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015-05-30程立旺
程立旺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作为“一切学科之母”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要求不仅是必须的,更是应当突出于其他学科。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笔者通过对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认为,其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丰富的思想内涵,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进取心等内蕴,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语言文学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而后者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影响至深。语文教材中不光有着除政治教材之外的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语文篇目本身拥有的“隐性”思想倾向也是以“正面说教”为特点的政治教科书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例如,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成轮台”、“西北望,射天狼”等诗词名句,《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发出的牢记祖国复兴使命的召唤等都是重要的素材。再如,教材中还有许多对事业忠贞不渝的感人形象。如,因为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更需要火种,因此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珍藏七根火柴的无名战士,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危难关头,应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解析作品,更要教师不能忽略隐含在文章中的人格精神。比如,讲《春》和《背影》时,作者朱自清的热爱自然的情怀,对中国传统家庭理念的认同,以及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高尚的生活情趣,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素材。
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丰富的美学因素,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审美陶冶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而审美观同样是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是脍炙人口文学著作,而且相当多的篇目又是出自古今中外文学巨匠之手,这就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使这些作品本身的审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说,利用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可称为“晓之以理”的话,那么,利用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来进行价值观培养则更多地侧重于“动之以情”。至于如何有效发挥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则是对语文教师的较高要求。具体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声情并茂的朗读读演示、讲解时的生动描述、创造性的复述、活灵活现的课本剧表演,以及以声光电进行演绎的多媒体手段等,不一而足,关键是因文、因人、因时,灵活选择运用。
例如,上《背影》一课时,可从动情地介绍了自己的父亲开始,学生受到感染,就会自然而然地由人及己,想起自己的父亲,并进而产生述说冲动……这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被带入教师预设的情感氛围当中。家庭价值观的培养与提升,就在这种“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了。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是追求的是人类的天性使然,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探求真正的美——人性美。教材中大量的以人物活动为主要素材的篇章是最好的美育教材。例如,《散步》一文中,“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在面临长辈和晚辈时,所显现出的庄严的使命感,即是人性的闪光;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在冷漠的环境中,仍不失悲悯之心,更是让人看到人类的希望。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进行“审美注意”,那么,便可引导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之外,荡涤心中的尘埃,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形成健康、健全的价值观。
此外,在充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美的意象进行再造想象,也有益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文学作品中的美高度融合,在再造美的同时也完成对了自身的美好品质的再造。学习课文《沁园春雪》时,学生被作者笔下的北国雪景深深陶醉,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作者对日出之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抒情散文片断。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思路也非常活跃,写出的东西也十分精彩,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审美活动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这比单纯的政治宣教要有效得多。
再如,在教读了《故乡》一文后,学生无不为旧中国农村凋敝破败,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而感到压抑。这时,笔者通过展示闰土原型后代的新生活、鲁迅故乡新貌等图片,使学生从今昔对比中感悟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从而加深对今日幸福生活的认知,自觉构建起了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审美取向。
三、走向四十五分钟之外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锻造健康、完整的人格,完成价值观的全方位构建
在思想教育中汲取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原因。《新课标》也明确地将定期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之余,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人格实践场所,以完成学生价值观的最后“淬火”。例如每逢教师节,学校一般要号召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写一句祝福或感恩的话,或者是让学生动手制作个小礼品等。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在此间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组织教师节演讲会,要求学生为把反映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写好,利用课余、假期时间深入到老师的生活当中去,以增进了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在弘扬尊师重教精神的同时,更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
当然,课外实践活动应当和课堂活动有所区别。它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但绝不是把课堂教学搬到课堂之外进行。例如,学了《与朱元思书》一文,教师们一般会带学生去“游山玩水”,以期学生从饱览秀美河山的亲身实践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但我们也决不应当满足于斯,更要藉此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即使是许多跟课本毫无联系的课外活动,只要是健康无害的,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例如,有学生喜欢饲养小动物,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也可给予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主动了解、探究有关知识,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也养成了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人格也随之变得更加健全了,诸如用硫酸泼熊、虐猫之类的残忍行为也就不会发生。
以上所谈的,只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教学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句话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当有更加感性的内涵。例如要求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看似并非教科书中的要求,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课堂之内,还是课堂之外,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