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徐德银
徐德银
【摘要】医用化学基础是医学类院校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具体实施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入手,对案例教学法在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医用化学;应用
医用化学是医学类院校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等,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打好必要的化学基础。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医务人员,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如何改革医用化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群众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是当前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医用化学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案例分析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医务工作打好基础。教师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应主动、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术和医用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来讲解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医用化学基础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于选取的大量案例都与医学相关,真实性、实用性强,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接触到医学案例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去。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再从实际回归到理论,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飞跃和提升,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明白自己需要学什么,还缺什么,从而巩固了专业思想,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医用化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由于选择的案例和提出的问题具有客观性,教授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增强,突出了医用化学基础与医学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医用化学基础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讨论,查找相关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关系密切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在以后的医务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在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必须围绕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去选择相关案例,所选案例要体现医用化学与医学的相关性,突出医用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医用化学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医用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工作能力。
(一)案例的准备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所选案例,既要能融合所要传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难易适中、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医用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去。作为医学类的老师应该利用假期参与实践工作,或到医院了解实际案例,除了上课还要与有医生经历的老师交流学习,通过实践积累大量案例,为案例教学奠定基础。
(二)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所在。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处理好目的性和实用性的关系。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同时应该选择教师能够驾驭,学生容易理解的案例,还必须考虑案例的实用性。
其次,处理好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关系。选择案例既要通俗易懂,又必须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不能够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另外,所选案例又不能太过于简单,太简单会使学生感到没有难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应该选择难易适中又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案例。
比如在讲解怎样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课程时,举了这样一个案例:“重庆一家公司的白领上班时突然出现胃痛症状,吃了胃药之后并没有缓解,后来胃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加剧,同事将她送到医院后,检查诊断为碱中毒。”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碱中毒?
人体的正常PH值为人体的正常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在这个条件下,免疫细胞的战斗力最强,人体的免疫力功能最好,PH过高就会出现酸中毒,PH过低就会出现碱中毒。pH值发生偏差造成下降,免疫细胞的活性将大幅度降低,免疫功能将随之减弱,而一些病毒和病菌却是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最强。同学们应多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多吃碱性食物,如:海带、蔬菜水果,保持弱碱性体质。当肾功能障碍时,往往导致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失调。专家解释,苏打水作为一种碱性水,对人体内的胃酸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但不宜大量饮用,也不适合所有人群。像胃酸分泌较少的胃炎患者,就不宜经常饮用,否则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另外,如果长期饮用苏打水可能引起碱中毒,轻则厌食、恶心、头痛、抽搐,重则昏迷,尤其老年人及肾脏病患者。这个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对生活中常有的胃痛症状,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动力。通过思考问题,学习关于酸碱性相关知识。
(三)教学环节的安排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课前教师应该把准备工作做好,掌握案例的运用方法,并准备好问题。还可以结合幻灯片充分展示案例相关图片,给学生做几分钟的详细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几分钟。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鼓励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一定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不能放任不管。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要肯定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将部分真实案例引进课堂,了解医用化学与医学的相关性,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中理解医用化学基础的理论、原理和观点,将课堂中所学习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进而深刻把握课程内容,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共事能力。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够改善传统教育中单方面传授的弊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1、注重案例的真实性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它的真实性,不能有任何的修饰和删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际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把医用化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学生只是课堂中的观众。很多时候都难以调动学生们参与进来,提问也只能让少数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思考这个问题,积极的参与进来解决问题,这样他们便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选择案例必须考虑学生的基础
由于现在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难易适中。选择太难了学生会出现排斥心理,没有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就达不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选择太简单的案例,很可能无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选择的时候既要考虑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4、注意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问题提出后,只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独立思考,集思广益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马上就公布答案,一个人唱独角戏。只有让学生进行了足够的思考,他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使其掌握课堂上的一个知识点。
5、注重对任课教师能力的培养。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当好导演和培养演员,为此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有计划的组织教师与医务人员交流会。只有了解一线的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才能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为输送医院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一些弊端,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要适当的与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创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碧映,陈畅乾,唐元兢,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一92
[2]王引兰.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綦旭良.《医用化学》在卫生职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5).
[4]冯立明.护理学理论案例教学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3).
注释:
梁瑞峰,原福胜,白剑英,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