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文本构成与意义
2015-05-30李嘉乐
摘 要:《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性别具一格,文章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儒林外史》反思型深隐结构与纪传性外部结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喜交融而又冷峻的问题风格,丰富了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
关键词:儒林外史;文本;构成;意义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内涵丰富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它在小说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结构上的创新,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它以人物为主要的对象,但是有蕴含有一定的编年结构,按照一定的实践顺序来对人物与事件进行描述,这样独具匠心的行文结构,最终形成了一部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巨作。
一、《儒林外史》概况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人。他具有清醒的小说结构意识,在小说的结构上的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对晚清小说的一次重新洗牌。小说创作风格是用写实的笔触来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对于“功名富贵”的认识,揭露了人性腐朽、虚伪的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少数人对于人性的守护。在语言风格上,已经开始尽量运用白话,以讽刺的手法来表现人性的复杂多变,達到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一大高峰。在小说的结构艺术的创新,历来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其开创了新的小说创作的结构艺术。在小说的结构艺术中,有内在和外在的结构之说,内在结构更多的考虑到的是内在的思想性,而外在结构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大局而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在做这样的尝试,其所叙述的故事所表现出的美学意蕴是一种悲喜交融的风格,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文人的反思意识,这一点是其它很多小说所不具备的。
二、反思型深层隐形结构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行文结构有一种反思型深层隐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贯穿在作者对于小说中每个故事的叙述之中。在隐形的结构中,叙事不同身份地位人对于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对士人群体的历史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而这样的行文结构,更加的有利于反思。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的细致的精神状态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描述,一类人是渴求功名富贵,另一个类是对功名富贵较为淡薄的人。总体上而言,主线是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闲斋老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由此可见,这位闲斋老人对于《儒林外史》的内在的思想结构的认识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功名富贵的观念为主线,贯穿这条主线的不同对象的不同经历,但是最终都会回落反思。
三、传记型外部结构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这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有着传记一样的外部结构,这样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交相呼应,使得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统一,使得作品的内容显得更加的饱满。以讽刺为主的笔触,以不同身份与现状的知识分子对于功名利禄的精神状态变化,每一个人一个故事展开,形成了一种显而易见的传记型外部结构。纪传性的结构模式,就是对于人物刻画有一定的要求,而《儒林外史》对于人物的刻画笔触绝妙,每一个人物一个成长史,最后对人物的所思所想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反思,这就与其内在深层隐藏结构想结合,结构模式环环相扣。这就需要调整好内在反思深层隐形结构与外部传记型结构相互映衬。使得全书有血有肉,但是《儒林外史》对于内外结构的处理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到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瑕疵。内在的深层隐形结构只注重对于思想深刻性的挖掘,而忽略了外在结构的变化。
四、内外结构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儒林外史》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对后世这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例如《《官场现形记》等就是对《儒林外史》的模仿与借鉴,但是却很难达到《儒林外史》的水准,就是因为对于形式与内容的把握不够精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是一篇好的作品所要呈现出来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多人对于《儒林外史》的模仿为主,只模仿到了形,却模仿不了其思想内核,在内外在结构的完美结合下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整体上来说,《儒林外史》是以一个中心人物和主要的情节为主,以中心人物为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于是看似松散的结构却有了一条较为明显的主线,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很好的统一。这一点是《儒林外史》在小叔创作艺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举措。
五、结语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开创的内在反思型深层隐形结构以及纪传型外部结构丰富了小说的结构艺术。其以知识分子的功名富贵为主线展开的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描述,使得形式与内容趋于统一,达到了长篇讽刺小说的完美状态,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在思想上以及结构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佟瑞坤.《儒林外史》结构新探[J].武警学院学报,2013(07).
[2] 叶楚炎.地域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2013(01).
[3] 陶诚.《儒林外史》艺术结构的审美价值[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李嘉乐,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