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体验感悟“前、中、后”
2015-05-30栾爱琴
栾爱琴
体验感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小学数学课堂应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善于捕捉体验撞击产生的“悟”的火花,因势利导指引孩子的探索方向. 于是,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孩子体验感悟的前前后后,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笔者以为:
一、体验感悟前,老师,你能为孩子准备些什么
未雨绸缪,缜密细致的课前准备、深入的学情分析,永远是优质课堂的先决条件. 笔者认为孩子在体验感悟之前,教师应该做到:分析学情,深入钻研教材,明确体验感悟的进程与核心.
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状况,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对学习的思维从哪里起点,在哪里受阻,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开孩子的思路,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将知识结构、学生身心需要、课堂资源、教学方法等统筹兼顾,明确课堂让孩子体验感悟的进程与核心. 在执教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想”时,笔者发现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很难去寻找什么策略,学生认为他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解题,同时他们也很想尝试解答,因为他们有着解答这类问题的相关经验,几节课的试上,我感到这就是“学情”.
那么,教学本课时该如何设计呢?我觉得没有必要把策略搞得多玄乎, “倒回去想”,就是体验感悟的核心. 而为学生感悟策略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在活动中深化感悟,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是课堂的正道.
上例通过有层次地体验两道例题的解答特点,孩子感悟到“倒过来想”在解答特定问题时的优越之处. 在体验感悟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产生了尝试和自主探索的冲动,通过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中感悟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体验感悟进程中,教师,该如何因势利导地引领
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的问题、出现的错误、发生的争论等等,都是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制造、循着这样的“势”去因势利导. 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下“驻足”,在体验中顿悟,迸发灵感,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策略. 在学生体验感悟的进程中,教师的引导要做到:引而有序、导而有度、悟而有助.
前例,教学“倒过来想”时,笔者是这样去引领孩子体验感悟的.
(1)体验“顺”和“逆
① ②
师:看谁算得快,有答案了就直接报.
师:比较两组题,哪组算得快?为什么啊?
生:第一组快,因为第一组的题目顺着想,而第二组题需要倒过来想.
(2)体验倒过来想
分三次呈现例1的题目意思,让学生独立解答,唤醒学生倒过来想的解决问题的意识,课件演示学生初步感悟解决这道问题“将果汁倒回去”“倒过来想”的策略,教师适时地引导提问提炼出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3)深入感悟策略
教学例2时着重使孩子的体验、感悟明朗化. 引导学生认识顺着整理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情发展的顺序. 倒过来逆着事情发展的过程往回推就能解答这类特定的问题.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机智地因势利导,引领孩子的体验感悟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享受数学学习的精彩.
三、体验感悟过了,是不是意味着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验感悟过了,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体验与探索后,发现方法、感悟规律、总结经验、发明创造、在实践中运用,才是教学的归宿.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那种有见地、有思维含量的发现、创造却不多见,这需要教师在孩子体验感悟的进程中,不断地鼓励引领、精心地呵护和长期地培养.
“倒过来想”例题学完,孩子有了基本的还原解决问题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教学任务的终点.
出示练习: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 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默读,大声读一读)
上过该课的老师都知道,这里学生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是回避还是再体验这个错误,笔者做了这样的引领:
尝试,再集体交流分析(课堂出现了两种争论:有的说25先乘2再加1,有的坚持25先加1再乘2).
师:同学们,这样说不行!得找一个大家一听就懂的办法. 想想,读懂哪句话才能知道是先乘2再加1,还是先加1再乘2呢?
生:“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这句话.
师:对,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不仅拿出了一半,而且还多出一张……(相机画出线段图或流程图:一半多一张送给小明)
师:很好,现在大家对事情的发展搞清楚了,那你能上讲台来结合图给大家说说到底是先乘2再加1,还是先加1再乘2吗?
正确的一方开始了热情洋溢的比画,错误的一方也逐渐明白了错误的原因.
让孩子经历必要的体验,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发现、创造的意愿,有效地呵护、引领,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悟、产生震撼、萌生思想是课堂的正道.
在综合应用、拓展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为深入,对数学本质的了解更为深刻,对数学学习本身也会更为热爱. 数学课堂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体验、感悟、再创造,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让知识内化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