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确定适当的教学方式
2015-05-30赵会革
赵会革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把新的《课标》的基本理念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呢?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我觉得,要把学生由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把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向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改变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当注重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该如何确定适当的教学方式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思考。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其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的个性不同往往会使其关注的焦点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习。
作為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陌生的,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起点。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接触得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作业情况,给我们反馈了大量很有用的信息,这是我们了解他们最为直接的方式;其次是了解他们以前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翻看一些幼儿园采用的教材,向幼儿园的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或向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情况,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等;再次,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反馈出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原有的认知水平。这样,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数学经验,认可学生对新知识的不同着眼点后,可在此基础上组织活动,并通过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个性,从而体现多样的学习方式。
二、认真钻研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因材施教。同样道理,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不应从头到尾只选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9加几”时,教师可选择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提炼、概括出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寻找出最优的、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在学习分数的写法时,由于这是人为规定的,教师可选用讲授方式,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而在认识了几时几分的时间后,教师可选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其实,讲解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虽说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式,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亲自经历事物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学生进行收集资料的实践操作、合作讨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只要运用得当,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积极的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
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启发式教学。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教师可通过指导“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的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让小学生自己通过验证来获得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点拨小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教师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进程,适当巧妙地点拨,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和顺畅,也提高了小学生的活跃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不断设置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然后通过师生的讨论让小学生不断获得启发,最后他们自己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充分利用新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为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作了一些改变,如:呈现一个学生根据知识点提出了一个问题,或呈现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等;除此以外,新教材还编入了很多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或是问题,或是情境,使之成为课堂上师生可以一起交流的话题。
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被教材习惯性的规定着,教学过程非要跟着教材走不可。例如教材上是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就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说出一样的问题;教材中出现合作交流的画面,几个学生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算法,课堂上也要大家讨论说出这几种算法……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非实质上的改变。
我们要改变教材观,把教材提供的内容当作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素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帮助,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我们只有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适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激活课堂教学
行为实验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低年级的小朋友如果受到老师或同学的表扬,他的喜悦之情会表露出来,注意力会更集中,兴奋度会更浓,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注重学习过程的激励性评价,及时抓住评价的时机,让激励的话语,及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体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即地的评价,会让学生自此至终充满自信,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交流,时时体会到平等与尊重,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当学生的口算速度很快时,我会说:“你算得真快,和老师一样快!”对爱动脑筋,想出不同方法的学生说:“你的方法真好!”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说:“没关系,坐下想想再说,老师相信你能说得好的。”教师这些看似平常的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勇敢地一次又一次站起来表述自己的意见,真正让评价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