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粤语的英源外来词看粤文化内涵

2015-05-30邵兰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粤语文化内涵差异

邵兰珠

摘 要:粤语含有很多外来词。粤语的英源外来词多以音译为主、半音译半意译为辅。大量的“粤味外来词”慢慢渗入中国人的生活,并以特殊的使用特征和趋势发展着,其背后包含深刻的粤文化内涵。

关键词:粤语  英源外来词  差异  文化内涵

在中国七大方言中,粤语和普通话差别比较大,通行于两广(广东、广西)和港澳台等地区,使用人数约为七千多万。自古以来,粤语和外界接触比较多,包容性和吸收能力很强,所以粤语的外来词非常丰富,并且保持着独有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一、 激光和镭射

中华大辞典记录并详细地解释了激光的词义,即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变成高能级原子,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全相同的光,也叫莱塞。

镭射,这个名称主要在港澳地区使用,等同于激光。

激光和镭射都是借自英语laser,属外来词。下面我们从英源外来词的类型、特点和引进原则等方面来探讨粤语英源外来词。

二、 粤语中的英源外来词的类型

粤语借入英语外来词相对其他方言来说是比较早的,因为和汉语普通话的音韵系统等不同,且借入时间较早,粤语英源外来词和普通话外来词方式有所不同。粤语主要以音译为主,表现在借入外来词的早期;以半音译半意译为辅则表现在后期,但后期受普通话的影响,半音译半意译类型趋向增多;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直接使用英语单词,主要在香港地区。

(一)半音译半意译英源外来词

粤语中的半音译半意译英源外来词可以是前半部分是音译,后半部分是意译,也可以前后倒回来,也可以是二者融合。[1]例如:奶昔(milk shake)、吧女(bargirl)、可口可乐(coca-cola)等。

(二)音译英源外来词

音译英源外来词在整个粤语英源外来词系统中占大多数,外来词的读音和英语单词基本一致,但是也会稍微修改以适应粤语的音韵系统。比如加入粤语的声调等。镭射(laser)就是属于音译,除此之外,还有梳化(sofa)、模特(model)、摩斯(mousse)等。

(三)直接使用英语单词

在粤语交际中,很多人直接使用英语单词,而没有把单词翻译成汉字,这种情况在港式粤语中较多见,成为粤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呢个班有30 percent 系女仔。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镭射是属于音译外来词,而激光是意译外来词,鉴于粤语外来词很少有这种类型,上述外来词类型没有表述。意译外来词就是讲英语单词的意思用汉语翻译过来,使用的习惯等都是忠于汉语普通话。如果过多单纯地借入外语词的读音,而不对其意思加以理解,会对汉语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提倡运用意译方法来引进外来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普通话将“laser”译为激光,而粤语却坚持译为“镭射”。

三、粤语英源外来词借用类型的特征和原因

粤语在借用英源外来词时,无论是类型还是使用上,都和汉语普通话有区别。普通话的借用类型也是多样化的,有音译、意译、音译兼意译、字母缩写等,而粤语主要是音译、半音译半意译和直接借用英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地理原因,而且和持粤语人的心理也有关系。考虑的原因如下:

(1)香港地区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一百多年,长期被迫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而且凭借其地理优势等发展迅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英源外来词的富产地。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省份,对外贸易发达,造就了广府人乐观豁达、兼容并蓄和热爱新事物的性格。

(2)广东地处岭南地带,自古是百越民族,保留着古代百越语的底层,在借入外来词的时候会呈现出粤语和百越语等文化特征。[2]45

(3)粤语接触英语比较早,而且在引进新事物时,和普通话的音韵系统不同,汉语中还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借用音译或意译英语单词,可以让不懂英语的人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是直接用英语表达可以增强新鲜和时尚感,这在香港地区非常流行。

四、粤语英源外来词的使用特征

镭射被人们称为“最快的刀”,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属高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但是引进后在专业领域镭射使用很常见,是外来词音译的典型代表。但是香港有人也会直接称为laser,而没有用汉语表达。总概括来说,粤语英源外来词的使用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 粤方言常以经济金融证券、高新技术产品、 文化教育、体育娱乐, 日常生活、食品、用品等方面的词汇为主, 而较少借用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词汇。除镭射外,还有如按揭(mortgage)、牛市(bull market)、派对(party)、拍拖(part)等。

第二, 主要形式是音译必要时也可采用音译加意译的形式。

第三,许多词和文字写法还基本停留在本地区中。例如梳化(沙发,英文sofa)、花臣(新潮流、时尚,英文fashion)、朱古力(巧克力,英文chocolate)等。

五、粤语中英源外来词遵循的原则

粤语在引进英语外来词时并不是囫囵吞枣、杂乱无章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经济、简明原则。许多音译词比普通话的意译词音节少, 如的士(出租车) 、挞(面上有水果或糖浆的小烘饼)。

第二,如现代汉语的“狂欢节”比不上“嘉年华(carnival) ”好听,“激光”不如“镭射”更专业,更加朗朗上口。

第三,方便、快捷原则。粤语一部分英源外来词使用粤英混合语码或直接使用英语缩写, 如T 恤衫、HK、CAAC、DVD 等。

第四,追新求异原则。最典型的是“镭射”, 不用普通话的意译“激光”, 给人们新异之感,部分年轻人也会模仿粤语将激光称为镭射。[3]

六、从外来词看粤文化内涵

在语言系统中,词汇的变化最大。粤语中的外来词大都是名词,而且几乎是外来词同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粤语对外来词的接受能力反映出粤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因为这种对外开放的积极性,使得广东和港澳地区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喜欢追求新潮流、新视野和新文化等。本文讨论的镭射就是一种新生事物,在许多地区还没理解这个名词时,开放包容的粤地区已经可以轻易地运用这个词了,甚至可以说镭射已经在有些发达地带家喻户晓了。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粤文化在引进西方新鲜血液的同时,糅合了粤地的底层文化。粤地区有深厚的语言禁忌和灵物崇拜现象,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便可体会出这种传统文化内涵。粤语在引进外来词时,必须符合吉祥的意味,坚决抵制冲击此类底层文化的不祥表达方法。如Mazda译为万事得,Marlboro译为万宝路,这些翻译都是吉祥如意的意味。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香港地区话语中有很多信手拈来的英语单词,很多老一辈广州人也夹杂着此类外语,他们并不是刻意追求时尚和与众不同,而是一种文化低层的语言习惯和风格,在粤地区一代一代相传的语言中我们便可发现,这种语言现象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兴旺,我们可以说这种现象已经被本土化了。

粤语遵循自身的语言系统引进外来词,因此具有粤语特色。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语言现象离不开文化。通过分析粤语中英源外来词,我们可以窥探出港穗地区的文化特色:重视传统固有文化、商业文化发达、兼容开放和追求时尚等。

参考文献

[1]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詹伯慧.广东粤方言概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吴慧坚.浅析广州话的英语外来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3):85-88.

猜你喜欢

粤语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与差异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找句子差异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2016广东省粤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通知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