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茶:重新起跑待破局
2015-05-30李瑚尹嫦月
李瑚 尹嫦月
曾几何时,湘茶风光无限,誉满全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时光荏苒,湖南产茶大省盛名难负,诸多因素制约湘茶产业发展。沉寂二十余载的湘茶产业,如何长善救失,扬优成势,重塑辉煌,实现千亿产业梦?这是摆在湖南所有茶人面前的考验。
小满刚过,春茶热潮尚未褪去,湖南武陵、雪峰一带的茶园又吐出了一层新绿,夏茶采摘的时节到了。鲜叶采下枝头,经过萎凋、揉捻等氧化、发酵过程,泡出来的茶色红艳明亮,茶味醇厚甘浓,这便是湖红了。
湖南的茶人知道,湖红曾一度与祁红齐名,享誉天下,是中国红茶的代名词。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湖红曾与贵州茅台同获金奖。
相比当年的盛名,今天的中国红茶只闻祁门红茶、金骏眉,却少有人知湖红。“计划经济时代,红茶是湖南茶业出口的主打产品。茶叶出口换汇,每创汇一美元,国家补贴三元。上世纪90年代初,茶叶市场全面放开,湖南红茶因为多种原因,在国际市场上卖不起价,国家又取消出口补助,茶农茶企亏损,400多家茶厂基本关门。”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很是惋惜。
没落的不止红茶,还有整个湘茶产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湘茶风光一时无两。260万亩的茶园面积达到峰值,多年位居全国首位,茶叶年产量突破8万吨,仅次于浙江。湖红驰名全国,“君山银针”入选中国十大名茶,“猴王”牌茶叶更是当时的全国销量冠军。
可好景不长。随着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市场的放开,全国茶叶生产大受影响,湖南更是首当其冲。湘茶从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成了积压滞销货,全省约有80%的茶叶生产企业出现亏损,到2000年,茶园面积锐减至109.5万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入21世纪,湖南省政府将茶业确定为全省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作为茶业科研的领头者,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下称“茶叶所”)相继实施“五个一工程”、“新五个一工程”推进茶叶技术全面进步,以科技兴茶、质量兴茶。2013年7月,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300万亩优质茶园,实现45万吨茶叶产量,力争实现1000亿元的茶业综合产值,全省茶农茶业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然而,湖南在打造千亿元茶产业的征途上路障颇多。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回升至173万亩,产量14.6万吨。较之20年前,湘茶品种有所改良,产量也在增加,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面积退居第8位,产量下降至第6位的事实让湘茶只得服输。在曹文成看来,“茶园规模小、加工技术参差不齐、品牌杂多乱、生产经营粗放,都是湖南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沉寂二十余载后,如何长善救失,扬优成势,重塑湘茶辉煌,实现千亿产业梦?这是摆在所有湘茶人面前的考验。
你可能无法想象,年龄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茶树,还在为茶厂供应着不再鲜嫩的“鲜叶”。 你更加无法想象,开水烫、手揉脚踩及太阳晒的土方法,还在湖南的一些地方一幕幕上演。原始的制作工艺和简陋的加工设备,将湘茶品质逼向了死胡同。
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中有97个产茶,是全国重点产茶区,但近一半的茶园是从20世纪80年代前发展而来,茶树盛产期已过、品种良莠不齐。石门县东山峰农场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茶叶种植伊始,采用的是当时先进的密植、速生、免耕技术,这为农场迅速形成茶叶生产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到了今天,密不透风的茶林已显老态,严重影响了鲜叶产量。
老茶园大势已去,新茶园却发展缓慢。根据国家茶叶产业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统计,2014年,湖南新增茶园面积10.21万亩,现有无性系良种面积91.1万亩,占比49.7%。这样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被在2012年就已达到95%的福建、52%的浙江抛在身后。
不仅如此,茶园还呈现“散、小、不集中”的劣势,缺乏像云南、四川、浙江等省连片上万亩的标准化优质茶园,大部分茶园管理粗放,基地的除草、施肥、深耕等培管工作无法到位,茶农只能靠天吃饭。2013年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就令湖南茶园元气大伤,5年以下的幼龄茶树几乎“全军覆没”。其中,株洲市3万亩茶园,一半以上严重干旱,近万亩茶树枯死,茶农损失超亿元。茶树素来耐旱,出现此种情况实属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茶园多在山地,抗旱条件差、成本高,若给茶园覆草、披遮阴网、安装喷滴管,一般的茶园难有经济条件。
