。它所给你的不是一种建筑空间或装饰艺术上的压迫感,不是强迫观赏者或居住者被动接受的空间布局,而是一种空间意象与装饰情趣上的审美意识,是引导外来者主动追寻和畅想的空间享受。

(二)流动自由的空间组合

在康百万庄园中我们看到各个空间既分又合,整体效果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其空间组合具有动态的“流动”特征。最明显的特点是众多空间相互穿插、交接部分的空间限定模糊不清,“其具体做法是将两空间交接部分的限定降低到最低,直到取消这部分的限定。”康百万庄园便处处体现出了这种流动式的空间组合,在“曲径通幽处”展示流动自由的空间态势。

我们知道,道家所宣扬的自由无为、流动自然、超脱物化等观念在传统美学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道家的美学意识对儒家美学思想形成了有力的互补,共同构建了古典美学的核心价值。在对美的创造与空间设计上,康百万庄园除却严守儒家的传统思维与价值观念外,在生活的细节与建筑设计布局上也体现着道家对自然自由的崇尚,也许这是康氏家族乃至整个华夏民众的整体心理诉求。

(三)相辅相成的空间共享

共享,通俗一点来说它是集体主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在客观的建筑上原本并没有尊卑观念以及贵贱意识,但是,社会通行的法则及伦理道德却人为地将所有建筑都赋予其社会意义,也即社会角色划分。将这种在社会上所通行的法则附加在建筑上,那么在具体的空间关系上也就体现出一种清晰的社会关系。康百万庄园作为庞大的家族民居,千百年来的宗族意识以及传统道德理念自然也被附加在了这种空间关系上。在有限的地域中组建家族民居,随着家族人丁的繁盛,建筑用地及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我们又知道传统观念中对个人隐私及私密性的强烈意识,这些都要求个人空间的完整性与私密性。因而,在空间布局关系中,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配置处理的只有庭院与房屋,也即独立建筑之间的空间格局。在这种格局的处理上我们从康百万庄园中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共享关系。这种共享并非为共享而共享,而是为私密而共享、为个人空间的完整性而共享。然而,它却客观地创造出一种相辅相成、整体统一完整的共享体系,使得整个康百万庄园内部显得更加紧凑合理,这为我们当下寸土寸金的城市建筑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案。

从以上描述,我们看出康百万庄园中体现出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文脉根源,它以实际的物化形态与装饰技巧将其传统思想意识完美糅合在建筑艺术中。也正是这些保留下来的原始文化的根源性与本质特征,才使庄园建筑装饰在具备审美价值之外,还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内涵,更能让人从步入庄园的第一步便能嗅到中原文化的根脉气息。

从康百万庄园建筑设计艺术中,我们挖掘出其崇尚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以及遵循文化区域的品格意蕴。这两个特性对于我们当今的建筑装饰艺术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在处理装饰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现在更多地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改变原有自然的东西,形成一种“陌生化”的美感。殊不知,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才不至于迷失自我,而人类最终的归宿也必然是回归自然。因而,康百万庄园中崇尚自然和谐的理念,不单只是一种装饰设计的理念,更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哲学。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上,康百万庄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遵循本区域的文化本源。简言之,也就是固本而求新,即上文所探讨的根源性与包容性。在当今五花八门的装饰理念中,如何在保持民族本源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融通,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课题,也是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历经数百年而风采依旧的秘密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海星,张毅海.康百万庄园——中原古代民居的典范之作[J].中国文化遗产,2005,(01):72-77,3.

[2]渠滔,程云杉.解读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空间[J].华中建筑,2008,(04):79-83.

[3]孙艳.河南康百万庄园建筑雕饰艺术研究[J].华中建筑,2010,(04):166-168.

[4]王小东.特定环境及其建筑语言[ J].建筑学报, 2003(11).

[5]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廖霞,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建筑设计下的海绵城市思考
现阶段城市高层建筑设计问题试分析
现代服装设计中剪纸元素应用分析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