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0到1》的其他意见
2015-05-30
郭娟/文
显然,《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不了解中国的IT圈,在过去几年里,copy是一种风气,有直接从国外照搬的商业模式,也有国内企业间的相互模仿,模仿登峰造极的一个例子是功能机繁荣阶段的山寨机横行之风。
此后,有关这股风气的探讨一直不断,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提法是颠覆式创新和微创新两个概念,前者由美国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出,这是一种创新方式的终极追求,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把乔布斯的产品列为颠覆式创新的范本;而提出微创新的则为国内互联网圈里的某位大佬,他认为,除了技术的原创性外,从模仿技术创新开始的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产品界面创新等为导向的创新为微创新,这套理论大概把中国互联网圈子的抄袭现象洗得干干净净。
相似地,彼得·蒂尔在《从0到1》提出从“0到1”和从“1到n”两种创新:1到n造就水平进步,照搬已经成功的经验;从0到1打造的是垂直进步,人们需要尝试从未做过的事,同样,乔布斯的苹果产品也是彼得·蒂尔笔下从0到1的典范。
创新类型中,从0到1的难度系数最大,但却让人类取得可贵的进步,正因此一个企业要取得垂直进步更显稀缺,它需要国家立法以及相应制度的不断完善,试想,换成在国内,一家在生存边界挣扎的创业企业,哪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实现从0到1的垂直进步?作者写尽了美国的诸多创业企业实现的垂直进步,期待中国的这种垂直进步有一天也能写进彼得·蒂尔的案例里。
赵建凯/文
想要从这本书里获得创业秘钥,或者探求到商业的秘密的人,赶紧洗洗睡吧,因为你会失望的。彼得·蒂尔压根儿就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是一本帮助创业或理解商业的书,更谈不上是什么秘籍。书的英文名是《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Notes”,就是本笔记而已。
书里说得很明白,这本书是根据课堂讲义和学习笔记集结而来的,所以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跳入跳出,跳来跳去,最后不知道该在哪里落脚,这恰恰就是商学院课程最后给人的典型结尾,即开放式没有结尾的结尾。
这本书从头到尾只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教给你如何回答作者在第一章第一句话里提出来的一个关于“重要问题”的问题,虽然紧随其后给出了回答这个问题的范式,但在给出作者自己的答案之前,写得有点绕远了,其中耗费大量篇幅穿插了作者对创业、经济、政治、哲学、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甚至宇宙起源的思考。至于其中提到的商业案例,你可以在任何一本商业杂志里找到相对应的文章。