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促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

2015-05-30顾小卫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任心理健康心理

顾小卫

[摘要]由于社会、家庭的各种原因,造成了一部分特殊的孩子,他们敏感、脆弱。针对这部分学生,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38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特殊原因造成了一部分特殊的孩子,他们与同龄人相比,表现得更趋于敏感、自闭、固执以及偏激等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帮助这些特殊学生,使得他们能够改善和克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个人成长和班集体整体发展,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学生个体情况,积极地摸索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多一份信任——正确地提升自我期望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信任,对于心理缺乏关爱的特殊学生而言,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是开启他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师不但要充分信任这些特殊学生,而且要引导班级其他同学信任他们、亲近他们,使他们从身边师生的信任中受到鼓舞,获得前行的动力。在信任的力量感染下,特殊学生就能得到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丢弃胆小懦弱和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积累下,逐步形成自强自信的信念,提升自我的期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待特殊学生时要及时地展开沟通,摈弃那些生硬的条条框框,努力将教师的外部要求与学生的内部需求结合起来,相信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将语文教与学建立在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上;同时教师还要为这些特殊学生尽力消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藐视以及家长的训斥等等,使得他们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抬起头来,鼓足信心,不甘落后。如在教学《背影》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以此作为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教师为学生明确了预习步骤,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指导。在检查预习效果时,教师有意识地向特殊学生倾斜,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并能抓住他们的小小闪光点给予鼓励。

二、找一个位置——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要启发学生寻找正面的自我感受,逐步积累积极的自我评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这些特殊学生不仅仅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更要科学全面地认知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也有清晰明确的认可。只有帮助特殊学生找到自己在同伴之间的准确位置,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并在集体的认同感中找寻到积极的自我感受。

在引导特殊学生进行自评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互评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努力克服畏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风趣地引入采集自网络的《学生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让学生根据从课文主旨中获得感受去评价这个充满戏谑的《学生铭》。在轻松的笑声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一部分特殊学生表露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自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耐心地倾听,对于他们自嘲般的“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表示理解,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为他们细致地解惑,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使得他们形成一个科学、全面的自我认知,增强了这部分特殊学生的耐挫力。

三、换一种期望——合理地协助自我定位

教师要协助特殊学生设定合理的自我期望值。一个恰当的期望,有利于促进这些特殊学生自身的心理平衡,避免他们陷入不必要的自我否定和连续不断的挫败感中去,使得特殊学生也能获得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暗示着他们不要急于求成,面对挫折要能够学会正确地分析失利原因,找出失败的根由和问题的根源,重新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取实现自我的突破;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特殊学生转换自我认知的角度,学会以人度己,从而形成对自身的合理期望。

如在教学《三颗枸杞豆》一文时,教师在课末组织学生模仿电视中的访谈类节目,以“昨天·今天·明天”为话题进行表演,三人为一组,分别扮演主持人、三叔和“我”,聊一聊从文中感受到的生命的意义。在活动中教师着意让部分特殊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减轻了这些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了教师强加的角色定位,使得他们能够从旁观者、引导者以及当事人的不同角度去体验勤奋好学、成人成才的励志主题,再现了课文的主要情节,收到了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有一些特殊学生在模拟访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了“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的口号,让人震耳发聩。

总之,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的结合是一个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小心实践的领域,只要我们秉承教书育人的使命感,真挚地呵护特殊学生敏感而脆弱地心灵,就一定能够让他们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得到幸福的成长!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信任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