茶叶所植保员包强每年要为数十个茶园防灾灭虫,这是因为各个茶园不仅抗旱成问题,病虫害防治能力也弱。每年茶树都要受到茶毛虫、茶尺蠖等害虫的侵扰,很多时候都要等到大面积受灾时才会发现。在他看来,一个茶园至少要配备一个植保员,及时发现问题,在害虫幼龄期施以生物农药,才能保质保量。
“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一个茶农有三四亩地,花几万元就能成立一个公司。”茶叶所加工利用研究室主任郑红发介绍,虽说湖南茶厂林立,但充当“主力军”的却是众多的夫妻店或是人数不超过10人的小作坊。
2014年,全省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30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唯有湖南省茶业集团1家,38家省级龙头企业、60家地市级龙头企业对湖南茶业的拉动作用远远不够。即便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半机械半手工的生产线也离“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相去甚远。在长沙县的一个茶厂内,上世纪70年代出厂的揉捻机锈迹斑斑,却还坚守在岗位上。拿古丈毛尖来说,几年前,不少湖南的加工企业只配有一台复干机,集杀青、烘干、复干于一体,至于揉茶工艺则完全依靠手工。而地处河南的信阳毛尖,早已在70多条茶机械加工生产线的轰鸣声中,年产优质干茶近200万公斤。
原始的制作工艺和简陋的加工设备,使湘茶品质出现危机。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对2012年第四季度广州在售茶叶、袋泡茶等产品的抽检结果,共有14批茶叶、袋泡茶产品被检出不合格。其中,包括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的黑砖茶在内的两款产品因稀土过量而抽检不合格。著名的安化千两茶则由于传统的竹木包装易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等原因,一直无法大量出口。而受产品质量问题影响,每家企业每年都会有茶叶滞销,只是量的不同。
现代化企业必须配备现代化装备。2007年5月,全国第一条绿茶炒青自动化加工线在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下称“湘丰茶业”)正式投产运行,包括900多平方米的无菌生产车间,整个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公司下血本保障了产品品质,更留下了宝贵的研发经验,我们决定自己研制设备。”在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内,技术员朱克军介绍,“公司去年已经生产了15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都是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制。”湖南壶瓶山茶叶有限公司花费400万元采购了一条全自动初制生产线,这个“新伙伴”令公司副总经理孙龙杰大为赞赏:“所需人力从12个减至4个,以前掺夹烟味或烧焦的次废品率高达20%,现在已经没有次废品了。”
但敢于如此行动的仍是少数。郑红发介绍:“湖南拥有全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不超过10个。毕竟一次投入就是几百万元,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无法承担。而且机器要有一定量的鲜叶才能维持运行,没有上千亩的基地也不建议考虑。”
茶,除了热饮,还能怎么喝?据统计,1997年中国茶饮料总产量仅为20万吨,2002年达到405万吨,如今的茶饮料已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位居第三。然而,湖南茶叶多为原料性商品,绝大部分企业均为初制、精制加工厂,产品局限在绿茶、黑茶、红茶等基本茶类,速溶茶、饮料茶以及食品保健、医药等方面的新产品少之又少。
湖南历来是茶叶出口大省,2013年的出口量居全国第二。可量大质低,湘茶长期以散装成品或初制毛茶的形式贱卖。湘丰茶业的厂房内堆放着数百个编织袋,工作人员李青解释道:“这里面装的是用于出口的低档茶,每袋约有50公斤,但一袋的价钱还比不上一斤名优茶。”原料价格低廉,但在国外经过深加工后就变身成新产品,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从中国购买原料再返销中国,甚至就在中国收购原料在广州加工再销给中国人,每公斤的价格就从个位数变成了三位数。
“一个产业的后市场占附加值的70%,湖南一定要加大茶叶的后市场研发力度。”湖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建议,要借助创新来深度开发茶叶功能,让茶叶可以像美容行业、医药行业那样实现跨行业开发。2012年,石门县引进湖南天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延长茶叶产业链。公司从残次茶中提取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成分,浓缩成粉末后以高价出口至欧美的制药企业。然而,这样的企业并不多,全省3000余家企业中仅有3家从事茶叶深加工。
近些年,安化黑茶势头强劲,产量占据了湖南茶叶的半壁江山。但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雨却认为,过去的产品已基本不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升级换代的产品。”为此,今年5月,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合作,加快“傻大黑粗”的黑茶“变形计”,研发出速溶茶、袋泡茶等新产品。
