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音乐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模式探索

2015-05-30周隽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农村课堂

周隽梅

[摘要]农村音乐教学是中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推进有效教学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有效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86

农村高中音乐教学历来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更是如此。可是学生有学习音乐的权利,虽然他们的自身音乐素质与课本所具有的知识相距甚远,作为从事农村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在教学中推进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据我所知,我们当地大部分农村高中两个星期上一节音乐鉴赏课,遇到放假、考试,课时就更少了。所以学生都很珍惜每节课,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适当降低要求,一节较好的农村高中音乐鉴赏课并不难有。

比如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课前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充分运用学校广播站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播放《黄河大合唱》以及钢琴协奏曲《黄河》。就这样一口气播放半个月,“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由开始的被动欣赏到后来的主动哼唱,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其次,请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作曲家的生平简历等。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唱主题音乐,请学生介绍音乐家生平,让学生讨论作品的时代意义。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又教唱作曲家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二月里来》……带着所掌握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聆听、积极地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1.新颖的导入,要在瞬间把学生带入音乐情境当中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与音乐体验,是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导入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那么,怎样导入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从而点燃这根导火线呢?

用相关的生活话题导入音乐,会显得自然贴切,也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我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人在疲劳时或孤独时最常见的是否是听听音乐、唱唱歌放松?

用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他们的对本课音乐主题的理解。如欣赏贝多芬的作品,我用人皆熟悉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导入。

文学艺术导入音乐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和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而这些都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相关因素。

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这里仅仅是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导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更具创意、更深刻的导入。在设计导入方案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本课主题部分是否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所涉及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与欣赏水平;是否能更好地表现主题、衬托主题;是否显得自然和生动。总而言之,导入要灵活,既要设置悬念,又要贴切课本知识。

2.简洁而又合理的提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输送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师生感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恰当的提问就像“引线”和“催化剂”一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紧凑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例如,我在给学生欣赏非洲民间音乐时,首先提问非洲民间音乐有哪些特点?为什么鼓是非洲音乐之魂?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会比稀里糊涂地聆听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3.简洁而又精确的总结,使人意犹未尽

小结,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那么,这一笔该如何“点”才能让眼睛富有神韵呢?

在小结的过程中,提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不要急于回答,而是静静地思考一会儿再作答。这个思考过程是学生回味和体验音乐的良好空间,是学生从一个深层次上思考和自我领悟音乐的过程,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时引导学生升华音乐主题,发挥延伸功能,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及音乐电视节目,让学生在课外学以致用。例如,欣赏中国民歌后我总结:民歌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创作的,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小结既能让学生来进行,教师点评;也可以教师根据课本与课堂的需要来总结。

4.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可使教学丰富多彩

当然,教学方法要灵活,把比较、听辩、体验、探索、表达、强化、想象等多种方法灵活地穿插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固有的格局,变沉闷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变教师主导下“讲风太盛”的教学为合作的教学,使音乐课多一些互动,多一些温馨和鼓励。例如,欣赏《亚非民间音乐》,让学生在理解两大洲的音乐特点时,试着唱唱呼麦(此唱法确实神秘),打打非洲音乐节奏(节奏复杂多变),哼一哼它们的旋律(亚洲旋律丰富优美,非洲旋律简单易学)……就这样,农村孩子也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人格魅力

在教学中,教学语言、教学态度以及教师仪表都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语言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优化其语言必须做到教学语言的准确,语调适中,表达规范,富有感染力。特别要强调的是,注意简洁的同时并具有启发性、提示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用声调、速度、音色和情绪交织变换的手段,描绘特定的情境,促进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带入一个音乐的世界。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它加快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有机结合,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开拓思维,探求新知,有所创新。教师要力求能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自如地向学生展示乐曲中间的任何一个片断,并请学生欣赏鉴别乐曲的多种表现方式,再辅以恰当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体验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感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怕费事,应尽可能做些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实际上,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间接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未来学生的竞争压力会很大,而音乐无疑是最能使人放松、释压的方式之一,让学生会选择欣赏音乐作品,是每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农村音乐教师也不例外。因此,农村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探索出高效模式,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农村音乐教学出一分力、发一分光!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音乐农村课堂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甜蜜的烘焙课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