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型研究
2015-05-30赵璟祎
赵璟祎
摘 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对象、培养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需求。明确管理目标,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的柔性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和德行教育,加强科学技术、人文素養、业务知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立足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育人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都是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95-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也存在滑坡的现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高职院校培养对象、培养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没能与时俱进,管理模式跟不上现实发展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大学生的管理。但大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值得研究与探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仍是学校党、政、团领导,大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处)和系部的党、团组织共管,辅导员、班主任具体负责的这种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的管理模式。这种层级式管理方式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通过严密的组织、制度和手段,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管理目标实现,增强组织管理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但这种管理方式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方式和程序僵化,缺乏灵活性,不仅严重地影响管理效率,形成层级间的脱节和管理人员的“铁路警察”各自为政的行为,也会使管理主客体都存在着防御性心理和主客体之间的不信任态度。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方式不够得力
层级管理模式强调以“规章制度为中心”,重“管”轻“理”。管理双方以职责和服从为保证管理有效性的方式,加强检查和督促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特点,这种方式导致管理者把太多的关注放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如何矫正大学生的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上,管理对象则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循规蹈矩和如何规避触规行为受到惩罚上面。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大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生干部把管理的侧重点放在警示、检查、监督学生不违纪、不愈矩和惩戒违规上面。这种为“管住”的管理,缺少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管得住的只是学生不出事、不违纪,这种做法早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不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需求,这种硬邦邦的他律的管理方式管得住大学生的人,管不住他们的心,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中一些素质不高的学生而言,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或许还会使他们更消积、阳奉阴违。
3.制度执行力不够强,管理效率不够高
为了加强学生管理,每个高校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也是这样。但是在执行这些制度的时候,各个学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彻底的现象,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高职院校更是这样,现在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的不景气,使得一些学校在制度的执行上,特别是在违规学生的处理上,更会留有“余地”和“空间”。比如某些行为,按学生管理条例已达处分的,学校却不按制度给予相应处理,或者“降级”处理。这种姑息或“变通”处理的做法,不一定会让这些学生“感激涕零”和“痛改前非”,反而会有可能让他们认为校纪校规只是虚设。这既大大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同时又给另一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产生了效仿的心理和机会。
二、管理模式改进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可能比本科院校有更大的难度,但只要领导重视、制度完善,目标明确,积极探索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努力开拓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就一定能,也一定会做好。
1.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制度
大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应该是让大学生成人成才,在高职院校,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使其通过教育和管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教育和管理的首要目标。大学生仍然处在思想观念形成,优秀品格、良好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高职院校中在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要比本科院校更多些,学校就更应通过教育和加强管理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管理更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自理、自立的能力,能自觉地“以行养德,以行促学”为目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任何管理都必须有的。规章制度即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为被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行省提供指南。规章制度的遵循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理解要遵守,不理解也要遵守,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刚性管理的前提。这种刚性管理对稳定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是必要的、有效的。所以,通过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规范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需的。有了规章制度就必须执行,执行规章制度具有严肃性。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应当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失去制度的公信力和作用,甚至还会让一些不自觉的人更加有恃无恐。
2.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柔性管理
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还是以“管住”为目的的刚性管理模式为主。刚性管理具有不可抗拒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说教、压制,各种规章制度,目的是把学生管住。然而,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管理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自身状况、管理的实际效果等,都已证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仅仅有刚性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改变传统管理思维,引进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的柔性管理,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科学管理的必然。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力、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重“理”的管理方法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柔性管理是强调“自觉性”、以内在素质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德行教育,是在高职院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通过知识、技术的学习,理想信念的陶冶,提升大学生的内在素养;进行责任感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进行感恩教育,让大学生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谢教师的谆谆教导,懂得感恩学校、社会,感恩自然,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德行教育,加强大学生在科学技术、人文素养、业务知识、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立足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绝对的刚性管理和绝对的柔性管理都是不可能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方式都是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管理方式。只不过是柔性管理更注重内在、着重心理情感方面,更注重的是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心理沟通、激励尊重等,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心愿和组织的目标变为管理对象自觉的行动。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管理对象对于管理者的意志不仅认可、理解,而且容易以自觉行动去将它变为现实。柔性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双方心灵的“互动”上。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感情建立是靠相互间的理解、诚意和尊重;靠对管理目标的认同;靠人格魅力和至诚精神的“互动”,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心灵与思想,推动双方向着共同目标而努力行动。
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刚性管理,特别是制度规范都是对群体而言的,只考虑群体的普遍性,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体的特殊性。而柔性管理方法就可以考虑到个体的特殊性,就可能用关注个体的“量身定制”的工作方法去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调动积极性。当然,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愿望来提供其知識学习、能力培养的全部条件,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私人定制”的管理方法。但管理者至少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分成不同层次和要求,进行分类管理与指导。
3.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育人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大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责任,也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现在,在高校中提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蕴含着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责无旁贷。因此,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是全员参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特别是教师和管理者更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大学生管理。
加强专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打铁须要自身硬”,提高这支专职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热心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是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保证。
“传道、授业、解惑”谓“老师”,学生管理也是教师的分内工作。要加强教师的管理意识,调动和激发教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教师管理学生首先应该管理好课堂,要用严格规章制度来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而不是放任自流,这样才能做到教好书的同时育好人,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学校的服务体系也是育人的重要部分。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根本上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服务体系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素质高、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的、能真正在实处给教职工及学生解决困难,有这样服务体系的学校,定能为学校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安世遨,崔延强.对话管理:大学生管理新范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晓慧.大学生管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作岭,宋立华.班级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陆小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建设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4(26):51-54.
[5]才晓茹.高职院校引入“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92-93.
[6]王海山,苏伟立.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