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与高校内在灵魂的重塑

2015-05-30田天徐冀宁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田天 徐冀宁

摘要:高校教师应明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实质与精髓。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学术能力水平是重塑高校灵魂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的高校师德建设已成为重塑民族之魂的引擎。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07-03

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与实质

“学为人师”就是高校教师要在综合学识或某领域的专业学术上能够达到成为他人教师的水准,即学高为师;而“行为世范”就是要在言行、思想品德上能够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典范,即身正为范。只有真正践行了这八字方针,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其内在精髓与实质如下。

学为人师中的“人”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人身边具体的人(如学生、朋友、同事、亲属等);“学为人师”是一个赋予其担当教育使命的称谓,更是警示其永不懈怠的词语。只有不断地完善和超越,才能使自身获得成为他人老师的智慧与能力,才能使身边的人“见贤而思齐”,这与高傲自大的“好为人师”在本质上是南辕北辙的。

行为世范的“世”是指与此交融的外在环境和联系,指高等教育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大背景。教育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上层建筑的内涵,每个国家(地区)、每个民族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目标、方式等都有其特殊性,而且教育在不同国体的国家之间更是存在着差异。但是,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普时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凡是崇高美好的人格和品行,均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共同敬仰、追寻、参照的航向标。“行为世范”的精髓与实质就是要使教师的言行成为当代社会的楷模,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即“万世师表”。

不断学习、钻研和拓展知识本身也是一种行为,体现了学为人师与行为世范的高度统一,即做到“行为世范”的一个充要条件就是要“学为人师”,且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常言道,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也可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一个注脚。

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对重塑高校内在灵魂的启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对中国高校内在灵魂的重塑,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协调与发展都有着很现实的启示意义。高校教师直接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学生,承担着塑造和培养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并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任务;高校文化氛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均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言道:己不正焉能正人、打铁尚需自身硬。2014年9月29日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指导文件堪称“有的放矢”,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贯彻。

(一)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当代中国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采用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的部分,毫无疑问要接受国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指导而不能脱离现实政治制度、社会制度而存在。邓小平曾告诫我们:“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1]习近平也曾告诫我们,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就澄清了一些人的思想浑浊,纠正了一些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条亦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所以,高校教师必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把握好政治与学术的统一关系,确立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

目前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甚至是偷换概念式的思潮,即高校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不应具有意识形态性;高校教师无需承担政治或意识形态使命,高校教师学习、传授属于执政党理论范畴的东西会侵犯学术自由和行动民主等等。应该说,任何国家的自由都是在法律框架内的限度自由,如在教学过程中鼓噪、推崇“三股势力”等,就阉割了自由的伟大与神圣;实质是披上了自由的外衣,却成为了扼杀自由的斗士。反之,社会主义制度从来不排斥自由,并将自由作为一个终极的追求目标;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让“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判断言行是非的六条标准:“(1)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3)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4)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5)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6)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2]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并早已有机地融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成为了国家法律与全民意志;高校教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决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背离毛泽东思想。

总之,提高政治素养与繁荣学术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高校“去行政化”的探索与举措,并非是“去党化”、“去意识形态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应“修身、正身”并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准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极个别高校教师信念缺失、行为不端、甚至道德败坏,涉嫌学术抄袭、批发出卖文凭、侵贪科研经费等丑恶事件,催生出“教育腐败”这个新名词。教师这个圣洁的职业和群体,近些年却沾染了许多病菌和污物,并暗含着可能随时导发社会危机的风险源;如果再加上“蝴蝶效应”,就会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应该说,高校教师道德的缺失或沦丧一般源自于价值观的确立问题,这必须引起高校职能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的高度关注或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曾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八大”亦构筑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道德信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延伸,也是高校教师加强道德建设的航向标与座右铭。高校教师理应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与规范,身先士卒地践行敬业奉献、厚德载物、身正为范的价值理念,努力使自身成为社会的楷模,并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与此同时,高校的师资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管理部门等应当在师德的引导、考核、评价、监督等方面有所作为;借助党纪、行政监督和司法惩戒的有力武器,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准,并真正构筑起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其学术、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们对不断发展的世界的认知是一个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目前已进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应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途径、方式与求知结构已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其学术、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并号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高校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努力更新知识并向深度发展,不断为自身“充电”以“强硬自身”,至少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所讲授的课程中具有较高的水准,真正不辜负“学高为师”的要求与期望。只有这样,整个高校才能够不断地创造出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也才能担负起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实施培养后续人才的任务,承载起高校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三、让高校的师德建设

成为重塑民族之魂的引擎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非常质朴地诠释了当代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和预期目标。高校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是教授青年知识、塑造青年人格、培养青年品德的象牙塔,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与发展走向,绝不容许任何污垢玷污其神圣的晶体;重塑高校的内在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能否真正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价值信条。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创新则国家创新、青年担当则民族担当。师德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践行;再美好的理念、再完善的机制,如果束之高阁或仅作为风雅的花环,就会形成“烛光”下的灰暗圈,并退变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高校的师德建设刻不容缓。否则,我们即使不被国外的“岛链封锁”所绞杀,也极可能会被自身教育职能异化的“癌细胞”所窒息。

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的今天,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中国高校尤其是高校中的教师群体,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重塑民族之魂的引擎职责,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06-19(1).

(责任編辑:方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