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缓解对策
2015-05-30谢春桔
谢春桔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但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高年级学生中,英语水平两极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本文就小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的现象采取的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两极分化;对策
英语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孩子的学习态度会发生变化,从很喜欢学英语到学习兴趣衰退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热情随年级的增高而递减,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浓厚,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上课时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性较高,成绩普遍较好。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与知识难度的增大,有部分学生就缺乏了学习热情,甚至产生焦虑、厌倦等情绪,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那么对于小学生英语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一、关注全体学生,给学困生多一点关爱
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的课堂上孩子们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充分的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并且以鼓励的语言和和蔼态度来鼓励孩子们,让学生们大胆地说,激发出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性。
在班里我把学生分成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教学中我采取的措施是抓两头、促中间。对于学困生我慎用批评,多表扬激励,让他们树立信心,上课尽量多提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我也采用了“一帮一,共促进”的方法,让优等生和学困生搭配坐,上课时时提醒他们,一起进行合作学习并督促其完成家庭作业。选取能干的英语小组长,让小组长当小老师,监督、帮助本组同学的英语学习。在作业布置上分为两类作业,即A类作业和B类作业。A类主要针对优等生,让他们更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及方法。B类作业是比较基础的,针对学困生的,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功感。关注得更多,学生也会得到得更多,两极分化的局面才会有所改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首先,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学英语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原则。除了对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等小学英语学科中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掌握外,我们还可以在充分领悟各种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索其操作原则,明确在教学中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愿望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其次,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创造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参与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我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多与他们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平时的课堂上多运用比赛法,可以是小组间的比赛或男女生之间的比赛,这样他们会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在玩中学,学习效果会更好。平时我也经常用歌曲操练法,将单词、句子放在歌曲或儿歌中让学生操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我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实践证明,学生如果经常体验失败,会导致退缩反应,以致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课堂40分钟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我们要向时间要效率,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以求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运用信息反馈,争取家长的配合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各司其职,分别发挥着重要职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潜能生的行为习惯最初是在家庭养成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因此,只有充分赢得家长配合,才能使潜能生得到有效转化。
我们通过家庭访问、告家长书、家长来校、家长会议、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正确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英语学习,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如录音机、收音机等。同时,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督促、引导,多采用“肯定教育”方式,使之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我们要尽力缩小学生的学习差距,减少或杜绝人为的分化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希望的火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信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以鼓励表扬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之有趣,学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