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墙上的斑点》解读伍尔夫的社会关怀思想

2015-05-30王卫红

作家·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识流弗吉尼亚伍尔夫

摘要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作品开山之作。通过作者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方法,我们可以解读出作品更深刻的思想蕴含,看到作者思索人生、关爱社会的博大情怀。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社会关怀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是意识流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她意识流作品的开山之作。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轰动,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小说讲述了“我”一午后在壁炉前吸着烟,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我”所有的意识都围绕着这个斑点蜂拥而至,像幻觉一样络绎不绝。“我”想到了前任的客房,想到了生命的神奇,想到了圆形的古冢……最后从虚幻的意识中回神过来才看清楚,原来这一斑点只是一只蜗牛而已。其实对于这个斑点是什么并不重要,最主要是通过这一斑点,“我”的意识流动产生出各种想象,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反映,是“我”对世界的态度和认识。

《墙上的斑点》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环境描写,也没有故事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思想感受,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变化莫测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我”是谁没有明确交代,从内容推测,应该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一位女管家抑或一位女房客。但这并没有影响读者对这篇小说的兴趣,读者更注重的是“我”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和意识流动。于是,我们看到在这些漫无边际的遐想中,既有自然景物描写,又有生活描述,还有对社会对历史的点击,中间还不时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悟。

《墙上的斑点》自从发表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很多文学爱好者和学者的青睐,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许多文学批评家也对该小说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但从研究成果来看,多是围绕着意识流创作方法和技巧展开的。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除了意识流创作手法研究之外,还有更深刻的思想蕴含。 通过一个“斑点”为核心而引发出来的各种联想,总体上都存在一定的象征意义,对这些意象进一步升华研究,就能挖掘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解读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情怀。伍尔夫在这篇小说里对社会的关怀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伍尔夫出生在伦敦,童年时经常和全家去康沃郡的

圣·艾夫斯小镇避暑。从某种意义上讲,伍尔夫的童年时光很多都是在乡村度过的。圣·艾夫斯在伍尔夫的幻想和作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是一个度假天堂,有可以纵情嬉戏的海滩,有鸟语花香的果园,可以看到海豚和海狮在大海里快活的嬉戏。这一切为她作品中的自然写作提供了直接素材,并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伍尔夫的作品中,乡村和自然一个是重要的主题。在长篇散文《读书》中,伍尔夫生动地描述了她儿时在晚上捕捉飞蛾的情景:

“飞蛾出来了,是黄昏时出现的疾飞的灰娥,它们造访花儿就只在一瞬间,颤动着双翅, 看上去模糊不清”。

伍尔夫通过自己的笔触,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她把大自然视为人们生活中的平等角色,透过自然的视角启发人们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各种生命的相互关联性。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的意识触角伸展到了自然界,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她在文章中描写了弯曲下来的粗大的绿色茎条,杯盏形的花,勾画出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面:“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樹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

母牛、树木、小河……这么宁静和谐的自然界是伍尔夫一直向往的,人们可以躲在这里避开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从而“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其实这样的世界本来就应该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但是现代工业社会已经让这个世界完全变了模样,人们竟然苦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情景,而这种清净纯洁的自然界也好像把我们给抛弃,因为它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我们”。

不仅如此,伍尔夫还进一步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她写道:

“我懂得大自然耍的是什么把戏——她在暗中怂恿我们采取行动以便结束那些容易令人兴奋或痛苦的思想……大自然忠告你说,不要为此感到恼怒。”

在这里,伍尔夫用人称代词“她”指代大自然,体现了人和大自然在现实世界中的平等意识。并且伍尔夫使用拟人化的动词“怂恿、认为、忠告”等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性格特征。依照大自然的忠告,“我”抛开令人不悦的现实, 任凭自己的意识天马行空,一会是长在小河边的一棵树,一会又跑到炎热的午后,看那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最后看到这棵树的顽强,以新的形式开始又一生命旅程。

伍尔夫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向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年代,而现代社会工业发展的代价就是破坏大自然,同时也污染人类的心灵。因为正如生态学者西格德·奥尔森所言:“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所引发的不仅是物质与肉体上的伤害,它还可以导致人们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生活意义的迷失。”(谭晶华,2010)在《墙上的斑的》这篇小说里,伍尔夫通过自然的视角,表达了人类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启发人们去思考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探索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这对自然生态日益恶化的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从小生活在复杂又缺乏稳定性的家庭环境里,人际关系对于伍尔夫而言永远是一个不能释怀的问题。在某些人看来,她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糟糕。在同年代的人们眼中,她“敏感、严苛、神经错乱、脆弱又偏执”;她“满嘴脏话,尽管带着上层社会的腔调”;她“言语恶毒,不讨人喜欢”。但这些表象都不是完整真实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真实的伍尔夫是理性的、自由的、敏锐的。她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孜孜不倦寻求一种自由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伍尔夫对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反映在她对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理想的追求上。她是20世纪“女性主义”的代表。她认识到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他们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悬殊。男性凭借“男性话语权”统治世界,女性即使争取到一些平等权力,也还是处在男性统治世界中。伍尔夫认识到,要想获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必须呼吁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女性话语权”。

