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交响曲
2015-05-30耿建蕾
摘 要:克里姆特的绘画才能是惊人的,他几乎在整个绘画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壁画、天顶画、架上油画、(从肖像画、历史画到风景画)然后是建筑装饰,镶嵌画。但克里姆特又是一个独具个性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作品堪称集写实绘画与精湛工艺于一体,人物形象的写实性与装饰图案相融合,大量使用金银箔、珐琅、珍珠、宝石、珊瑚等天然材料来完善作品的审美和提升作品的观赏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其具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来品读独特的克里姆特艺术。
关键词:克里姆特;象征主义;装饰意味;镶嵌风格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画坛上,居丝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是一颗孤独而灿烂的星辰,一生勤奋作画,在绘画中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出金碧辉煌,富有装饰风格的作品,成为奥地利最著名的绘画大师。
“我只是一名日复一日从早到晚画画的画家,画人物,偶尔也画风景。我没有谈话和书写方面的才能,特别是要对自己或者对自己的作品必须说些什么的时候更是如此。对于作为画家,值得注目的只有这一点,想了解我的人则只能通过观看我的作品,从中来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想做什么”。大师给了我们了解他的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克里姆特的世界。
金色的大地开满鲜花,金色的树枝蜿蜒出金色的枝芽,生命如同此树一样,在金色的和风中涡漩着蔓延开来。在这金色的背景下,一边的美丽少女身着金色华服,手托黑发,站在开满鲜花的柔软草地上,期待着望着远方;另一边,一对恋人深情相拥,鲜花的明媚色泽与富丽雍容的衣着交相辉映,陶醉在爱情带来的满足中。这是克里姆特受比利时实业家阿道尔夫·斯特克雷委托,承担在布鲁塞尔的豪华壮丽的宅第“斯特克雷府”的装饰壁画《生命之树》、《期待》、《满足》。
“斯特克雷府”组画是一组装饰性极强的壁画,克里姆特在创作过程中熟练地使用了大量金箔、银箔、珐琅、珍珠、宝石来镶嵌这组壁画,昂贵的材料所带来的质感是绘画无法企及的,画面产生金光闪闪的视觉效果。我们无法给这幅作品下定义,它究竟是一幅画,还是一件工艺性极强的工艺品。这种镶嵌风格不仅在油画中绝无仅有,即使在工艺中也是独树一帜。
克里姆特对“金色”的运用和对镶嵌技术的热爱,首先是受家庭影响,居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年7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的布姆加特。他的父亲埃伦斯特·克里姆特是一个有名的黄金工艺师和铜版雕嵌工艺师,在当时的欧洲,传统手工艺一直不登大雅之堂,身为匠人的父亲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下,微薄的收入养育一个7个孩子的家庭显然很是吃力,因此,克里姆特的童年时代生活困苦。然而,他从小就从父亲那里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工艺技法和金银雕刻的知识,后来入工艺美校学习的克里姆特一直对精美的素材和精巧的手工抱有极大地兴趣,因而他最早把传统手工艺运用到绘画创作中,使一度被看轻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1989年到1909年是克里姆特绘画创作的“金色时期”。也是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正面评价和巨大成功。金色时期最著名的作品除了有开篇介绍的“斯特克雷府”装饰壁画外,还有《阿黛儿·布洛赫鲍尔夫人》(1907)与《吻》(1907- 1908)。
在这两幅作品中,奢华的黄金色调的大面积运用,演奏出华美动人的乐章。克里姆特对黄金色调的特殊喜好除了来自家庭的影响外,还源于他对马赛克镶嵌装饰的兴趣。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他教堂中的镶嵌画让他叹为观止,尤其是《查士丁尼皇帝及随从》、《蒂奥多拉皇后及随从》,克里姆特在1903年访问拉万纳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这种镶嵌画。当时,与之一同旅行的友人记述到:“克里姆特的确感动了。虽然他什么也没有说,但这一点是明确的。旅行之后,克里姆特将意大利马赛克的镶嵌技法加以调整用于自己的作品。
《阿黛儿·布洛赫鲍尔夫人》又有“奥地利蒙娜丽莎”之称,是克里姆特“金色时期”的代表作,金色调几乎笼罩了全画,高贵华丽,金碧辉煌。克里姆特巧妙的将阿黛儿安放在他所喜欢的正方形画布里,使用一层金粉涂层来营造背景那闪烁发光的观感,阿黛儿身体周围弧形的包围圈中镶嵌着椭圆形、正方形、螺旋形装饰图案,人物的服饰上用了闪亮的黄金箔片镶嵌,具有象征性的眼睛布满了阿黛儿的身躯。克里姆特用写实的手法塑造金色装饰层中阿黛尔精致的脸庞和优雅的手臂,将她置身于金碧辉煌的纯装饰性平面图案之中,仿佛被深深禁锢着,不可企及,不可触摸。所以,此画又称“金色的阿黛尔”。
克里姆特的《吻》如同闪烁的星光一样美丽,作品富于装饰性,极具情感。一问世,马上博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奥地利政府收购了这幅绘画,而后,此画成为20世纪最通俗的作品之一,在《吻》中,镶嵌装饰的效果最明显地体现人物服饰的金色区域,这一镶嵌区将一对爱侣环抱在内,与外部世界隔绝。人物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样,而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有着很强的装饰性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
至此,我们能够看到克里姆特绘画明显的综合风格:人物形象的写实性与装饰图案相融合,金碧辉煌的色彩基调,浓郁的装饰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同时,克里姆特还吸收了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的民间木版彩印年画的装饰要素,把绘画的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油画表现形式。他的作品《伊丽莎白·巴霍芬——埃赫特的肖像画》和《弗里德利·卡玛利亚·比尔的肖像画》中,背景人物的形象使用年画中的戏曲人物作背景,显得别有情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克里姆特的名字已经传遍了整个奥地利,1910年在世界最著名的现代美术展——两年一次的威尼斯国际现代美术展览会上,组织者专门为克里姆特提供了一个展室。作为奥地利绘画领域的领导者,克里姆特在当时非常独立,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奥地利,甚至极少离开维也纳。尽管如此,他活跃于19世纪欧洲的美术界,成为维也纳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正是这份保持了他精神层面的独立性,使他能够用独特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像一颗启明星,孤独、坚定,提示着新世纪的来临。
参考文献:
[1]《外国名家作品选粹:克里姆特》人民美术出版社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世界名画家全集:克里姆特》何政广著 [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
[3]《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詹葡著 [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
[4]《克里姆特》(英)简·罗戈夫斯卡 (英)帕特里克·拜德著 [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耿建蕾(1982-),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