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轼涉梦词的审美特征

2015-05-30吴光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苏轼

吴光德

内容摘要:苏轼的词作有三百五十首左右,其中就有近七十篇写到了“梦”,其数量在历代写“梦”的文学家中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苏轼是运用梦的集大成者,他的这些涉梦词有着别样的审美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的梦词是对自己坎壈人生的感悟和对个体生命的自我审视及对人生的自我超越的反映。

关键词:苏轼 涉梦词 审美特征

一.化实为虚的空静之美

由于濡染佛老,苏轼善于把禅的妙语、机锋,老庄的空灵透脱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使得他的涉梦词呈现出一种空静之美。这种空静不是虚无,而是喧嚣过后的沉静,是看穿忧患后的圆融通透。正如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所说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1],这里“静”它是为了统摄“群动”,“空”为的是包罗“万境”。

如苏轼的《永遇乐明月如霜》,这是首记梦词,文中所记是作者当时在徐州夜宿燕子楼因梦关盼盼而发出的人生感叹,上阕写秋夜、明月、好风,无限清凉的境况下,睡梦中梦见关盼盼,惊醒后无处可寻的怅然心境;下阕语意沉郁,“天涯倦客,上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说我早已疲倦了远在天涯的漂泊,而故乡被远山阻隔,望穿秋水仍无法回去。“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又是何等的惆怅,写到这里作者的情已酝酿到排山倒海般苦涩,势必将来个一泻千里的派遣而为快,如若这样,这必将落入俗格。显然苏轼没有这样处理,他巧妙的用“梦”来轻轻泄掉这浓得化不开的愁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诗人从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以梦境空灵超宕出之,感慨人生之梦没醒,只因欢怨的情感还没有了断。这样,诗人巧借于“梦”使得这首词清丽脱俗,传达出一种带有禅意的人生空幻、淡漠之感,隐含着某种要求解脱的出世意念。偶然间读到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的后几卷二十六谓此词:“脱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一唱而三叹的笔调。

二.“醉”与“梦”的结合营造出双重梦境

“醉”与“梦”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种神志不清、虚幻迷离的特征。苏轼的涉梦词往往都是伴随着酒醉而生发的,“醉”与“梦”结合给我们营造出双重的梦境。

如《醉落魄·离京口作》此词上片写到月色蓉蓉,云彩是那样淡淡,二更时从沉醉中醒来,发现自己正在一只刚出发的小船上,从船舱向来路回望,只看到一片烟雾迷蒙之中的孤城。歌宴场景人历历在目。下片承上,描写醉后的形态。他把头巾歪在一侧,扇子掉落在船板上面,好像连人也要滑滚下去似的。从中“巾偏扇坠藤床滑”,将他的醉态刻画得是那样逼真。诗人真是醉得不省人事,忽然记起来,刚才还真做了个梦。想把梦说给别人听,却找不到一个聆听者,小舟载着在迷蒙江面上漂浮着,没有终止。然而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贴切,就像这只小船,随波飘荡,真是身不由己。要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又在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四川?词上片最后两句话“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与下片最后两句“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相呼应,上片的“酒醒”与下片的“梦觉”相呼应,两两呼应就营造了一种梦幻似的结构,让人分不清是醉是梦,是真是假,是现实还是虚幻,于是就形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似有还无的双重梦幻的结构。

苏轼涉梦词中“醉”与“梦”双生对举非常多,如:“酒力渐消风力软……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函辉楼呈徐君猷》)、“梦中了了醉中醒”(《江城子》)、“白酒新开九醖……身外傥来都是梦”(《十拍子·暮秋》)、“一费江湖费五年……相逢一醉是前缘”(《浣溪沙》)、“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世事一场大梦,把酒凄然北望”(《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等等。

庄子在《齐物论》中对梦有过这样的描述梦:“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2]意思是说当人在梦中,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有时候在梦中还做着另外一个梦,等觉醒后才知道一切都是梦,只有彻底觉悟了的圣人,才会知道人生就如一场大梦。由此可见苏轼真乃造梦高手,他用“醉”和“梦”给我们营造了梦中之梦。

参考文献

[1]黄任轲,朱怀春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64.

[2]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56.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武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