《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19年,当时的英国刚结束男性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维多利亚时代不久,父权制思想还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还没有争取到和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女性作者更是不受到重视和尊重。50年前,艾米莉·勃朗特在写《呼啸山庄》时不得不采用性别模糊的笔名和选用男性叙述者,这样作品才能顺利面世并得到公平的对待。伍尔夫在这篇小说中敢于直接用女性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者,足见她追求女性自由平等权利的勇气和决心。

不仅如此,在小说内容上,伍尔夫也自然地与女权主义联系起来。例如,小说中的妇人抱怨说:“……也使人想起已经去世的人的说话方式,衣着打扮……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很明显,伍尔夫意通过这位妇人之口在抨击传统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男性的观点掌管了妇女的生活,他们设定标准,并建立所谓的“惠特克的优先权次序”。伍尔夫认为妇女缺少艺术或知识的成果就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是外在限制她们力量的结果。如果不是“优先权次序”的存在,社会就会呈现和平的景象。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伍尔夫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伍尔夫的一生也可谓是命运多舛。她才华横溢,但却倍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她出身名门,身份尊贵,但却受到自己兄弟的骚挠。社会上对她的作品不去关注,却非议她的私人生活,这让她倍感痛苦。伍尔夫认识到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在随后发表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也同样表达了对社会歧视女性的愤慨,同时也呼吁女性为争取自己思想权利而斗争。可以说,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也是她追求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一种呼吁和追求。

三 人与社会的关系

伍尔夫的作品曾经受到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批评,说她只注重人的内在意识活动和情感世界,缺乏社会观察,没有社会现实意义。但事实上,伍尔夫的作品创作没有局限在自己的意识世界里,也没有被自己所生活的小环境所束缚,而是热切地关注着社会现实。在《墙上的斑点》这篇意识流作品中,她也揭露了动乱不安的社会现状,批判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灾难,斥责了父权制对妇女的压迫,表达了她提倡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在小说一开始,伍尔夫就开始回忆看到斑点时的情节,接着她又回忆起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结合伍尔夫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就象征着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也就是当时欧洲的衰落景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爆发了经济危机,由此引发了社会危机以及人们的思想危机,人们开始怀疑高度文明化的工业化社会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伍爾夫代表了当时比较激进的一种思潮,她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矛盾,发出了社会变革的呼声。

从小说本身来看,这篇小说的形式就颠覆了传统小说创作的标准,伍尔夫反传统的意识也足以得到证明。但是她毕竟是一个作家,并且是一位没有社会地位的女性作家,她没有足够的力量改变整个社会。所以,她便想到了“无数红色的骑士”,他们潮水般跃过“黑色岩壁”。伍尔夫的社会思想不仅体现在她打破旧社会的变革意识,还在于她有勇气去构想出一个新社会。随着思想意识的无限蔓延,伍尔夫描绘出了一个秩序井然,“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的新社会,一个“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的美丽大自然,一个人人得其乐的“乌托邦”。

四 结语

由于伍尔夫的作品多关注自我意识和描写人类的内心世界,所以一些文学批评家曾经指责其作品缺乏社会性。其实,在《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里,尽管通篇都是人的意识活动描写,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已经跃然纸上。所以,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是疏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在小说人物自由不羁的意识流动下,我们看到的是伍尔夫关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是她对社会变革的热切希望以及对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新社会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弗吉尼亚·伍尔夫,黄梅译:《墙上的斑点》,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王义国,张军学等译:《伍尔夫随笔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苟丽梅:《解读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思想蕴含》,《社科纵横》,2004年第8期。

[4] 谭晶华:《诗意栖居的典范——薇拉·凯瑟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的生态批评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3期。

[5] 王卫红:《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33期。

[6] 余淑芳:《穿过意识的迷雾寻找一个真实的世界——伍尔芙〈墙上的斑点〉解读》,《神州》,2012年第15期。

(王卫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意识流弗吉尼亚伍尔夫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