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5-05-30尚黎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队友心理素质

尚黎华

[摘要]心理健康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运动实践促进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健全人格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2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生理、心理等方面和谐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个性。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在增强学生身体机能锻炼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人才需求量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分数,甚至在部分父母、教师眼里,学习成绩高于一切,而忽视了身体机能的锻炼,更不用说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尖子生”。近年来,社会上时有发生由于病态心理导致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事件,严重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由此看来,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更重于身体健康,即便是身体有缺陷,只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能立足于社会,反之,则不然。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体魄,更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心理缺陷,提高其心理品质,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关系,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尝试、启发、点拨、电教等多种教学方法,多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小竞赛、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中,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进一步消除自身的孤独感和封闭心理,获得安全感和友谊,进而保持积极乐观、愉快向上的心态,从容友好地与他人相处。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学生青春年少,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不服输,在比赛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看到自己所在的团队输了,不是指责队友就是挑剔获胜队的不是。这时教师如果不及时疏导,轻则导致争吵,重则发生打斗,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及时劝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队友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融洽的气氛中打造一个和谐上进的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同时,在比赛时,教师既要看到学生的技能比赛成绩,也要注意成绩以外的闪光点,以便在总结时及时给予肯定,进一步激励大家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愉快地进行比赛。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的溺爱,缺少兄弟姐妹间的和谐,比较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或情绪低落,萎靡不振。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心理障碍,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针对这一现状,体育教师要学会及时引导学生稳定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譬如,在球类运动中更注重团队的合作,往往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导致整队失分。队友之间极易造成不团结的局面,容易产生谴责、沮丧情绪,失误者更是胆怯,影响正常发挥。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既要稳定失控者的情绪,给队友鼓励,又要帮助沮丧者分析失误原因,走出低落,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学会调节情绪、稳定自己,共同在竞争中有愉快的体验,在竞争中超越自我。

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每一个体育项目的完成,都伴随着参与者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譬如,田径项目的教学枯燥无味,尤其是中长跑练习既苦又累,往往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打怵,甚至半途而废。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跑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贯穿意志品质的教育,鼓励学生敢于战胜自我,同时,提倡大家互相加油、鼓励,激励比赛者勇敢顽强地奔向终点,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比赛结束,教师在表扬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对能坚持到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五、合理评价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应关注人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这对学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除及时给予表扬外,还要在学期结束的考核中体现出来。同时,在评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成绩时,除了量化考核外,还应大量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而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合理地评价一个学生,进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只有合理地评价学生,才能增强其信心。

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注重心理素质的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队友心理素质
坑队友专业户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