“产品最终还是由市场来决定。在人们的印象中,泡茶喝茶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茶叶的消费群体中‘鲜肉不多。要扩大内需,就只能从年轻人下手。”郑红发主张,“将茶叶与其他辅料拼配、调和,深挖出更多适合年轻消费者的新产品。”在他看来,日本的抹茶、英国的立顿袋泡茶早已打入中国年轻人市场,国内的天福集团也研发出袋泡红茶、绿茶蜜酥、绿茶巧克力等茶食品。湖南要想开拓市场,还需在基础研究上下足功夫,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风味,加工出合适的产品。
在1990年全国名茶评比会上,湖南的“东山秀峰”和“洞庭春”两种品牌茶,分别被评委打出了102.54分和102.33分的高分,这足以证明,当时的湘茶品牌誉满全国。可是,曾经的品牌优势在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后,老品牌的无形资产没有继承下来,新品牌又未打响,导致了如今湘茶品牌的尴尬现状。
“茶叶70%的利润在销售,贴上一个商标,价格就能翻番,所以现在的品牌很多很杂。”郑红发介绍,湖南的茶叶品牌有近1400个,甚至一个茶园就有一个品牌,可谓是“麻布袋装钉子,个个想出头”。在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安化黑茶估价13.58亿元,排名27位,只有“黑老大”普洱茶(52.10亿元)的四分之一。而与排名前列的“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相比,无论是品牌规模、知名度,还是营销手段与技术都有较大差距。
品牌不响,导致了湘茶市场的萎缩。长沙高桥茶叶城开元极茶业的老板刘佳巧是福建安溪人,来长沙十多年的她表示,目前在高桥茶叶城有100多户商铺都是老乡。按刘佳巧的说法,安溪铁观音在茶叶城占据了六分之一的江山。“高桥茶叶城有商户近600个,来自福建经营安溪铁观音的应该有160多家。”高桥茶叶城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了刘佳巧的话。湖南本土茶被“大举攻占”之势已十分明显。
对此,茶叶所所长包小村认为关键是品牌整合。每个茶类只打造一两个品牌,可以由区域品牌统筹成产品品牌,如福建就着力打造安溪铁观音,一个品牌走天下。
然而,品牌整合之路并不容易。我省曾希望把全省的品牌整合成5个公共品牌、10个企业品牌。但一番商讨后,并未找到一个既有好的历史文化、又能兼具各类风格的茶叶品牌。更重要的是,一些茶企出于自身利益,各自为政,不愿整合品牌形成合力。“要想在短期内由政府出力整合成几个品牌不太现实。一旦整合,产品的包装要换,原有客户也可能流失,在还能维持温饱的情况下,没有企业愿意冒险,将利益拱手让人。”郑红发坦言,“只有当市场供大于求时,经过优胜劣汰,一些效益低的企业就只能放手,依附于大企业。”
企业要想不被淘汰,还需自己发力。郑红发对此建议:与其拼命扩建茶园,不如先将品牌打响。“怡清源”作为湖南茶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是营造品牌的典型代表。创业之初,怡清源茶业没有一亩茶园,却将产品展示在大型百货商场的茶叶专柜。渐渐有了名气后,公司才开始建茶厂、设基地。如今,怡清源茶业已拥有700家连锁专卖店、1万多个终端网点,茶叶基地也发展至12.5万亩。
2013年底,湖南首家专业茶叶电商大茶网成立。据媒体报道,大茶网运营第一年就吸纳了300余家线下门店,传统销售额达1.2亿元,电商销售额则达3.5亿元。放眼全国,亦有买买茶、尚客茶品、第一茶叶网等茶叶电商佼佼者。
与此同时,全国绝大多数的茶企仍挣扎在电商鸡肋中。2009年启动的也买茶网站曾赚足眼球,终因融资、管理、渠道开发等原因在短短两年后停业。同病相怜的还有山东、福州等地的热门电商平台。从整体上说,国内茶叶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九成以上的茶叶电子商务企业,呈现的业绩只能用惨淡形容。
但在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时代浪潮推动下,不少企业仍在前仆后继,冲锋陷阵。安溪县的茶叶电商数量早已超过10000家;在2014年举行的中国三峡第四届“茶艺节”上,13个省市区的50多名茶商与电商签约金额达2000万元;据工信部门统计,迄今80%的安化黑茶企业已“触网”。
电商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想好怎么做。农产品无法完全统一规格,同一个品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是形态各异,因此网上商品的图片和买家收到的实物往往不一致,这就严重影响卖家的信誉。再者,名优茶的“色香味形”只能进实体店泡上一壶方可感受,也不适合“上网”。在郑红发看来,大众茶、外形紧压的黑茶、风味较浓的特色茶在网上的销路会比较理想。如符合这些要求的怡清源茯苓砖、黑玫瑰在天猫旗舰店就销量颇高。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怡清源的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近4000万元。
即便如此,也有一些茶企负责人曾诉苦,电商的品牌宣传、网络维护、配套人才等投入是无底洞,表面上销量高,但回报率比想象的低很多。就目前来看,湖南乃至全国的茶叶电商仍在摸索中前进,好的盈利模式还被掩盖在重重迷雾中。
湘茶之魅力,基于生态,精于品质,名于品牌,兴于产业。如何重新起跑?包小村的建议简明扼要:做好基地、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实现安化黑茶、名优绿茶、红茶、黄茶、茉莉花茶等多种茶类共同发展,发展包括出口在内的精深加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