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5-05-30张林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张林成

[摘要]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实践情境仿效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41

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就本人的一点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展现实景,创设知识生成的直观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出示真实的事件背景、介绍有关的实际操作、梳理相关的知识链条、对比抽象的逻辑关系,就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直观、形象、清晰,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改变过去教师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凭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对耳朵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和任务的做法。例如,在讲轴对称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3——5幅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其次图形动画演示对折,观察图形的特点,顺势导入课题,学生看得明白,觉得好奇,激发了求知欲,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激发思维的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维的可能。面对问题,学生会有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会产生思维的动力和反复思索问题的强大内驱力,可见,通过问题来设疑和创设情境,会直接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去探究。如讲勾股定理时,出示某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屋时的图,前墙位置已定,在只有皮尺的情形下,工人准确地确定了侧墙的位置,你知道他是如何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找到的?又如在讲圆一章时,出示老婆婆在扎锅圈时扎得非常圆的图,你知道为什么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小组互动,论辩释疑,创设优势互补的合作情境

合作学习、互动互助、协同操作,是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让学生在合作中去讨论、去争辩、去表达、去倾听、去交流、去评价,从而感受在合作学习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的快乐感及和谐性。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一位学生在平等与探讨的氛围中开展学习,课堂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得十分轻松愉快。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到小组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争论,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指导,让他们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协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 开展活动,培养技能,创设手脑并用的实践情境

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力抓手,开展一些生动有趣、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比如游戏、测量、讨论、竞赛、割拼、设计等,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丰富了情趣,知道了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还让学生参与了锻炼,掌握了技能,增强了操作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内角和是多少,也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证明,而是先让其度量,其次剪拼,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再找求证的方法,学生不一会儿,得出了多种证明方法。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面大,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掌握了思路和方法,既增强了能力,又形成了技能。

五、 自我“表现”,榜样引领,创设学生易学的仿效情境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初中学生而言,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除正常的课上传授怎么做外,其他课堂教学当中,也应该注重言行举止,以积极的心态、文明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严谨的做法,耳濡目染学生,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温馨和谐的气氛当中得到熏陶。例如,课堂教学中,工整的板书、亲切的语言、明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等都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