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与学情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

2015-05-30张艳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选择学情文本

张艳

摘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议论性悼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简练,又饱含浓烈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变序式教学法、问题支架式教学法、语感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选择语文教学方法应遵循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立足文本、基于学情的原则。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文本;学情;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41-03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新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整套教材中的第一篇议论文。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基于文本特点和学情,可将本文教学目标确定為:揣摩关键词句、重点段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深刻内涵;根据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动情诵读、品词品句等方法,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感情。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巴班斯基认为,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为了更好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体悟作者的情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变序式教学法

就教学程序而言,语文课文的教学程序,大体可分为常序式和变序式两类。常序式是按照课文的结构顺序,由句而段,由段而篇地分析讲授;而变序式教学,是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入手,打破文本的结构顺序,或从中心辐射扩散,或逆推回环倒转,逐层揭示文本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本。[1]

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作者在总论马克思的贡献时先说对于革命实践,后说对于历史科学的贡献,由主到次;在分说时,先说对于历史科学,后说对于革命实践,由轻到重。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强调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即应该有那么一个集各种光线于一处,从而又发射各种光线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契机和纽结。教学过程中,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句话作为解读文本的“焦点”,不仅可引导学生梳理和把握全文的论述内容,而且可促进学生理清文本的内在结构,从而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确定突破点。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解马克思几种身份定位(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的基础上,抓住“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句话,明确马克思最重要的身份是革命家,由此引领学生进入对文本的深度学习。

其次,扩散突破点。围绕关键句中“首先”和“因为”两个关键词,逐步扩散,引导学生寻读段落,梳理文本内容,概括出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及两方面贡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

最后,返顾全篇,贯通全文。继续围绕关键句,引导学生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内容入手探究文本主体部分的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二)问题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指代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框架。问题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以支架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建立问题链,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最终达到有效建构知识的目的的教学方法。[2]

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情,立足文本,围绕“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和“文本表达的情感”设计两组问题,每组问题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并对问题进行分解,形成问题链。如围绕“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在恩格斯心目中,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旨在通过筛选文中的关键词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明确马克思是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身份;(2)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最主要的身份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句,从而聚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句话,以此作为突破点,展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3)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其次是一个科学家?这是问题链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对段意的梳理,概括出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具体贡献,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第六段的分析,明确马克思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从而理解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把握其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4)既然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其次是科学家,那么,为什么不先说“首先”,而先说“其次”?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分述部分由次到主的论述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总说由主到次的思路得出;(5)为什么总说与分述的顺序不一致?引导学生探究这种结构安排的原因及作用,领悟作者的匠心所在。

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问题一和问题二是对学生最基本阅读能力的检测,问题三是关键,解决了它,问题四和问题五就能迎刃而解。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文本的外表深入到肌理,理解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

(三)语感教学法

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借鉴写作方法,训练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等都可落实在语感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体悟作者情感时,不仅要理解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而且要能够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以及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教学中,以比较揣摩法为主,辅之以美读感染、语境创设、切己体察等语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从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四个维度品析、玩味文中的关键语句,探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切实提高品读分析能力。

二、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实践性是由语文课程的特点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实践,即履行、践行、动手、操作、行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自主地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有教无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以语感教学法为例,在学生读析、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从四个维度(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深度解读文字。多次、多形式的诵读,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比较揣摩,学生自然会感受语言文字的深度和厚度,不断走向文本深处,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的情感,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从而切实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立足文本

教学方法并不是由某种“理念”产生,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立足文本。立足文本,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议论性悼词,教材将其编入议论文单元,选择教学方法时便要从单元整体目标入手,强化学生议论文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其次要充分考虑文本自身的特点。本文的主体部分总说与分述的顺序虽不一致,但条理清晰,语意连贯,这与作者用了过渡性和承递性语句有很大关系。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对这些过渡性和承递性语句的分析来梳理全文结构,这种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容易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停留于表面,而变序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梳理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自然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另外,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朋友,他的讲话不仅在于悼念和歌颂马克思,更在于激励后人继承马克思的遗愿和革命事业。这种将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的艺术特色,是本文别具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还要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以及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这就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揣摩、体会。语感教学法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让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了马克思的精神世界和恩格斯的情感世界。

(三)基于学情

教师在“吃透”文本时,还必须“吃透”学情,方能“以学定教”,保证“教”与“学”的一致。学情,应具体到学生的文本学习的情况。课前,教师一方面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议论文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需通过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阅读文本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问题支架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围绕关键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從语言文字中找寻答案,概括出文本的内容要点,明确文本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这些做法都是基于学情。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潜入文本深化,才感受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在思考与对话中,才逐步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议论文阅读思维能力。

选择教学方法,既讲求科学性,又讲求艺术性,关键是要契合文本与学情。另外,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方法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晓云.变序式教学法例谈[J].安徽教育,2001(4).

[2]高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2(19).

(责任编辑:张志刚)

猜你喜欢

选择学情文本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