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的原则和策略

2015-05-30倪兆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教学内容

倪兆峰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应遵循源于生活、反映时代、服务教学、形式多样、富有内涵等原则。可将生活情境、社会热点案例、实践体验等引入课堂,以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情境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66

生活化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进行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学以致用”的传统教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同样不谋而合。而当下高中政治教材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更加强调了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主要通过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来实现。本文以高中政治课为例,分析高中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一)源于生活

情境生活化意味着教师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现实生活相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更容易完成知识的迁移,也更容易有所共鸣和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身边的事件、现象,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对活跃课堂有积极作用。

(二)反映时代

情境源于生活,则势必带有时代色彩。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引入能反映时代脉搏的时政要闻、社会焦点,或者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生活琐事中摸到时代的脉搏,引导学生开阔眼界,促使学生将关注的目光从自我生活延伸到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服务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服务于教学,最终导向教学内容。如果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所需的时间就会相应拉长,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简而言之,情境的创设需紧扣教学内容,需简练,需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揭示。

(四)形式多样

生活情境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情境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使情境形式有助于恰到好处地展现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不过于单调,导致学生反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情境的创设应有学生的参与甚至由学生主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富有内涵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传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选择的情境需具有一定内涵,能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判断真假,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一般而言,教学情境的创设多采用正面材料,有时为揭示问题本质,负面材料也可选用,但需慎用,要帮助学生认识负面材料中行为、事件的恶劣性质,以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高中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的策略

(一)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是一门枯燥、无关现实生活宏旨的学科,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对教学的开展极为不利。教师要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逐渐向成人靠拢的敏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很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因此也很乐意购买服装、护肤品等物品。因此在进行消费观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从这个角度着手,创设以下生活情境:学生小A与妈妈一起逛街,看中了一件标价300元的衣服,希望妈妈能买给他做生日礼物,但妈妈以衣服质量差、价格贵为由不同意购买。妈妈觉得学生应该穿得朴素一点,想给小A买另一件价格比较便宜的衣服,但小A觉得那件衣服土气,埋怨妈妈不舍得为他花钱,于是与妈妈发生了争执。妈妈听到小A的话,有些动摇……引入这样一个情境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小A和妈妈的消费行为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妈妈该不该给小A买那件300元的衣服?为什么?如果你是小A或妈妈,你会怎么做?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以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创设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一方面可引起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课堂内容生活化,学生更乐于接受,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二)将社会热点案例引入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的材料、工具、方法、环境已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当中,材料、工具、方法、环境应从生活中来,从社会中来,而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应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因此在创设有效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除了将学生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还应适当将社会热点案例引入课堂,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虽然社会热点案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但确确实实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选择。例如,“富二代”“星二代”等话题群体的一举一动通过越来越普及的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却具有极强叛逆心理的青少年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进行“人生价值”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从这方面入手,以正反两个方面举例。如通过退休后远赴山区支教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朱敏才和孙丽娜、一生为麻风病防治工作尽心尽力的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肖卿福、曾是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最后却因强奸罪获刑的李天一等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这些问题紧扣“人生价值”的教学内容,却又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这种方式一改以往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畅所欲言创造了条件,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轻松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将实践体验引入课堂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离不开财务管理。如高中政治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厘清关系,还应教会学生一定的财务管理技能,将学生在财务管理方面获得的体验和实践引入课堂。例如,在学生掌握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基本概念后,让学生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设计理财方案,或者教师虚拟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和理财方案,并提供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该家庭近期的消费计划等信息,让学生评价该家庭的理财方案是否合理,并设计一个更合理的理财方案。这样有助于纠正学生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无关的错误观念,可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理财体验,促使学生树立规划消费、合理消费的科学消费理念。

总之,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更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社会接班人的要求。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