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意”还需“得法”

2015-05-30王丽玮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芙蓉诗歌探究

王丽玮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比重不容忽视,如何利用课堂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曾就《涉江采芙蓉》一课做了点教法的尝试,欲与同仁切磋。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2》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篇幅短小,但孕育丰富的情感,选自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上,都是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极好范文。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将课型设计成“以自学带互学”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汇总后形成“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案”。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引导学生侧重对古典诗歌鉴赏方法的理解和体会,努力让学生在“明其意”后“得其法 ”,能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读其他同用法诗歌的妙处。

课堂分为四个环节: 首先由我导课,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将课堂交给学生主持。

之后由学生主持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经过汇总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形成统一意见。

课堂的重点在第三个环节:小组展评、规范明确。主持人组织全班同学分组就相关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做进一步的拓展、补充。

最后由我总结,提问、巩固重难点知识。

这种课型借鉴了教改中的先进理念,具体操作后喜忧参半。高兴的是看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课前的充分准备让他们课堂上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因为是学生主持,基于她对文本的理解以及综合知识的储备不足,对课堂的把控出现了一点纰漏,有些组写在黑板上的诗句没能对应上相应的问题,但能在几十位老师听课的情况下稳住阵脚,实属不易,总体是非常出色的。最令人欣喜的是除主持人的能力得到锻炼外,课堂独自发言学生人次占全体学生半数以上。课堂上展示出来的课外拓展的诗歌近十首,都是学生课前借助各种资料自主学习后找到的,而且课堂有了主动的交流、讨论,互助互学,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增强了。

最让人担忧的是少数学生看不到行动,依然保留着原有的习惯,坐等着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游离于课堂之外,机械地看着周围的变化。尤其是课堂问题的提出这一环节里,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提问意识或不具备提出高水平问题的素质。这应该是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顽疾”。

教学结束,思考远没有结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 的著名论断, 那么怎么教才能“不教”呢?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办法。

第一步就是有效质疑。“学贵有疑”。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由老师代替思考,课堂由老师做主。其实到了高中,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也明确了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一些不甚艰深的课文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借助相关材料自主学习。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只要想到问题,资料的来源更加广泛,没有必要课课把知识举到他面前供他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无数实践证明,通过自己努力,吃到的东西才是最香的。

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往往和他们的基础、习惯相关,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最后的学习效果。强化自主提问意识,先限量再求质,“逼迫”学生动脑思考,适时引导学生有效质疑,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凸显出高中语文的教学特点。

就本课而言,篇幅不大,意境优美,粗读似乎很简单。但情感丰厚、手法具有典型性,就很适合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时我引领学生注意几个质疑点: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质疑,古典诗歌也有不同体裁类型;可以在困惑处质疑,只要是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可以提出来;可以在重难点处质疑,这一点可以借助手头的相应资料;可以在概念易混处质疑,对比中明确等等。

具体来说,学生想到《古诗十九首》的常识知识并不难,但如何结合诗歌体会钟嵘在《诗品》中所称:“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一定是个难点;同样是八句,每句五言,似乎是首五言律诗,其实是首乐府诗。如何准确判断,又是个问题;“采芙蓉”是简简单单的生活情境,还是别有深意?抒情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精妙之处……从文体常识、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到表达技巧,随着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启发以及老师的点拨,所提问题由浅入深,越来越有价值,最后汇总为需要课堂共同讨论、明确的问题。

第二步是有效解疑。质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疑。解疑方法的培养影响着解疑能力的提高。解疑的方法很多,本课的教学综合了多种方法——独立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探究法、迁移探究法、比較异同法等,课堂教学以“合作探究法”、“迁移探究法”为主。讨论中合作,达成共识,再选出代表发言。虽然也有不发言随大流的现象,毕竟比老师讲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那些预习做的好的学生,表现更为活跃。 “移情入景”、“主客移位”的写法理解上,主要采用了“迁移探究法”,在多首诗的鉴赏中,学生的认识逐渐明确,实现了能“举一反三”的目的。

高中生学习古典诗歌,会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会把握意象、想象意境进而多角度分析作品情感、鉴赏艺术手法。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方法,激发阅读传统文化的热情,自觉敬畏经典,畅游于诗歌的海洋,吟诵名篇佳句,感悟古人情怀,涵养性情,放飞心灵。才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课一得”,《涉江采芙蓉》一课有的老师侧重引导学生诵读,在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指导断句、语速、语气、语调;有的侧重探究事(采芙蓉)与情的关系;有的侧重训练学生依文本想象作文的能力。我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赏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境及品读“主客移位”的方法上。我个人的最大收获在教法的变革上,虽然课前较平时费时费力,但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有让我惊喜的表现。有理由相信这一堂课能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和互助意识,有益于其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芙蓉诗歌探究
弯弯歌
诗歌不除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的芙蓉李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诗歌岛·八面来风
轻嗅芙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